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表面等离子体氧化及其对细胞粘附增殖的影响
本文选题:等离子体氧化 切入点:喷砂酸蚀法 出处:《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真空射频辉光放电技术对喷砂酸蚀工艺处理后的钛表面进行了等离子体氧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了氧化膜对钛表面形貌和亲水性的影响以及其化学组成和价键状态;同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研究了钛表面等离子体氧化膜对细胞粘附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氧化处理保留了钛表面喷砂酸蚀形成的微观孔洞结构,获得了平均接触角低于10°的超亲水性表面;钛表面出现Ti 4+、Ti 3+和Ti 2+离子,其中主要以Ti 4+存在;相比未氧化的钛表面,氧化后的钛表面对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钛表面等离子体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润湿性,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
[Abstract]:Plasma oxidat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after sandblasting process by vacuum radio-frequency glow discharg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as used. The influence of oxide film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hydrophilicity of titanium and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valence bond state were studi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 of plasma oxide film on cell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was studied by cell culture in vitr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micropore formed by sandblasting acid etching on titanium surface was retained by plasma oxidation treatment. The superhydrophilic surface with an average contact angle of less than 10 掳was obtained, and Ti 4 + Ti 3 and Ti 2 ions were found on the titanium surface, which mainly existed in Ti 4, compared with that on the unoxidized titanium surface. The oxidized titanium surface can promote the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osteoblast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lasma oxide film on titanium surface has good wettability and is beneficial to cell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20205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130403004)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F13-295-1-00)
【分类号】:R318.08;TG1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余家国,赵修建,赵青南,杜金成;TiO_2光催化薄膜的XPS研究(英文)[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02期
2 庞骏德;王杨;蔺增;;表面工程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14年02期
3 黄立业,徐可为,吕坚;类金刚石薄膜的表面纳米划擦性能评价[J];无机材料学报;2001年05期
4 展长勇;杜纪富;黄宁康;;动态离子束混合制备的钛氧化物薄膜的AES和XPS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7年03期
5 蔺增;王永;韩永超;巴德纯;刘春明;;电子束蒸发氧化钛薄膜的化学成分与显微结构[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6 蔺增;王永;王凤;高丁;李建昌;巴德纯;;钛种植体表面润湿性控制的实验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江节;陈建兵;伍光辉;王瑞侠;;种子乳液聚合合成含氟水基聚氨酯分散体膜的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赵东军,鲁安怀,王丽娟,郑喜坤,刘瑞,郭延军;广西下雷锰矿床中锰钾矿的矿物学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胡钢,许淳淳,张新生;304不锈钢在闭塞区溶液中钝化膜组成和结构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徐瑞芬,许淳淳,欧阳维真,姜宝文;奥氏体不锈钢的马氏体相变对耐蚀性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5 胡军,宋剑华,胡军,胡永平,王淀佐;浮选药剂BET在煤与黄铁矿表面作用的ESCA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江伟;王怡;武光明;邢光建;韩彬;;直流磁控溅射制备TiO_2薄膜及其光响应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杨尊先,敬承斌,龚跃球,赵修建;Na-Ti-Si氧化物Ti元素的化学状态分析[J];玻璃与搪瓷;2001年03期
8 黄平,徐可为,憨勇;钛表面等离子体氧化膜及其抗划擦性能[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3期
9 孙丽丽;代伟;张栋;汪爱英;;Cr掺杂及Cr过渡层对类金刚石薄膜附着力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04期
