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中国单增李斯特菌家系Ⅱ菌株毒力相关表型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7: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单增李斯特菌家系Ⅱ菌株毒力相关表型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单增李斯特菌 遗传家系Ⅱ 生物膜形成 主成分分析


【摘要】: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环境中,是典型的胞内寄生菌,通过污染食品引起人类李斯特菌病,因其在食品及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污染率及病人的高致死率而引起关注。目前我国尚无单增李斯特菌引起人群感染暴发的报道,在所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株中,遗传家系Ⅱ菌株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其中尤以ST9(29%)、ST8(11%)作为优势ST型别。本研究利用国际上通用的Structure 2.3模型聚类软件对巴斯德研究所MLST数据库中现有单增李斯特菌ST型别根据SNP位点数目多次聚类分组分析,并结合本科室收集的我国ST菌株权重,选取了25株家系Ⅱ代表菌株,通过测定生长曲线、体外细胞侵袭、溶血活性、生物膜形成量和抵抗阿米巴吞噬等表型实验方法,对家系Ⅱ菌株毒力及环境适应相关表型进行了描述和比较,以探索我国单增李斯特菌在食品与环境中的存在能力差异原因及致病性差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家系Ⅱ菌株在体外侵袭能力、溶血活性、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抵抗阿米巴吞噬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侵袭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作为主成分分析(PCA)中对两个主成分各自贡献最大的两个表型实验因素,可将所研究的家系Ⅱ菌株进行聚类并分为三组,第一组菌株具有强生物膜形成能力而侵袭力较低,可能长期存留在环境中但毒力却较低,其存在潜在致病能力;第二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侵袭力均比较低,说明其环境适应能力与毒力均比较弱,致病能力相对比较有限;第三组侵袭能力较高而生物膜形成能力变异较大,提示其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而在环境中长期生存能力不确定,对人类潜在威胁最大。PCA分组结果提示单增李斯特菌的环境生存能力和致病能力可能存在一定联系。本研究对遗传家系Ⅱ单增李斯特菌毒力表型及环境相关表型特征结果进行了分析,提示家系Ⅱ菌株存在引起我国人群感染暴发流行的潜在危害性,应当引起我国食品安全及疾病预防控制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本研究初步建立了LM环境相关表型实验技术体系,为今后更深入探索LM环境适应机制及进化研究提供了基础。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是影响其环境中适应和存活能力的主要因素。LM通过在食品加工材料内表面粘附并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而形成生物膜,可以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长期存留于食品及其相关环境中,从而对公共卫生产生长期威胁。LM生物膜形成机制复杂,其生物膜结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关于胞外基质(表面多糖、胞外DNA、蛋白质、聚谷氨酸、磷壁酸等)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其主要起到维持结构稳定及保护生物膜的作用。大多数研究认为,起始粘附阶段和生物膜成熟形成阶段的生物膜形成量均受到特定的相关基因转录和表达的控制。在25株家系Ⅱ菌株生物膜形成量测定结果基础上,对其中5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有明显差异的LM进行了生物膜形成不同阶段相关基因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未发生突变或重组,或存在部分同义突变,仅有hpt、luxS、prfA、sigB在部分菌株中存在氨基酸改变,但这些基因改变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没有一致性。通过鞭毛蛋白编码相关基因flaA检测比对及动力试验比较结果发现,菌株的运动能力可能与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一定联系。生物膜相关蛋白样基因bapL的表达与生物膜形成能力间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遗传家系Ⅱ 生物膜形成 主成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78
【目录】:
  • 缩略词5-6
  • 论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3
  • 第一部分 中国单增李斯特菌家系Ⅱ菌株毒力相关表型研究13-33
  • 材料与方法14-20
  • 一. 实验材料14-16
  • 二. 实验方法16-20
  • 实验结果20-29
  • 1. 生长曲线测定20
  • 2. 细胞侵袭实验结果20-22
  • 3. 溶血活性试验22-23
  • 4. 生物膜形成实验23-25
  • 5. 抵抗阿米巴吞噬实验25-26
  • 6. 表型属性主成分分析26-29
  • 讨论29-33
  • 第二部分 单增李斯特菌家系Ⅱ菌株生物膜相关基因差异研究33-43
  • 材料与方法34-37
  • 一. 实验材料34
  • 二. 实验方法34-37
  • 实验结果37-41
  • 1. 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检测结果37-39
  • 2. 动力实验结果39-41
  • 讨论41-43
  • 参考文献43-47
  • 综述 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研究进展47-57
  • 参考文献53-57
  • 发表文章57-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英;韩剑众;;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12期

