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骨膜及脱蛋白骨辅助支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
本文选题:骨组织工程 + 组织工程骨膜 ; 参考:《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年04期
【摘要】:目的评价组织工程骨膜体内成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及同种异体脱蛋白骨(deproteinized bone,DPB)作为组织工程骨膜辅助支架材料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BMSCs,以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成骨分化后,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SIS复合情况。取新鲜同种异体骨段细密打孔后进行脱蛋白处理,制成DPB支架材料。将组织工程骨膜呈"外套状"包被DPB,并用可吸收缝线捆扎制备组织工程骨膜/DPB复合体。取4月龄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成A、B、C、D 4组(n=12),切除左侧桡骨干3.5 cm长骨段制作大段骨缺损动物模型。A、B、C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组织工程骨膜、DPB和组织工程骨膜/DPB复合体,D组骨缺损旷置。术后4、8、12周各组随机取4只动物行X线片观察及评分;术后8周各组随机处死4只动物,取骨缺损区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示SIS上黏附大量细胞。X线片检查示术后各时间点A、C组新生骨组织量明显多于B、D组。术后各时间点A、C组X线片评分显著高于B、D组,A组高于C组,B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A组骨缺损处为大量新生骨组织,新生骨组织中可见不规则髓腔样结构及丰富的血管腔;B组骨缺损处见植入的DPB,DPB降解不明显;C组骨缺损处见较多新生骨组织,新生骨组织中可见呈岛状分布的DPB,DPB降解明显;D组骨缺损处仅见少量胶原纤维。结论以SIS和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可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DPB不能对组织工程骨膜成骨起到理想的支架作用,组织工程骨膜辅助支架材料有待进一步探索。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 vivo osteogenesis of tissue engineered periosteum for repairing large segment bone defect and deproteinized bone dpb as an auxiliary scaffold for tissue engineering periosteum. Methods New Zealand rabbits (BMSC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for 1 month. After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was induced by osteogenic medium, tissue engineered periosteum was constructed with porcine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The composite of cells and SIS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fresh allogeneic bone segment was drilled and then deproteinized to make dpb scaffold. Tissue engineering periosteum / dpb complex was prepared by wrapping the tissue engineered periosteum with "overcoat" and using absorbable suture to bind the tissue engineered periosteum to form a tissue engineered periosteum / dpb complex. 48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of 4 months old clean grade were selected. The animal model of large segment bone defect was made by resection of 3.5 cm long bone segment of left radius. Group C was implanted with tissue engineered periosteum dpb and tissue engineered periosteum / dpb complex in group D respectively. At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4 animals in each group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X-ray observation and scored, 4 animals were killed at random at 8 week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specimens of bone defect area were observed by HE and Masson staining. Results the tissue engineered periosteum showed a large number of cells attached to SI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new bone tissue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D at each time point after operation. The X ray score of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 0.05), and the score of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P 0.05).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a large number of new bone tissues were found in the bone defects in group A, irregular medullary cavities and abundant vascular cavities were found in the bone defects in group A,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degradation of DPB-dpb in group B. in group C, there were more new bone tissues in bone defects. In group D, only a small amount of collagen fibers were found in the bone defect of group D. Conclusion the tissue engineered periosteum constructed with SIS and BMSCs can repair the defect of rabbit radial bone and dpb can not play an ideal scaffold role in tissue engineering periosteum osteogenesis, and the tissue engineering periosteum auxiliary scaffold material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甘肃省骨与关节疾病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妇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3064)~~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金成,李志洲,陈伟,高中礼,段德生;骨库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比较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1期
2 李卫国;黄向红;唐景清;武云;何勇;李晓妍;;骨膜成骨细胞培养活体自体、异体和异种移植成骨的实验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简月奎;罗阳;田晓滨;李波;彭智;丁一;罗春山;赵伟峰;杨震;;改良法制备异种脱蛋白骨体内植入修复骨缺损的免疫学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2期
