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RI的不同疗法干预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fMRI的不同疗法干预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穴位敷贴两种疗法对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血压、认知功能及脑功能活动的不同影响,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采用高盐饮食诱导法和改良2-血管阻断法(2-VO)对Wistar大鼠制备动物模型。采用鼠尾动脉血压测量仪和Morris水迷宫筛选出符合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敷贴组,分别予以电针治疗和穴位敷贴治疗,于治疗前、中、后对三组大鼠予以鼠尾动脉血压测量,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于治疗后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脑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算法分析不同分组大鼠脑区低频振幅的差异影响。 结果:1.血压 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穴位敷贴组大鼠在治疗后血压有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对大鼠血压的影响越发显著;血压值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不同时点上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值在不同分组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即时间因素的作用随分组的不同而有差异。 2.学习记忆能力 定位航行试验显示: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电针治疗后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治疗后,大鼠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空间探索试验显示: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电针治疗后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敷贴治疗后,大鼠跨越平台次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功能影像 电针治疗后,大鼠脑区ALFF值在海马CAl-CA3区、运动皮层、扣带回增高,在杏仁核、后顶叶区域减低;穴位敷贴治疗后,大鼠脑区ALFF值在胼胝体、扣带回、外嗅区皮质、嗅周皮质区域增高,在第二躯体感觉皮质降低。 结论:1.电针、穴位敷贴治疗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血压,且降压效果随疗程的延长更加显著。 2.经过一疗程治疗,电针组大鼠在行为学测试中的学习记忆能力与模型组对比有明显提高,但穴位敷贴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未见明显提升。 3.电针治疗后,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大鼠在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多个脑区如边缘系统、后顶叶、额叶皮质等出现低频振幅改变;穴位敷贴治疗后,模型大鼠出现多个脑区的低频振幅改变,主要集中在与认知功能有关的嗅区、胼胝体等。 4.不同方法治疗后,大鼠在不同脑区的ALFF有差异,功能影像对于评价不同疗法对脑功能的影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 血管性痴呆 电针 穴位敷贴 功能核磁共振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32;R245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6
- ~.略词对照表6-7
- 目录7-9
- 引言9-12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12-25
- 1. 实验材料12-13
- 1.1 实验动物12
- 1.2 主要仪器12
- 1.3 实验试剂12
- 1.4 敷贴制备12-13
- 2. 实验方法13-15
- 2.1 模型制备与评价13-14
- 2.2 动物分组14
- 2.3 治疗方法14-15
- 3. 检测指标15-17
- 3.1 血压测定15-16
- 3.2 Morris水迷宫实验16-17
- 3.3 功能磁共振成像17
- 4. 数据统计分析17-18
- 4.1 统计学分析17-18
- 4.2 fMRI数据处理18
- 5. 实验结果分析18-23
- 5.1 不同治疗方法对大鼠血压的影响18-20
- 5.2 不同干预手段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20-21
- 5.3 不同分组大鼠静息态ALFF信号比较分析21-23
- 6. 小结23-25
- 第二部分 讨论25-41
- 1. 祖国医学对VD的认识25-26
- 2. 现代医学对VD的认识26-28
- 2.1 流行病学研究及危险因素26-27
- 2.2 发病机制27-28
- 3. 高血压与VD的关系探讨28-30
- 3.1 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28
- 3.2 高血压影响VD发病的可能机制28-29
- 3.3 血压干预与VD防治的关系研究29-30
- 4. 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30-31
- 5. 治疗选穴依据31-32
- 6. 针刺治疗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的探讨32
- 7.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的探讨32-34
- 7.1 穴位敷贴的理论探讨32-33
- 7.2 穴位敷贴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选择33-34
- 7.3 穴位敷贴治疗VD的探讨34
- 8. BOLD-fMRI在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中的运用34-40
- 8.1 BOLD技术的选择依据34-35
- 8.2 fALFF方法的意义35-36
- 8.3 利用fALFF分析不同疗法对高血压相关血管痴呆的影响36-40
- 9. 小结40-41
- 问题与展望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51
- 附录一 综述51-58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58-60
- 附录四 图片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敏;;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综合诊治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年01期
2 李艳景;卢先彬;赵凤林;;4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动态血压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14期
3 翁映虹;黄坚红;;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及诊断进展[J];广东医学;2010年14期
4 莫飞智,李建强,赖新生;大鼠高血压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建立及其证型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辛晓瑜;内嗅区皮质MRI定量分析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6期
6 钱善军;张敏;;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儿茶酚胺的含量变化及天麻钩藤饮的干预作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李海沅;唐农;;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13年04期
8 侯亚菊;;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年23期
9 周文婷;阿布来提·阿布力孜;王雪飞;轻曼古丽·阿吉;田树革;孙晓伟;艾尼瓦尔·吾买尔;;i卙r叶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压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10期
10 胡玉英;陈兴华;;血管性痴呆中医药实验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13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fMRI的不同疗法干预高血压相关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1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