2 熊国华;于莉;曹际娟;曹远银;王静;;单增李斯特菌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2期

3 侯敏;翟珏明;廖斌;文静波;;从袋装生鲜食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01期

4 薛超波;戴意飞;王萍亚;孙瑛;;舟山市6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监测[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5 李秀娟;徐保红;高伟利;李波;宋红梅;张仁伟;;单增李斯特菌鉴定方法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1期

6 冯晓慧;王庆国;王仁欢;陈庆敏;苏亚东;朱瑞良;朱立贤;罗欣;;牛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热失活模型[J];微生物学报;2011年05期

7 ;4b型单增李斯特菌更易引发疾病[J];中国乳业;2011年04期

8 张春琳;张家国;;单增李斯特菌增殖的影响因素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7期

9 张加林;杨林娴;;单增李斯特菌的食源性污染状况及检测方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10 付瑞燕;周阳;祝长青;;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轶;周小明;邢达;;基于磁珠分离和超分支滚环扩增的单增李斯特菌电化学发光检测[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丁建英;韩剑众;;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耀祺;石磊;;分离自生肉的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慧燕;;单增李斯特菌室间比对活动实验室结果评价[A];2009年卫生检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会刊[C];2009年

5 陈健舜;方维焕;;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致病力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郑华英;江元山;吕均;熊燕;龙一兵;曾莹春;;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多重PCR鉴定分型[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何冬梅;王洪敏;柯昌文;邓小玲;杨杏芬;赖蔚傮;柯碧霞;李柏生;谭海玲;;单增李斯特菌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与评价[A];2011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8 斯国静;俞骅;刘涛;胡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市售食品中污染现状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郭明星;朱堂明;陈晨;赵晖;王振华;陈建军;徐新生;;湖北省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基因分型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程超男;张笑言;彭媛;白家磊;刘原媛;宁保安;高志贤;;基于3-巯基丙酸修饰金电极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单增李斯特菌[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重视单增李斯特菌风险防范[N];中国医药报;2014年

2 张启华邋姜文辉;烟台首次从进口水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3 记者  胡其峰;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质量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4 黄全权;进口日本食品连出问题,质检交涉[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夏文俊;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质量问题[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吕壮;日本输华食品频现安全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高亚兰;小心:进口日本食品频现质量问题[N];国际商报;2006年

8 记者 黄全权;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问题[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谱系Ⅲ强毒株与弱毒菌株比较基因组及致病力差异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2 亢春雨;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分布、遗传多态性及其毒理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一敏;三种有机酸对单增李斯特菌诱导性耐酸响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长城;三文鱼鱼籽中单增李斯特菌预测模型建立及控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夏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应激转录组学与RsbX对SigB表达和细菌存活的调控[D];浙江大学;2015年

6 郗远;植物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及乳化香肠的品质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建锋;抗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溶血素化合物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隋建新;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田静;熟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10 张辉;单增李斯特菌ActA的表达、免疫原性及胶体金试纸研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慧;单增李斯特菌在肉牛屠宰过程中的流行特点及其热失活模型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于旖斯;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一鸣;三种分型技术对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万松华;食品中污染微生物通用型荧光PCR检测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阳;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6 王昊宇;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PCR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7 周旋;姜黄素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活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张星星;漆黄素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妊娠小鼠流产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16年

9 解新方;单增李斯特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李云霞;纳米磁珠对单增李斯特菌低场磁共振检测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82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882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