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金黄色葡萄球菌婴幼儿分离株黏附毒素与细胞毒素编码基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1 11:16

  本文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 + 黏附毒素 ; 参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婴幼儿分离株的黏附毒素与细胞毒素编码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收集儿童医院2013年10-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婴幼儿分离株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9种黏附毒素编码基因、9种细胞毒素编码基因及2种荚膜抗原编码基因。结果 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检出7种黏附毒素编码基因,5种细胞毒素编码基因,荚膜抗原编码基因cap5占15.0%、cap8占85.0%;黏附毒素、细胞毒素及荚膜抗原3类编码基因每一株均有阳性检出;阳性基因可分为7种模式,携带≥10种基因的菌株占大多数。结论黏附毒素和细胞毒素编码基因的高检出率是该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患儿皮肤软组织和病灶部定植和感染的重要原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婴幼儿分离株进行9种黏附毒素编码基因、9种细胞毒素编码基因及2种荚膜抗原编码基因检测研究尚为国内外首次。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 carriers of adhesion toxin and cytotoxin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ant isolates. Methods Twenty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d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13 in children's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Nine cytotoxin coding genes and two capsular antigen coding genes were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sults A total of 7 adhesion toxin coding genes and 5 cytotoxin coding genes were detected in 20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the capsule antigen encoding gene cap5 accounted for 15.0% and 85.0%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genes of cytotoxin and capsule antigen type 3 coding genes were detected in each strain, and the positive gen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7 patterns, and the majority of strains carrying more than 10 genes were found. Conclusion the high detection rate of adhesion toxin and cytotoxin coding gene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the soft tissues and lesions of the skin. The detection of 9 cytotoxin coding genes and 2 capsular antigen coding gene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s is the first time at home and abroad.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1419) 江苏省科技基金资助项目(BE2011786)
【分类号】:R37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杨;郭晓奎;;细菌成孔毒素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01期

2 糜祖煌;金辉;秦玲;;葡萄球菌属连续分离株毒力与耐药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军;贾伟;杨晓燕;肖月琴;魏军;;葡萄球菌属连续分离株毒力、耐药基因检测与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5期

2 蔡萼;;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01期

3 张杰;刘悦;李桂枝;纪传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4 王璐;徐元宏;;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9期

5 朱健铭;吴康乐;姜如金;;221株MRSA菌qacA/B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J];浙江检验医学;2008年04期

6 赵锎;吕火祥;;氯氰碘柳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J];浙江检验医学;2012年03期

7 沈月芳;周明明;李建平;吴亦栋;陈学军;;阿奇霉素对儿科临床常见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耐阿奇霉素菌株的erm、mef、mph基因的监测与分析[J];浙江检验医学;2012年04期

8 陈意振;李潮;;MRSA菌皮肤软组织炎症分离株黏附素与细胞毒素编码基因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4年03期

9 佟爽;何平;;110例老年患者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年01期

10 邓仕华;黄珂;农建宏;;胆道感染现状及治疗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郝春燕;猪链球菌2型的分离鉴定及PCR检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欧阳吉隆;溶藻弧菌毒力菌株特异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海南大学;2011年

3 周信云;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临床分离株携带PVL基因状况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贺政新;SLY蛋白与2型猪链球菌感染[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5 杨晓燕;某院2005-2008年344株临床分离葡萄球菌耐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6 任志强;2型猪链球菌溶血素基因(sly)的敲除及其对致病的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延瑞;皮肤微生态与皮肤屏障相关性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陈兰;海洋细菌多样性研究及可能致病因子的克隆表达[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9 吴霞;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及分子学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莫晓能;李建国;唐英春;张永;朱家馨;谈淑卿;陆坚;;主动外排系统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01期

2 张庆玲,刘明华,王仙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10期

3 张军民,罗燕萍,张秀菊,姚艺辉;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年12期

4 姚春艳,府伟灵;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丹青,刘绵林,蓝利,汤圣希;广西眼镜蛇蛇毒细胞毒素的抗肿瘤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4年02期

2 郑晶;王明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重组蛋白溶细胞毒素的表达[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方平楚;罗海波;;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6年05期

4 龙敏,龙北国,别平华;幽门螺旋杆菌空泡/细胞毒素的研究现状[J];卫生研究;1998年S1期

5 吴国土,张明芳,许云禄;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Ⅻ的抗肿瘤作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阎小君,张沥,韩锋产,张玲霞,苏成芝;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与胃粘膜组织恶变的研究[J];胃肠病学;1997年03期

7 张明芳,许云禄;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毒性比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朱宁;;萎缩性胃炎高发人群中细胞毒素阳性幽门螺旋菌菌株的感染率高且持久[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3年03期

9 郭慕平,王晴川,刘广芬;~(131)I-眼镜蛇毒细胞毒素14在大鼠体内的分布[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1994年01期

10 孙美丽;王秀问;;生长抑素-细胞毒素靶向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涛;王e,

本文编号:2087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087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