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单次与分次剂量照射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10-01 00:31

  本文关键词:单次与分次剂量照射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放射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TGF-β


【摘要】:目的建立单次与分次剂量分割模式照射的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评价两种造模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方法 8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15只)、单次照射组(B组35只)、分次照射组(C组35只)。A组洋装照射,B组(照射1次,15 Gy)及C组(3 Gy/次,每周照射2次,共6次)均采用6MV X线照射大鼠双肺,于照射后第1、3、5、8、12周随机处死大鼠留取血液3~5 ml,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含量。取右肺中叶组织,HE染色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照射后B组死亡7只,C组死亡1只。B组及C组大鼠肺组织均表现有急性炎症期、增生期及纤维化期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典型病变过程,血清TGF-β1含量依顺序时相点逐渐升高,于第12周达峰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稍高于C组,比较无差异。B组及C组TGF-β1阳性表达率依顺序时相点逐渐升高,于第12周达到最高表达率,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B组稍高于C组,比较无差异。结论两种分割照射方式均成功建立了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可行性好,分次照射适合长期试验研究。
【作者单位】: 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TGF-β
【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1BBG70062)
【分类号】:R730.55;R-332
【正文快照】: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2015,30:1423~1425)不同程度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限制了胸部肿瘤放疗剂量提升致肿瘤控制率下降,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严重者成为非肿瘤致死因素。尽管近年来放疗设备不断更新及放射技术不断完善,但放射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小飞;陈龙华;刘国龙;;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的动态病理学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年11期

2 韩光;周云峰;彭敏;张明生;曹振;谢丛华;周福祥;张文杰;;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与鉴定[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年05期

3 刘纯杰,王德文,高亚兵,熊呈琦,崔雪梅,杨振国,潘耀谦,高丰,郑兆荣;放射性肺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病变规律[J];中国兽医学报;2000年06期

4 陆忠华;万美珍;马燕;刘芬菊;;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与鉴定[J];江苏医药;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云杰;王雅棣;刘青;张钧;万欣;;MnSO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食管癌局部放疗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11年01期

2 芮桂凤;顾和亚;;61例肿瘤骨转移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3 孙婷;芮桂凤;;胸膜间皮质瘤术后化疗后放疗的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4 白玉昊;时银英;赵仁;韩恩善;;中药金莲花茶剂防治放射性肺炎心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5 吴小明;;补肾健脾中药降低中晚期肺癌化疗毒副反应效果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6 赵孟春;;益肺煎治疗放射性肺炎41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7 董士丽;梁惠;李要轩;;益气养阴灌肠汤治疗宫颈癌晚期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8 马新英;张鑫;刘海飞;刘素洁;赵子英;;调肝健脾解毒汤防治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急性直肠放射反应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9 马军,常则灵;辅助腔内放疗外照射剂量受限的上段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04年02期

10 赵玉魁,沈学明;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野中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J];安徽医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萍;邱宝珊;;中药配合放化疗对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涂桂红;许春娇;朱贝贝;;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在放射性湿性皮炎中的临床应用[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穆向魁;张建光;张长虹;乔纲;张新军;李家敏;陈庆;于金明;;质子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初步疗效[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张福君;李传行;焦德超;陈林;卢鸣剑;吴沛宏;段光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兔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吴月霞;张福君;卢鸣剑;焦德超;吴沛宏;;放射性粒子125I对兔股动脉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谭程;杨燕光;朱琪伟;;不同分割方式放疗配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病趋势和防控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燕光;蔡晶;何晓军;万志龙;;三维适形放疗联合FOLFOX方案同步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病趋势和防控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郑祖安;陈元;于世英;;肿瘤放疗射野精度与床板因重力下沉相关性的评估模型研究[A];第二届湖北省肿瘤靶向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选[C];2007年

9 杨留勤;谢振斌;;食管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的进展[A];中南地区食管癌综合治疗研讨会暨河南省第二届食管癌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10 吕志玲;马兆明;;康复新液治疗口腔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A];江苏省第二届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度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头颈肿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萍;人ELAC2基因在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钟兴;hNIS转染鼻咽癌介导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金观桥;兔VX2鼻咽癌颅底侵犯模型建立及其放射治疗疗效的CT、MR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徐洪斌;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和影响根治性治疗后预后因素的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司佩任;~(125)I籽源短时低剂量率照射干预胰腺癌神经浸润分子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江波;基于常规加速器的全身调强放疗方法[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7 宋轶鹏;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与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8 郭启帅;PeroxiredoxinⅠ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廖伟华;靶向EBV-LMP1 mRNA脱氧核酶治疗鼻咽癌的DCE-MRI临床和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梅欣;膀胱癌放射治疗中膀胱内在靶体积的个体化确定及对剂量学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谭永红;王东;肖桃元;向德兵;杨晓霞;胡南;钱桂生;;大鼠半胸照射致肺纤维化模型的病理学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白蕴红,王德文,徐在海,杨怡,时振声,杨瑞彪;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的病变规律及其机理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3年01期

