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霍乱弧菌中VSP-Ⅰ岛的分布和变异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15:05

  本文关键词:霍乱弧菌中VSP-Ⅰ岛的分布和变异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霍乱弧菌 VSP-Ⅰ岛 分布 变异


【摘要】:目的探讨霍乱第7次大流行基因岛1(VSP-Ⅰ)在霍乱弧菌中的分布和变异特征。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Gen Bank数据库中下载所有霍乱弧菌基因组数据,以霍乱第7次大流行代表菌株N16961的VSP-Ⅰ作为参考序列,筛查所下载霍乱弧菌基因组中的VSP-Ⅰ。使用MUMmer软件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Orth MCL软件进行同源基因分析,BLAST软件进行序列结构变异分析和功能注释。结果 VSP-Ⅰ广泛存在于霍乱弧菌中,其中霍乱第7次大流行的105株菌株中均携带VSP-Ⅰ,且其序列高度保守;其中94株菌的VSP-Ⅰ完全一致,仅在11株菌中分别存在1~14个SNP位点。而2株非O1非O139群菌株携带VSP-Ⅰ,但和大流行菌株相比,存在插入缺失等序列变异。同时,VSP-Ⅰ有9个共有保守基因,VC0183虽在所有菌株中均存在,但在2株非O1非O139菌株中长度发生改变。此外,VSP-Ⅰ携带5个与该岛的转移和整合相关的基因(VC0181~VC0185),VC0178编码马铃薯糖蛋白类似物,VC0180编码蛋白水解酶,二者可能与毒力相关。结论作为霍乱第7次大流行菌株中的特异性基因簇,VSP-Ⅰ已转移至非O1非O139群菌株中,并发生序列的变异。
【作者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关键词】霍乱弧菌 VSP-Ⅰ岛 分布 变异
【基金】: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No.2012ZX10004215)~~
【分类号】:R378.3
【正文快照】: 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作为法定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其病原体为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目前已发现霍乱弧菌有超过200个血清群,其中只有O1和O139血清群能引起霍乱暴发[1]。历史上已有7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其中前6次由O1血清群古典生物型引起,目前所处的第7次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刚,王忠,孙晖;6株O139霍乱弧菌的实验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0年04期

2 穆艳良,李旭光,唐雅清,康健生;城市污水排放口检出O_(139)霍乱弧菌的报告[J];实用预防医学;2000年04期

3 李伟贤,李成欢,罗君;介绍一种霍乱弧菌检测的快速方法[J];实用预防医学;2000年06期

4 陈昭斌;O139霍乱弧菌的毒素和耐药性[J];现代预防医学;2000年01期

5 王爱芳,赵敬友;安庆市食品中非01群霍乱弧菌检验报告[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6 李翠云,权怡,王鸣柳,谭冬梅,佘尚杨,雷时美;广西首次分离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征[J];广西预防医学;2001年04期

7 张玉琼,吕太富,潘忠伦,姚光海,田克诚,王昭孝,穆世惠;贵州省环境因素与霍乱弧菌生存关系的研究[J];贵州医药;2001年09期

8 林业杰,欧剑鸣,王晓萍;O139群霍乱弧菌L型诱导实验观察[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9 龚华治,周正亮,易艳军,陈子君,肖学成;一株O_(139)群霍乱弧菌的检出报告[J];实用预防医学;2001年01期

10 郭浠敏,王静,曾咏梅;1例O_(139)型霍乱弧菌的分离报告[J];实用预防医学;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守义;胡玉山;李孝权;邓志爱;庞杏林;;非可培养状态下霍乱弧菌01群稻叶型的蛋白质谱特征分析[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李孝权;邓小玲;邓志爱;张欣强;吴新伟;陈守义;王鸣;;广州地区小川型霍乱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3 刘彦晶;孟福强;吴大成;孙洋;冯书章;;霍乱弧菌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潘劲草;叶榕;汪皓秋;张蔚;于新芬;孟冬梅;何浙生;;IncA/C质粒在多重耐药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中的发现[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培培;李俊;俞盈;胡伟昭;陈健舜;吴蓓蓓;;浙江省舟山地区水产品及其养殖环境中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毅;李小春;章乐怡;洪程基;;近六年温州市霍乱弧菌流行特征及毒力基因检测的分析研究[A];2012年浙江省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暨革兰阴性菌感染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李柏生;谭海玲;王多春;邓小玲;陈经雕;王晓梅;钟豪杰;柯碧霞;;霍乱病例与环境来源霍乱弧菌的耐药和分子分型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彬;王国永;王梅;孙林;段玉芹;;山东省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初步检测[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郎中凯;郭敏;;O139群霍乱弧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海;徐海英;周登仁;王琼妹;叶桦;;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剂对不同类型样本的检测效果分析[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辰;小心霍乱弧菌趁热作“乱”[N];科技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静莹;汕头附近海域未被霍乱弧菌污染[N];汕头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艳红;霍乱弧菌基因组测序完成[N];人民日报;2000年

4 记者 叶明e,

本文编号:954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54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0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