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石墨烯类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9-12 12:36
【摘要】:石墨烯是二维的平面多环芳香烃原子晶体,在各个领域都备受关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类材料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其在生物体外和体内的毒性、载药和靶向控释、光动力学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证实石墨烯类材料拥有良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Abstract]:Graphene is a two-dimensional planar polycyclic aromatic atomic crystal, which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various fields and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at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advances of graphene material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re reviewed, including their toxic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drug loading and targeted controlled release, photodynamic therapy, etc. It is proved that graphene materials have a good prospect of biomed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75020,20905012)
【分类号】:R318.0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艳;牛卫芬;徐岚;;基于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共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J];分析化学;2011年11期

2 ;Theoretical Studies on Structural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Ruthenium Sensitizers the Derivatives of N3[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12年04期

3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s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ruthenium sensitizers,C101 and J13[J];Science China(Chemistry);2012年03期

4 ;Handhel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device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德荣;;酞菁——一种用于肿瘤光疗的新的有潜力的哺乳动物细胞光敏剂[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6年04期

2 杨静;周绍兵;;载药脂质体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10期

3 于金刚;黄可龙;杨巧勤;刘素琴;唐金春;;碳纳米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8年10期

4 顾忠伟;罗奎;佘汶川;吴尧;何斌;;新型生物医用材料:肽类树枝状大分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0年03期

5 姚文军;孙考祥;;树枝状聚合物聚酰胺-胺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06期

6 王忠磊;高岩;赖春花;卢海宾;李少冰;蒋颖;韦丛云;周磊;;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MePEG-PLA纳米粒对成骨细胞的毒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1期

7 张海燕;邬伟魁;杨明;;功能化石墨烯的生物医药应用研究[J];中草药;2011年06期

8 卢学春 ,迟小华 ,于丽霞;下生殖道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9年04期

9 彭银仙,徐虹,陈国广,韦萍,欧阳平凯,张钧寿;新型药物载体聚谷氨酸的合成及其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2年07期

10 宋文植;尹万忠;杨欢;姜雅萍;张天夫;王伟;;MTT法检测纳米金粒子体外细胞毒性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向源;李资玲;李玉萍;龚研春;;生物素化Pluronic/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体外靶向性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符乃阳;张尔贤;;第三代生物反应器和药物载体的研究与应用——关于红细胞SOD新型药物载体[A];第六届全国SOD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立波;张峰;杨武利;胡建华;汪长春;;具有多重环境响应性聚合物复合微囊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4 张新波;陈保生;;重组载脂蛋白A-I半胱氨酸突变体作为药物载体的抗肿瘤实验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学艳;郑利强;;立方液晶在水中的分散体系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郭术涛;邓联东;董岸杰;;口服结肠蛋白质药物载体——阴离子水凝胶纳米粒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曹阳;任杰;李建波;;基于RAFT聚合的两亲性温敏性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8 赵先英;刘毅敏;赵华文;杨旭;;纳米药物载体的药学应用及研究进展[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蔡文生;邵学广;;基于环糊精的药物载体和分子机器的模拟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王志梅;董鑫;顾书英;任杰;;电纺丝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对一种憎水性药物的负载研究[A];第七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2008上海市颗粒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阿胜;让药物搭上“战车”[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刘远桥邋朱广平;光动力技术解除女孩面部“红胎记”[N];科技日报;2008年

3 李新萍;光动力学技术可治疗喉癌[N];科技日报;2008年

4 福闻;首个抗癌光动力新药进入临床[N];医药经济报;2008年

5 记者 顾钢;德科学家发明肺癌治疗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9年

6 辛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抗癌光动力新药进入临床[N];经理日报;2008年

7 劳海燕;纳米控释:好![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尹伦甫;新型药物载体微乳在渔药制剂中的应用[N];中国渔业报;2007年

9 记者 杨文斌;“生物导弹”有了新型“运载火箭”[N];科技日报;2001年

10 龚伟 喻芳邻 梅兴国;红细胞药物载体研究春光无限[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琰;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应用[D];复旦大学;2005年

2 倪瑾;富勒烯新衍生物的合成、细胞毒性和放射细胞生物学活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楼滨;人血浆HDL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玉梅;长春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巩念明;盐酸洛拉曲克纳米制剂对MFC细胞的抗增殖作用[D];山东大学;2006年

6 周广军;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光动力学治疗人胃癌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7 季明杰;中药姜黄组分芳姜黄酮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曾昭武;替加氟复合脂质体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张杭君;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谢建峰;奥沙利铂几种新型脂质体的制备及对大肠癌靶向性与药动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珂;阿霉素—交联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冷松;体内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基础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3 肖波;肝靶向性壳聚糖转基因载体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安全性初步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董丽娟;海藻酸盐修饰的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谢超;牙本质黏接剂对牙髓生物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张冬;靶向缓释聚丙交酯微球[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霍炎;柠条籽镇痛及抗肿瘤物质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8 杨艳;APACIV型义齿稳固剂(抗菌保健型)的研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罗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其与新型材料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李海燕;Pluronic两亲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39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239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9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