3 张晶,何静雯,王泰龄,赵静波;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鉴别Ⅰ型及Ⅲ型胶原纤维[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4 刘纯杰,王德文,高亚兵,龙建银,彭瑞云,谷庆阳,崔雪梅,宋一平,杨振国,夏国伟,潘耀谦;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中的分子病理机理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年06期

5 白蕴红,王德文,徐在海,杨怡;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在大鼠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变化[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5年05期

6 刘纯杰,王德文,高亚兵,熊呈琦,崔雪梅,杨振国,潘耀谦,高丰,郑兆荣;放射性肺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病变规律[J];中国兽医学报;2000年06期

7 杜雪梅,柳晓兰,崔玉芳,王利红,毛春明,毛建平,张莹,杨红,谷庆阳,宋良文,杨晓,孙启鸿;放射性肺损伤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病变规律[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3年04期

8 白蕴红,王德文,张振声,杨瑞彪,崔雪梅;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病理过程的形态计量学研究[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东;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基础研究及其影像学研究进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2年01期

2 陈桂英;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任云,闻庆,宋利,朱利民,范文有;放射性肺损伤[J];中国疗养医学;2002年02期

4 蔡红兵,罗荣城;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药防治方法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5 赵建国,杨昭义;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与防治[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年01期

6 杜雪梅,柳晓兰,崔玉芳,王利红,毛春明,毛建平,张莹,杨红,谷庆阳,宋良文,杨晓,孙启鸿;放射性肺损伤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病变规律[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3年04期

7 马力文,贾廷珍;放射性肺损伤[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年06期

8 刘哲峰,杨明会;放射性肺损伤中医药防治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年02期

9 戚好文,叶江枫,宋立强,陈卫强,梁军,穆德广;血清内皮素-1作为早期放射性肺损伤标志物的探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年03期

10 丁文,郭岩;放射性肺损伤[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宋良文;张勇;尹纪业;;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肺组织重建的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胡作为;郭志伟;李林;唐婷婷;明国联;蔡煜;;肺纤方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A];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青年学术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3 马力文;贾廷珍;;放射性肺损伤[A];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孙丽;宋良文;张勇;尹纪业;;放射性肺损伤早期小鼠体内Ⅳ型胶原、MMP-9 TIMP-1 mRNA表达的变化[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宋良文;李新春;杨蕾蕾;王少霞;王晓民;胡文华;;基质金属蛋白酶-12在放射性肺损伤及早期纤维化启动中的作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中国放射医学教育五十年暨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委员会第八次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薛建新;李鑫;刘浩;敖睿;卢铀;;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轻小鼠放射性肺损伤[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澜;韩春;;肺低剂量区体积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价值探讨[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而周;夏丽天;李莹;孙黎明;吴斌;;放射性肺损伤与肺密度测定上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杜雪梅;柳哓兰;崔玉芳;宋良文;孙启鸿;;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放射性肺损伤早期差异表达基因[A];第七届全军防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孟玲玲;冯林春;石怀银;陈华;杨东;欧光明;陈新静;崔迪;;苦参碱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观察[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博士 张荣邋衣晓峰 陈英云 整理;放射性肺损伤机制新解[N];健康报;2008年

2 衣晓峰;哈医大发现射线对心肺的损伤和保护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键;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生过程中的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2 郭岩;大白兔放射性肺损伤的多层螺旋CT评价[D];吉林大学;2009年

3 申戈;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4 李坚;血管内皮细胞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茶多酚放射防护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谭永红;放射性肺损伤关键靶细胞电离辐射效应及其调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6 赵路军;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临床及实验室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7 王小震;放射性肺损伤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宋浩;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和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9 衷敬华;百令胶囊对放射性肺损伤防护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姬巍;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利明;低剂量照射区体积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前瞻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小静;放射性肺损伤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3 王静;放射性肺损伤的辐射剂量与体积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4 保鹏涛;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李新春;基质金属蛋白酶12在放射性肺损伤组织异常重建和肺纤维化启动中的作用及治疗靶点的探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孙丽;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的肺组织重建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7 曹小飞;放射性肺损伤细胞因子、病理学观察及干扰素-γ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8 李启生;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分泌和凋亡在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9 张燕;汉防已甲素防治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李世鹏;放射性肺损伤机制及中药苦参碱防治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1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51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