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耐药相关性

发布时间:2017-09-16 17:15

  本文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耐药相关性


  更多相关文章: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浮游状态 耐药性


【摘要】: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在生物膜状态与浮游状态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体外培养基中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孵育处理,并分为浮游液对照培养组(A组)、放置生物膜培养后的培养液组(B组)和生物膜培养硅胶片粘附组(C组)。取浮游培养(培养液)、生物膜培养(培养液)以及生物膜培养(硅胶片粘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银染色、胞外糖染色并且扫描电镜鉴定。向3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抗菌药物,利用K-B方法观察细菌耐药性情况。结果 B组与A组药物耐药率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菌株与A组比较,对美洛培南(50.00%vs 26.47%)、头孢吡肟(53.52%vs 25.00%)、头孢他啶(60.94%vs 20.59%)、头孢曲松(70.31%vs 61.76%)、左氧氟沙星(39.84%vs 2.94%)及哌拉西林(48.05%vs 8.82%)的耐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最低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值是A组和B组MIC值的100倍左右。结论体外建立细菌生物膜简便可行,通过银染法联合电镜可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生物膜会改变细菌的理化特性,提高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临床治疗难度。
【作者单位】: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浮游状态 耐药性
【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6A021)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研究基金(2005XZ09)
【分类号】:R378.991
【正文快照】: 4.浙江大学医学院;5.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浙江农林大学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越发突出及严峻,医院感染逐渐成为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1]。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发生几率极大,文献指出,随着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治疗中的普及,为该菌形成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姚慧琳;刘培明;陆士海;庄楠;;银染法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徐笑洋;邱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2年10期

3 王龙梓;王贵年;;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药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年01期

4 谢芬,刘蓉,周黎明,王浴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年03期

5 袁晨燕;韩R,

本文编号:864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864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