4 范伟;安洪;蒋电明;曹本珍;;脱蛋白骨为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47期
5 赵琳;史志勇;周晟;贾有福;刘佳;王军胜;;组织工程骨膜异体体内成骨修复兔骨缺损的初步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2期
6 许建中;;骨组织工程相关研究新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7期
7 吴伟炽;黄东;刘晓春;张大卫;牟勇;;穿支骨膜瓣游离移植治疗难治性骨不连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原松;石毅;;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2 门吉英;邓小燕;徐在品;王立敏;;骨组织工程化培养中成骨细胞电学环境的影响[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01期
3 侯颖,李文蓉,谭立新,牛志刚;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体细胞效率的优化[J];黄牛杂志;2005年02期
4 范伟;张弓;安洪;蒋电明;倪卫东;;hBMP2和hVEGF165双基因修饰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检测[J];重庆医学;2010年24期
5 宋克东;杨志明;刘天庆;智伟;李香琴;邓力;崔占峰;孙相玉;马学虎;;组织工程骨在生物反应器内的构建与检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林春阳;罗进勇;汪洋;马金梁;邓忠良;;BMP-9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促进山羊骨缺损愈合[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7期
7 靳慧勇;侯天勇;罗飞;李志强;易绍萱;常正奇;边巴罗布;许建中;;小鼠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的构建及评估[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2期
8 韩平;宋超;杨宇如;魏强;李虹;王坤杰;;尿道脱细胞基质修复兔尿道缺损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杜瑞林;倪似愚;常江;周兴平;;含Zn生物玻璃、玻璃陶瓷与聚酯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6期
10 徐皓;张发惠;陈宗雄;周琳瑛;郑和平;张朝春;陈日齐;;冷冻温度对SD大鼠骨组织超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朝春;张发惠;陈日齐;郑和平;徐皓;;不同时段超深低温保存SD大鼠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A];2003年全国骨关节损伤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任海涛;钟志勇;郑佳琳;饶子亮;邝少松;王刚;唐小江;;鼠尾胶原蛋白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的建立及鉴定[A];第十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雷;bFGF基因修饰的MSCs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孟永春;胶原与生物活性玻璃作用机理及其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瑞;基因活性真皮替代物的构建及其用于皮肤再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彪;普伐他汀对BMSCs复合FS移植治疗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干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5 董金磊;BMP-2基因转染的MSCs复合nHAC/PLA支架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晓华;谷胱甘肽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防御的调控机理[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康杰;脱细胞骨基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动物骨缺损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陈学忠;力学环境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与动态培养[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芮钢;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复合异种骨脱细胞细胞外基质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马列;胶原基组织工程真皮支架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明利;重组胶原蛋白调控钛表面仿生矿化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姜传杰;体外测定生物材料诱导成骨活性方法的建立和应用[D];泰山医学院;2005年
3 刘君毅;SF-PLGA共混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4 刘海涛;PDLLA/n-HAP复合多孔管状支架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昊;新型脱细胞骨基质—壳聚糖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6 蔡建辉;脊髓损伤修复组织工程支架研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苗贵强;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贾晓静;复合兔角膜内皮细胞的猪小肠粘膜下层体外构建角膜后板层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杨亮;基因激活基质诱导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王燕;连翘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时期连翘叶抗氧化作用的比较与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青;谢肇;罗飞;刘曦明;杨滔;许建中;;多聚赖氨酸修饰的山羊脱钙骨富集骨髓干细胞的性能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1期
2 李真慧;吴秉毅;蒋玲;李佩恩;郭坤元;;检测血清ATG浓度ELISA方法的建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黄东;牟勇;吴伟炽;张惠茹;江奕恒;林浩;黄国英;;穿支骨膜瓣游离移植治疗骨不连12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年10期
4 简月奎;吴雪晖;谢肇;杨柳;李起鸿;刘雷;高春阳;段小军;;长骨大段缺损修复用的脱蛋白骨制备和性能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4期
5 郭书权;许建中;梁文杰;罗飞;吴雪晖;;异基因组织工程骨修复猪胫骨缺损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J];免疫学杂志;2007年01期
6 简月奎;田晓滨;赵筑川;安荣泽;李波;邱冰;杨震;;应用半环槽外固定器建立山羊胫骨缺损模型(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17期
7 简月奎;田晓滨;赵筑川;李波;张美心;杨震;;改良法制备异种脱蛋白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支架材料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27期
8 裴丽霞;;胫骨血供的临床解剖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09期
9 裴国献,魏宽海;显微外科与血管化组织工程组织的构建[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04期
