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合谷穴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2 15:34

  本文选题:合谷穴 + 局部解剖学 ; 参考:《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摘要】:目的:为临床合谷穴针刺、穴位注射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在10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观测合谷穴局部。结果:合谷穴直刺进针时,针尖穿经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横头。拇指呈伸位时,针体经手背合谷穴皮肤至第一骨间背侧肌掌面的组织厚度是1.26±0.46 cm,至拇收肌掌面的组织厚度是2.38±0.34 cm,该厚度均超过合谷穴手背至手掌面皮肤组织厚度的一半。桡动脉末端位于针体近侧端,皮肤进针点与桡动脉末端穿第一骨间背侧肌入肌点的距离是3.14±0.22 cm。掌深弓亦位于针体的近侧端,伴尺神经深支走行,穿拇收肌后与尺神经深支终末段逐渐分开,行向掌背近侧端与桡动脉末端相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anatomical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point injection at Hegu point. Methods: 100 adult hand specimens were dissected and observed. Results: when Hegu point was directly punctured into the needle, the skin, subcutaneous tissue, the first interosseous dorsal muscle and the transverse head of adductor pollicis muscle were followed by the tip of the needle from superficial to deep. The tissue thickness from the first interosseous dorsal muscle to the palmar surface of the first interosseous dorsal muscle was 1.26 卤0.46 cm, and to the palmar surface of adductor pollicis muscle was 2.38 卤0.34 cm, which was more than half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skin tissue from the back of the hand to the palm of the hand at Hegu point. The end of the radial artery is located at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needle bod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oint of the skin needle entry and the point of entry of the first interosseous dorsal muscle through the end of the radial artery is 3.14 卤0.22 cm. The deep palmar arch is also located at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needle body, along with the deep branch of the ulnar nerve. After penetrating the adductor pollicis muscle, it is gradually separated from the terminal segment of the deep branch of the ulnar nerve.
【作者单位】: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温州分中心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Y2003A044)
【分类号】:R2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陶有略,许武士,陈坤福;合谷穴注射药物针刺并发手内在肌挛缩的治疗[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 党瑞山,陈尔瑜,沈雪勇,朱文江,王培军,费伦;手太阴肺经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J];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04期

3 沈雪勇,党瑞山,陈尔瑜,承焕生,何文权,蔡德亨,丁光宏,费伦;胃经腧穴与结缔组织结构和钙元素富集的关系[J];中国针灸;1998年10期

4 张燕,,甄明生,韦加宁;合谷穴安乃近注射致手内在肌挛缩[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5年S1期

5 楼新法,邵华信!325027,戴开宇!325027,何华东!325027,蒋松鹤;合谷穴与正中神经返支的定位关系[J];针灸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爱琴,宗安民,史学义,吴景兰,张清莲,刘建莉;得气针穴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3年02期

2 王茵萍;经筋病“以痛为腧”刍议[J];中国针灸;2000年06期

3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足三里穴的显微结构[J];中国针灸;1999年01期

4 严振国,余安胜,赵英侠;神门穴位显微结构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1997年01期

5 魏海峰,孔健,尚红燕,杨秀珍,庄鼎;电针左合谷穴体感诱发电位17~60ms成分时-空衍变规律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0年02期

6 承焕生,何文权,陈尔瑜,党瑞山,蔡德亨,沈彐勇,杨福家,费伦;用PIXE研究经络穴位元素浓度的异常分布[J];核技术;1999年08期

7 赵平平;建国以来“经络的实质”研究概况[J];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03期

8 王亚盛,许萍;人体经络动态电阻检测电路的设计[J];传感器技术;2004年10期

9 陶凯忠,陈尔瑜,党瑞山,沈雪勇;小腿胆经、胃经部分穴位与肌肉起点和钙富集区的关系[J];解剖学杂志;1998年06期

10 丛兴忠,陈尔瑜,党瑞山,邹开军,汪爱国,丁光宏;前臂骨间膜前面桡侧的动脉分布及其与穴位的关系[J];解剖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金鹏;中医导引术的经筋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顾星;针刺足三里对胃粘膜损伤家兔经穴局部体液变化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3 裴仁全;手法针灸与电针刺激足三里穴的fMRI对照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铁;“振阳穴”临床操作规范与局部解剖结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万春晓;组合针刺穴位治疗中枢性面瘫的疗效观察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D];苏州大学;2006年

