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地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刚地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刚地弓形虫 蛋白质组学 排泄-分泌抗原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摘要】:近10年,蛋白质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刚地弓形虫研究中,研究结果为全面深入揭示该虫体的生命活动本质奠定了基础。目前,关于刚地弓形虫的整体蛋白质组学研究仅限于速殖子和卵囊阶段的蛋白质组学;亚蛋白质组学研究包括一些重要抗原,如可溶性速殖子抗原、糖蛋白和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等;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着眼于阐明不同虫株或不同虫种的差异蛋白。本文综述了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弓形虫整体蛋白质组学、亚蛋白质组学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进展。此外,本文还概述了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平台,并对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蛋白质组学 排泄-分泌抗原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No.13KJB310004)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No.2012NJMU01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分类号】:R382.5
【正文快照】: S 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und of the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China(No.13KJB310004),the Science andTechnology Fund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o.2012NJMU015))and a Project Funded by the Priority Academic ProgramDevelopment of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义玲;夏鹏;胡东海;皇甫政彤;王伟;黄隆福;陈瑞娟;;荆州市蔬菜携带土源性线虫情况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2 丁义玲;夏鹏;张晓方;李侃;;荆州市农贸市场食源性寄生虫病原学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3 孙新;陈兴智;杨小迪;方强;胡守锋;夏惠;张美华;王雪梅;王媛媛;;我国首例人体司氏伯特绦虫病——节片形态及流行病学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张潞渝;张静;叶彬;武卫华;;两种不同培养基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的增殖效果比较[J];重庆医学;2011年33期
5 贾志江;杨红梅;刘娣琴;;犬传绦虫蚴病流行病学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J];当代畜牧;2010年04期
6 农子军;覃都娥;莫刚;蒋莉萍;;杀螨霜治疗蠕形螨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9年28期
7 张迎春;漆一鸣;;苯醚威对印鼠客蚤的毒力试验[J];地方病通报;2008年02期
8 郑莉莉;崔昱;陈凤义;戴晓冬;秦元华;任一鑫;;大连市6例微小膜壳绦虫感染及其病例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郑莉莉;张凤;秦元华;李永波;张斌;陈凤义;崔昱;;大连瓦房店市区肝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舒琴;张锡林;张莉林;荣贵贤;;人体感染眼结膜吸吮线虫病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伍树明;;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危险因素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2 薛蓉;刘昀;李晓晶;吴亦洁;郑易之;裴奉奎;;LEA3蛋白11-氨基酸motif的结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谭盛葵;仇小强;余红平;曾小云;赵荫农;胡浪;;肝吸虫病诱发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性评价[A];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会议、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进巧;犬粪细粒棘球绦虫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玉朝;带科绦虫8ku诊断抗原蛋白基因家族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刚;棉花幼苗盐胁迫条件下Solexa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分析及验证[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敏娟;利用豆科模式转化系统分析大豆耐盐基因的功能[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晶;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LEA蛋白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6 周正斌;蚊媒病原体综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熊丽东;红花转录组测序分析及其油体蛋白全长的获得[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萌;应用LAMP检测弓形虫感染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曾艳波;急性弓形虫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抗动物弓形虫病药物的初步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罗浪;云南大理6地域带绦虫的分类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学美,张慧,刘志民;蛋白质组学在受体及信号转导研究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2 ;细胞蛋白质组学[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年05期
3 周兴旺;后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02年10期
4 刘双,肖献忠;蛋白质组学发展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2年10期
5 顾祖维;蛋白质组学网站简介[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3年05期
6 刘道然,何庆瑜,邱政夫;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11期
7 乔建军,元英进;蛋白质组学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3年03期
8 王全军;蛋白质组学在药物毒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4期
9 陈亮,高天明;蛋白质组学与神经科学[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年02期
10 郭疆,吴开力,余敏斌;眼蛋白质组学[J];眼科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世华;胡开辉;;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2 马亚兵;;蛋白质组学与中药现代化研究[A];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果德安;;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李克;苟黎明;邵小宝;朱慧;;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蛋白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蒋与刚;刘静;庞伟;;营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与展望[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李学任;魏路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肺部疾病应用及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郝佩;刘琪;黄音;林建;杨少友;李亦学;;整合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系统[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梁宋平;张丽军;柳亦松;曹锐;谢锦云;;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张学敏;;蛋白质组学研究面临的困惑与挑战[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10 杨礼富;;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技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李江;第六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召开[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吴志军 郝成涛;我科学家荣获首届“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N];科技日报;2009年
4 郝成涛;贺福初荣获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吴志军 记者 张锋;我国人类重大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启动[N];解放军报;2002年
6 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蛋白质组学将造福人类[N];科技日报;2001年
7 齐继成;方兴未艾的蛋白质组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王兵;走近蛋白质组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吴志军 胥金章;我国启动重大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项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10 郝成涛;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势头强劲[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继先;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
本文编号:923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2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