10 张少成,纪方,马玉海,许硕贵,王家林;骨膜瓣移位防治骨不连[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昆鹏;陈晓禾;常丽;李秀群;李驯虎;张珏;邓力;;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BMSCs诱导分化作用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2 王敏,翁雨来,胡晓洁,刘伟,冯希平,曹谊林;骨髓基质干细胞-藻酸钙复合物构建骨组织的实验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曹颖光,王戎,王华均,吴慧华,胡立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GA体外附着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4 阎俏梅,张富强,崔磊,刘伟,曹谊林;骨髓基质干细胞与不同支架材料复合异位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5年03期
5 江汕;刘勇;王秋实;赵培冉;穆天旺;王|;覃俊君;陈思圆;裴国献;;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及其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6 蒙旭昌;赵劲民;;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J];医学文选;2006年01期
7 韩大庆;张其清;;破骨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意义及其研究策略[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3期
8 五味子;唐昭;;壳聚糖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8年16期
9 尹来波;刘维钢;;骨组织工程脱细胞骨基质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1期
10 张胜民,李世普,闫玉华,陈晓明,全大萍;骨组织工程用聚DL—乳酸多孔三维结构的制备与表征[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强;董心;郭勇;武汉;叶金铎;张春秋;;骨组织工程化培养的力学环境(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崔磊;;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崔磊;;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陈锐;陈槐卿;韩君;周大利;郑昌琼;;骨组织工程用聚 L-乳酸(PLLA)/β-磷酸三钙(β-TCP)的体外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5 徐晓莹;张西正;李瑞欣;郭勇;郭春;郭新;;骨组织工程化构建中细胞三维培养力学微环境的研究(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强;罗庆;甘立强;傅跃先;;兔脂肪干细胞体外分离与培养[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淑红;潘可风;任杰;;新型聚乳酸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实验研究[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陈楚;周新宇;任杰;;热致相分离制备HA/PLGA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A];2006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徐晓莹;张西正;郭新;郭春;;骨组织工程中生物衍生骨支架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质评价[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斌;董寅生;章庆国;林萍华;浦跃朴;郭超;刘朝红;郭宗科;;骨组织工程钙磷生物陶瓷多孔支架的制备[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陶凯邋毛天球 吴一福 整理;人工骨新来源——乌贼骨[N];健康报;2008年
2 记者白毅;传统医药在现代组织工程中延伸[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洁;为实现“人体配件工厂”的梦想[N];科技日报;2002年
4 尹传红;崔福斋圆梦“断骨再生”[N];科技日报;2003年
5 崔福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前景诱人[N];科技日报;2000年
6 韩富明 苏玉军 杨月清;四医大口腔医院首创用动物骨做人造骨支架材料[N];陕西日报;2004年
7 周襄楠;我国第一项纳米医药产品在清华诞生[N];新清华;2004年
8 吴一福;可注射性人工骨研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韩富明;苏玉军;让鸵鸟、乌贼“献身”医学造福人类[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韩富明 苏玉军;让鸵鸟乌贼“献身”医学造福人类[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涛;包裹BMSCs壳聚糖水凝胶复合CPC骨组织工程的构建及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闯建;复合BMSCs包芯结构骨支架材料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闫志伟;细胞膜片策略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杜大江;流体刺激对成骨的影响及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冠聪;具有二级三维网络结构的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的构建及其生物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何东宁;快速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条件优选及eNOS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韩大庆;破骨细胞完善体外类骨组织重建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周大利;磷酸钙系新型骨修复复合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孙天威;组织工程化肌及成肌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廖文波;可塑形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刚;脱细胞牛松质骨材料的制备及其体外相容性的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2 冯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纤维粘连蛋白对成骨细胞在生物衍生骨支架上黏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3 肖斌;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多孔支架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李晓莉;以新型组织工程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及体内成骨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王健;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在脊柱融合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刘青华;构建椎体后凸成形术新型骨填充材料的相关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7 罗松;中空多孔钛合金假体加载BMP缓释体及自体BMSCS兔体内成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8 谢庆条;hBMP-2基因修饰BMSCs细胞膜片的异体冻干骨输送盘构建及其成骨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何南霏;胶原针刺非织造材料及其在软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10 张喜海;小肠黏膜下层的组织相容性观察及修复大鼠腹壁缺损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06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10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