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歇低氧并高血压SD大鼠模型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慢性间歇低氧并高血压SD大鼠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慢性间歇低氧并高血压SD大鼠模型,为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简单可复制的动物模型。方法氧舱系统分为控制系统、气源系统、暴露舱三个部分。选8~10周龄SD雄性大鼠24只(200~250 g)随机分成间歇低氧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歇低氧干预组12只暴露于间歇低氧舱内,白天给予间歇低氧干预(6%~8%的O_2 40 s/21%的O_2 80 s,如此往复循环8 h);对照组12只暴露于常氧舱。在安静状态下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每只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实验第35天,间歇低氧干预组尾动脉收缩压[(136.21±32.46)mmHg]高于对照组[(121.37±35.37)mmHg](P0.05)。结论控制精确气源通断时间,可有效地模拟间歇低氧过程,重复性佳,是研究间歇低氧所致高血压机制的理想实验模型。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睡眠呼吸疾病中心;
【关键词】: 间歇低氧 高血压 SD大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6001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GXNSFAA118261)
【分类号】:R544.1;R-332
【正文快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 hypernea symptom,OSAHS)是具有潜在 危险性的常见病、慢性病,以睡眠期反复的呼吸暂停、低通气和微觉醒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打鼾且 鼾声不规律、日间嗜睡、夜尿增多等。OSAHS中年人的患病率在2%~4%之间[1~3],而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燕;陈宝元;冯靖;郭美南;;间歇低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年02期
2 陈宝元;何权瀛;;重视睡眠呼吸暂停模式的间歇低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12期
3 李庆云;李敏;冯耘;郭倩;顾淑一;万欢英;;新型动物慢性间歇低氧箱的制作和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9期
4 李彦明;袁志明;冀秋娣;王佩显;王吉云;;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纤溶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6期
5 李光;柴文戍;康健;;间歇低氧小鼠胰腺β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年04期
6 佟浩;孙晓;张曼;王实;;间歇低氧促进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蓝孝斐;许华俊;李庆云;张秀娟;李敏;周丽娜;张凌;魏月;;不同间歇低氧暴露时间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4年02期
8 徐永红;贾晓民;赵杰;李海泉;王海清;杜永亮;;间歇低氧的大鼠模型体内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导致代谢紊乱发生的机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29期
9 袁志明,王佩显,陈宝元,李彦明,徐建强;间歇低氧对大鼠内皮素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10 周敬;王小如;吴晓丹;邵川;李善群;钮善福;白春学;;慢性间歇低氧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燕;陈宝元;冯靖;;间歇低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何权瀛;;慢性间歇低氧的定义和特点[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宝元;;间歇低氧与实验性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黄丽英;林文_";翁锡全;;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活性氧及抗氧化酶的影响[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张希龙;;有效干预慢性间歇低氧策略探讨及未来展望[A];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0-2011)[C];2011年
6 赵海燕;陈宝元;曹洁;冯靖;;间歇低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翁锡全;林文韬;余群;陈福刁;徐国琴;黄丽英;;间歇低氧暴露防治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李光;康健;;间歇低氧小鼠胰腺β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呙恒娟;陈宝元;李津娜;杨晓燕;姜君男;;抗氧化剂干预间歇低氧对中性粒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黄丽英;林文_";翁锡全;;间歇低氧训练活性氧介导基因调控作用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教授 陈宝元邋刘道安 整理;间歇低氧危害更大[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丽霞;不同模式间歇低氧血管内皮损伤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2 吴悦陶;间歇低氧状态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基因表达谱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黄丽英;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氧化应激及其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伟;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大鼠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5 李硕;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大鼠炎症损伤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6 赵海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的细胞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7 张蔷;黄芪对间歇低氧大鼠海马及胰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8 王红阳;间歇低氧对大鼠认知功能和p38MAPK/神经细胞凋亡通路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轶娜;慢性间歇低氧通过TNF-α调控fractalkine在OSAHS所致肝损伤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冯靖;OSAHS的炎性损伤及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国梅;间歇低氧大鼠肝脏GSK-3与mTOR1表达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玲;ERK抑制剂对间歇低氧早期大鼠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曹进丽;间歇低氧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和Fas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依达拉奉干预作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肖玲;内源性大麻素受体_1在慢性间歇低氧大鼠模型肝脏表达及药物干预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5 李振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辉玉;慢性间歇低氧对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噬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7 王策;p38 MAPK/NF-κB在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NASH中调控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8 姜秋芳;不同频率间歇低氧下大鼠肝脏损伤机制及抗氧化剂Tempol的干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周敬;慢性间歇低氧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林慧;不同频率间歇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机制的研究及抗氧化剂Tempol干预效果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5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845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