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混合信号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成牙的体内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12:12

  本文关键词:混合信号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成牙的体内研究 出处:《口腔医学研究》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牙胚细胞 D打印 PVA/DCCP 组织工程牙


【摘要】:目的:研究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混合信号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内环境中与不同支架材料复合后的成牙潜能。方法:将取自SD大鼠的BMSCs与牙胚细胞在bFGF和BMP-2混合信号诱导的微环境中共培养后分别接种于明胶海绵和3D打印的PVA/DCCP复合支架材料上,然后回植入同种异体大鼠肾被膜下。在回植后的第1、3、7、14、28天采集回植体样本,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样本成牙相关基因成釉蛋白(AMBN)、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以及同源异型盒基因1(DLX1)mRNA水平。结果:各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与完整牙胚(E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4个成牙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支架材料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成牙诱导信号对各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有一定影响。结论:在体内模拟环境下,经bFGF与BMP-2混合信号诱导的大鼠BMSCs与3D打印支架材料复合后能提高成牙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牙体组织的形成。优选支架材料并构建合适的组织工程牙模型对实现非牙胚源性细胞向牙源性细胞的转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支疆项目(编号:20129117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家基金(编号:2014211C037)
【分类号】:R783.1
【正文快照】: 近年来,缺乏生物学活性的牙齿缺失修复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牙齿再生的研究。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材料是成功而有效进行牙组织再生的3个基本要素[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其高效扩增、取材范围广及可塑性极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红;真皮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4年01期

2 崔福斋,孟波,张金山;介入治疗中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4年01期

3 吴燕,成国祥;可注射可吸收凝胶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1期

4 丁敏;;厦大研制出可将组织器官“种”在体外的医用支架材料[J];功能材料信息;2006年04期

5 陈思;董念国;史嘉玮;;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年06期

6 王雪力;侯理;谭竞;汤克勤;夏和生;刘霆;;生物相容性聚氨酯支架材料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2期

7 邹明晖;董念国;;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9期

8 哈里木·克里木;王磊;齐海;;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4期

9 郭各朴;马青玉;王f ;赵波;章东;;聚乳酸微孔支架材料热分解动力学特性[J];科学通报;2011年34期

10 张东宪;孙鹏霄;黄兆松;卢旭;韩一生;;用于人工韧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支架材料的编织和力学性能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亚;王晓东;;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修复兔桡骨骨缺损[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2 杨光辉;王英杰;张世昌;刘涛;;聚氨酯支架材料内肝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斌;马信龙;孙晓雷;李秀兰;马剑雄;徐康;张杨;郭跃;;低渗联合冻干改良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材料的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儕y,

本文编号:1337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337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