10 郑兆佳,胡缙昌;玻璃表面改性的XPS研究[J];表面技术;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林涛;丁兰岚;刘秀华;龙素群;;TiO_2/Bi_xTi_yO_z气相光催化降解苯[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关铭;高祀建;朱永昌;刘峻;;含Sm硼硅酸盐玻璃XPS结构研究[A];2005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舒畅;袁照华;王日杰;张健;;乙硫醇合成催化剂Co-Mo/γ-Al_2O_3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丽丽;代伟;张栋;汪爱英;;Cr掺杂及Cr过渡层对类金刚石薄膜附着力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五)[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兵云;粉单竹SCMP漂白中木素结构变化及生物酶改善漂白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章闻奇;几种微电子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胡园园;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共混乳液自组织形成梯度结构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平;常压等离子体聚合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颗粒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张新卫;直接乙醇燃料电池新型阳极催化剂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方培育;ZrSiO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马格林;一种新的SiC外延材料质量评估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达;3C-SiC/Si异质外延生长与肖特基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彬;油气田用抑制CO_2腐蚀的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缓蚀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王双红;铝合金表面钛锆—有机膦酸盐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昌雨;反应磁控溅射制备组分可控的B-C-N薄膜[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宽岭;分子筛负载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3 谭娟;吸附法净化泥磷制取次磷酸钠尾气中PH_3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师雁;低温微氧条件下PH_3和H_2S的净化处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番;含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其共混膜梯度结构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俊萍;OLED用喹啉类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表面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郭忠杰;硅基InN单晶薄膜的RF-MBE生长及其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越;TiAl_2O_5纳米晶电荷俘获存储器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娟;腐殖填料滤池有机物降解行为及动力学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安晓晖;稀土掺杂CdS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震晓;刘敏;邓春明;邓畅光;车晓舟;;热喷涂基体表面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12年02期
2 杨佳龙,王福,左良,YI Gu-chul;成膜条件对TiO_2显微结构与光媒特性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蔺增;吕少波;林铁源;巴德纯;;面向心血管应用的电子束蒸发氧化钛薄膜的特性——润湿性与血液相容性[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刘同军;程祥荣;;钛金属种植体表面生物化学改性[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6年03期
5 袁媛,洪华,刘昌胜;316L不锈钢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年05期
6 张敏;林国强;董闯;闻立时;;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室温沉积非晶TiO_2薄膜[J];金属学报;2007年05期
7 施育才;严洪海;;不同粗糙表面的纯钛种植体的组织相容性评价[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0年02期
8 连峰;张会臣;庞连云;李杰;;超疏水Ti6Al4V表面的制备及其润湿性[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1年01期
9 刘彭义,叶勤,唐振方,孙汪典,叶海,赵丽特,张丽丽;退火温度对纳米TiO_2薄膜结构和亲水性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10 陈焘;罗崇泰;王多书;刘宏开;;离子束轰击对电子束蒸发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应力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兆华,辛世刚,王福平,吴晓宏;钛的微等离子体氧化[J];稀有金属;2000年03期
2 张雪林,崔瑞海,姜兆华;钛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快报;2004年11期
3 赵阳,钱翰城,Samir H.Awad,郑江,翟彦博,张金彬;钛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研究动态[J];表面技术;2005年03期
4 黄平,徐可为,憨勇;不同电压下等离子体氧化法制备的氧化钛膜组织和力学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09期
5 王力霞;李廷刚;李淑华;;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有色金属;2009年03期
6 姜兆华,吴晓宏,王福平,辛世刚;Na_3PO_4Na_2B_4O_7体系中钛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研究[J];稀有金属;2001年02期
7 吴晓宏,姜兆华,王福平,辛世刚,贲洪奇;重铬酸钾对钛合金表面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05期
8 高玉周,严立,张世锋,刘莎,季世军;微等离子体氧化制备TiO_2薄膜的结构特性[J];中国表面工程;2003年06期
9 姜兆华,辛世刚,王福平,吴晓宏;(NaPO_3)_6-NaAlO_2体系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研究[J];材料工程;2000年07期
10 苗景国;陈秋荣;郝康达;卫中领;;7075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硼酸盐体系电解液配方的优化[J];表面技术;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佳丰;钢铁表面等离子体氧化的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赵阳;钛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7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62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