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Necrostatin-1保护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死亡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21:37

  本文关键词:Necrostatin-1保护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死亡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Necrostatin-1 RIP1 RIP3 HT22 MEF 谷氨酸


【摘要】:【研究背景和意义】:谷氨酸广泛的参与了生物体能量代谢及神经传导的过程。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十分重要的氨基酸。谷氨酸在体内代谢功能的紊乱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然而对其在体内产生的毒性的具体机制研究还不是很清楚。 【研究目的】研究necrostatin-1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1,RIP1)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onprotein kinase3,RIP3)在谷氨酸诱导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与海马神经元(HT22)毒性中发挥的作用。 【研究方法】在用谷氨酸或TNF-诱导后,检测野生型及RIP3缺失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以及HT22细胞的存活率,以探明它们对谷氨酸或TNF-的敏感度。通过siRNA干扰将TNF-诱导的坏死通路中的关键蛋白RIP1沉默,或通过药物necrostatin-1预处理,后加入谷氨酸或TNF-诱导,观察RIP1的下调与necrostatin-1预处理对谷氨酸或TNF-诱导的细胞死亡的影响是否一致。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其siRNA的干扰效率。利用RIP3缺失的MEF细胞,以及通过用siRNA干扰降低RIP3表达的HT22细胞,检测RIP3的缺失或下调对谷氨酸或TNF-诱导的细胞死亡的影响,以判断TNF-诱导坏死的关键蛋白RIP3是否参与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死亡信号通路。通过siRNA干扰的方法下调线粒体蛋白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的表达,,以判断AIF在谷氨酸或TNF-诱导的细胞死亡中的作用;通过使用自噬及溶酶体的化学抑制剂balfilomycin-A1(BFA),Chloroquine (CQ),3-Methyladenine(3-MA)以及活性氧ROS的化学抑制剂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BHA),N-acetylcysteine (NAC)以判断谷氨酸或TNF-诱导的细胞死亡与自噬或溶酶体及活性氧的关系。 【研究结果】1)在HT22和MEF细胞中,necrostatin-1都能够有效阻止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死亡,而且凋亡抑制蛋白z-VAD能促进此细胞死亡。2)在MEF和HT22细胞中,利用RNAi沉默necrostatin-1的靶蛋白RIP1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的细胞坏死,但不影响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毒性。3)与RIP1相互作用的细胞坏死调控蛋白RIP3的敲除不能抑制谷氨酸诱导的MEF细胞死亡,但能完全阻止TNF-诱导的细胞坏死,而且,RIP3的RNAi不能抑制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死亡。4)线粒体凋亡诱导因子AIF的沉默不能阻止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死亡以及MEF细胞死亡。5)自噬/溶酶体抑制剂BFA和3-MA等能有效阻止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死亡,但不影响TNF-诱导的细胞坏死。6)活性氧抑制剂BHA和NAC能抑制谷氨酸以及TNF-诱导的细胞坏死。 【结论】综上所述,这些结果不仅首次证实了necrostatin-1阻止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死亡的靶点并不是RIP1,同时也提出,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死亡并不依赖于TNF诱导的细胞坏死下游的RIP1,RIP3。另外也进一步揭示其与溶酶体自噬泡的关系,并且活性氧也可能参与其下游损伤机制。
【关键词】:Necrostatin-1 RIP1 RIP3 HT22 MEF 谷氨酸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6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1
  • 材料与方法11-20
  • 一.材料11-14
  • 二. 方法14-20
  • 结果20-28
  • 1. 谷氨酸对 MEF 与 HT22 细胞的毒性作用20-21
  • 2. Necrostatin-1 保护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损伤的作用靶点不是 RIP121-23
  • 3. 谷氨酸诱导的 MEF 与 HT22 细胞的毒性作用不依赖于 RIP323-25
  • 4. AIF 的沉默不能抑制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毒性25-26
  • 5. 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毒性与溶酶体及自噬泡的形成有关26
  • 6. 活性氧 ROS 参与了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损伤26-28
  • 讨论28-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4
  • 综述 谷氨酸的细胞毒性研究进展34-49
  • 综述参考文献41-49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49-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跃,杜维霞,张智杰,孙铭柱,周湘艳;γ射线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年06期

2 姜岩;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打开人体细胞分化和演变的大门[J];国外科技动态;2002年11期

3 ;MEK/ERK通路保护离子射线诱导的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丧失和细胞死亡[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19期

4 李玲,顾长海,李欣;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13期

5 熊国祚;庹勤慧;;心血管疾病中细胞胀亡的理论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8期

6 史学义;金辉;邢文英;丁一;张娓;乐晓萍;;羊心室心肌细胞动力学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7 冯宁;何涛;谢华福;刘晓燕;宋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神经元及其死亡现象的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罗晓茹;;使癌细胞死亡倍增的新途径[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7年04期

9 李蜀光;魏海刚;邱雅;李红军;许彪;;成年大鼠面神经低位切断后面运动神经元的死亡进程及GDNF的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雷蕾;胡节惠;;内洋地黄素的双重作用与心血管重塑[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伟康;;心肌细胞死亡与心力衰竭[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2 张晓鸣;徐永华;;人IL-16的克隆表达及其激活后诱导细胞死亡的作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3 刘爱新;白涛;梁元存;王荣;;烟草赤星菌毒素诱导烟草微细胞死亡及对TMV的抗性[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爱新;白涛;梁元存;王荣;;烟草赤星菌毒素诱导烟草微细胞死亡及对TMV的抗性[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玲瑞;邢达;;热激诱导植物细胞死亡早期器官行为特征单细胞在位成像[A];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学江;黄军艳;王政;李丹;尹思佳;刘越英;刘胜毅;;活性氧积累与细胞死亡在油菜与菌核病互作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欣;陈美芬;杨杏芬;沈汉明;;白杨素增敏鼻咽癌细胞对TNF-α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赖晓晶;叶仕桥;郑莉;陈晓钎;;14-3-3蛋白在神经元细胞死亡和分化中的作用[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缪家文;李芳秋;;颗粒酶A诱导一种新奇的caspases非依赖性细胞死亡[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刘宝林;王欣;华泽钊;;玻璃化保存液对黏附成骨细胞形态及成活率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丽君;细胞死亡将有新定义?[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杨淑娟;美发现有重要功能蛋白质非常“易变”[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姜岩 魏忠杰 钱铮;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发现细胞死亡基因规则[N];中国保险报;2002年

4 编译 王金元;细胞死亡导致人类变老[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何德功;日本:新开发可治疗帕金森等疑难病物质[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平;发现细胞死亡新形式[N];健康报;2007年

7 张建琛 李静;我科学家发现可调控细胞死亡方式的人体蛋白激酶[N];科技日报;2009年

8 钱铮;神经系统疾病病程漫长原因有望揭示[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黄显斌 周光德;我国SARS病理研究获得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王全楚;生命复杂 哲理简单[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春宏;IKK-β通过p85 S6K1调节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死亡[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陈采凤;ROS和JNK在AD5-10诱导的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张娜;TNF-α诱导的caspase非依赖性死亡需要Rip3介导的胞内ROS积聚[D];厦门大学;2008年

4 史耕先;6A8基因的功能研究:蛋白质糖基化和淋巴细胞死亡[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5 郭雅彬;一个新的抗人DR5单克隆抗体的肿瘤杀伤活性与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6 张昆;兼性胞内寄生菌HLK1~T对人宿主细胞的感染和持续性寄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何琪杨;力达霉素引起肿瘤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8 赵s沛

本文编号:822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822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