3 苏全德;电针内关、郄门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效应的对比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蒋红芝;针刺对穴位及靶器官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陈幼楠;《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6部分穴位注射》的研制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孙志宏;大鼠脑内γ-干扰素样免疫反应产物分布及电针后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张丹阳;经脉高导声状态与经脉线下组织结构关系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8 童晨光;中下焦俞募穴与相应脏腑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刘瑾;下关穴的局部解剖学及神经元分布定位[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10 马舜尧;电刺激经络导通法及刺激装置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费伦,承焕生,蔡德亨,杨世埙,许建荣,陈尔瑜,党瑞山,丁光宏,沈雪勇,唐颐;经络物质基础及其功能性特征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展望[J];科学通报;1998年06期

2 党瑞山,陈尔瑜,沈雪勇,朱文江,王培军,费伦;手太阴肺经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J];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04期

3 林先哲,肖奕;人体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卢六沙;经络实质探析[J];中国针灸;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笑平;;合谷穴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08期

2 ;刺激合谷穴引起痛觉大面积消失的1例观察[J];中医杂志;1980年04期

3 ;针灸集锦[J];江苏中医药;1981年06期

4 李鼎;;面口合谷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02期

5 陈义蔚;康仲涵;代福珍;;合谷穴与尺神经肌支的位置关系——附探讨小儿合谷针剌和注射药物导致手肌萎缩和挛缩的原因[J];解剖学杂志;1982年04期

6 陈义蔚;康仲涵;代福珍;;合谷穴与尺神经肌支的位置关系——附探讨小儿合谷穴药物注射导致手肌挛缩的原因[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7 ;避孕[J];广西中医药;1984年S1期

8 田秀庭;;狐惑病治验[J];河北中医;1984年01期

9 李永久;;维生素B_(12)合谷穴封闭治手脱皮[J];中原医刊;1984年03期

10 于祥艺,黄慎全;针刺合谷穴协助胃镜检查及胃病鉴别[J];陕西中医;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成贤;马贵华;姜松林;;以颈总动脉血流量为指标对家兔“人中”穴特异性的探讨[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2 孙平生;赵玉卓;李玉兰;阎清莲;刘宏;;循经声信息的频谱分析[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3 王品山;马艳荣;赵阳;;穴位麻醉针刺激发循经传导声信息的实验观察[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4 李林雅;;预防针刀晕针重症的临床研究[A];首届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5 尹利华;李万瑶;;刺激合谷穴在临床上注意事项探析[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丁光宏;褚君浩;沈雪勇;黄志明;姚伟;刘辉;王盛章;魏瑚;费伦;;人体红外辐射光谱检测及其在穴位与非穴位区特征[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李士杰;;针刺加穴位按摩、循经刮痧治疗颈椎病62例[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8 马胜;张桂兰;黄志孝;;太冲穴的临床配伍应用[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9 朱江;张军;王美卿;张若若;李晓芳;;试论电针连线方式[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徐勤;;浅谈黄褐斑的病机分型与治疗[A];第五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医文;大蒜外敷治病有奇效[N];湖南科技报;2000年

2 余康;扁桃体炎的术后护理[N];科技日报;2000年

3 过云燕;自然疗法,走近你我他[N];中国体育报;2000年

4 杨鸿泽;沙叶新 从坚持到坚强[N];中国体育报;2000年

5 主任医师 江雪;自然疗法与健康[N];中国老年报;2001年

6 祝总骧 教授;三一二经络锻炼法[N];光明日报;2001年

7 宋玉琴;点穴救急病[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杨辰;咽喉痛的穴位疗法[N];大众科技报;2002年

9 祝总骧 教授;三一二经络锻炼法[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晓梅;穴位按摩有奇效[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玲;合谷穴与口面部功能联系——人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2 闫立平;基于fMRI的穴位刺激与脑皮层功能兴奋区相关性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红林;电针列缺穴对早孕大鼠子宫收缩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王超;针刺内关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局部NO、NOS和细胞内钙的影响[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3 杨芳;在电针抗早孕、促分娩实验中优选刺激参数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徐齐鲜;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王伟;电针诱发人脑活动的功能MRI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10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010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