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天然抗氧化剂在丝素蛋白材料中的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3 18:50
【摘要】:天然抗氧化剂因其能清除体内多余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防止细胞癌变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但因其在应用和保存过程中易被氧化失活,限制了其优良性能的发挥。因此我们选取了丝素蛋白材料作为抗氧化剂的稳定体系,并初步探究稳定机理。本文通过调控丝素蛋白成膜的过程,以及采取90%甲醇后处理工艺,制备了不同二级结构的丝素蛋白膜。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测定出了各种丝素蛋白膜的结构。并研究了它们的降解性能,三种膜具有不同的降解性能,Silk II结构能延缓丝素蛋白膜的降解。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评价了丝素蛋白膜中三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发现维生素C(VC)在Silk I结构的丝素蛋白膜中的稳定性更好,而姜黄素在Silk II结构的丝素蛋白膜中的稳定性更好,丝素蛋白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稳定作用有待考证。最后我们研究了抗氧化剂与丝素蛋白膜和丝素蛋白溶液的相互作用,发现Silk II结构的丝素蛋白膜与姜黄素结合紧密,而溶解到PBS中的丝素蛋白与VC和EGCG结合紧密。结合稳定性实验,可以得出,溶液中的丝素蛋白能通过与VC和EGCG紧密结合而稳定VC和EGCG的活性和结构;Silk II结构的丝素蛋白能与姜黄素紧密结合而稳定姜黄素的活性和结构。综上所述,丝素蛋白材料能作为较好的抗氧化剂载体。通过调控丝素蛋白的结构,能使装载的抗氧化剂获得更优良的释放性能和稳定性能。与丝素蛋白材料的组合,使得抗氧化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Abstract]:Natural antioxidants are widely used in biomedical fields because of their properties of scavenging excess free radicals, delaying cell senescence and preventing cell carcinogenesis. However, it is easy to be oxidized and deactivated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which limits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refore, we selected silk fibroin as the stability system of antioxidants, and explored th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In this paper, silk fibroin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secondary structures were prepared by regulating the process of fibroin membrane formation and adopting 90% methanol post-treatment process. The structure of silk fibroin films was determined by IR and X-ray diffraction spectra. The degradation properties of three kinds of membranes were studied. The degradation of silk fibroin films was delayed by, Silk II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degradabilit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ree antioxidants in silk fibroin membrane were evaluated by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method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It was found that vitamin C (VC) had better stability in the silk fibroin membrane with Silk I structure. The stability of curcumin in the fibroin membrane with Silk II structure was better, and the effect of fibroin on the stability of epigallocatechin and catechin-gallate (EGCG) remained to be studied. Finally, we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of antioxidants with silk fibroin membrane and silk fibroin solu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lk fibroin membrane with Silk II structure binds closely to curcumin, while the silk fibroin protein dissolved into PBS binds closely to VC and EGCG. Combined with the stability experimen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ibroin in the solution can stabilize the activity of VC and EGCG and the structure of; Silk II by binding closely with VC and EGCG, and the fibroin can bind closely with curcumin to stabilize the activity and structure of curcumin. In conclusion, silk fibroin material can be used as a better antioxidant carrier. By regulating the structure of silk fibroin, the release and stability of the loaded antioxidants can be improved. The combination of silk fibroin materials makes the application of antioxidants in biomedical field more possible.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陆丽;程谦伟;李军生;郑燕升;蒋延飞;;丝素蛋白的磷酸化改性研究[J];食品科技;2009年07期

2 程海涛;李军生;韦飞;阎柳娟;;丝素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22期

3 颜若曦;赵东旭;刘永东;杨新林;;中分子量水溶性丝素蛋白的制备与表征[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1期

4 李玲玲;;丝素蛋白的制备及表征[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杨新林,王俐勇,顾晋伟,朱鹤孙;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蛋白作为人内皮细胞培养基质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6 田莉,闵思佳,朱良均;丝素蛋白在软组织相容性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J];蚕业科学;2005年02期

7 陈辰;曹传宝;马西兰;唐茵;朱鹤孙;;静电纺丝丝素蛋白水溶液制备无纺布[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1期

8 赵珍;陈立艳;赵晓军;;原子力显微镜下丝素纤维及丝素蛋白的形态结构研究[J];四川动物;2008年06期

9 邓益斌;季丹;周平;;磁共振技术在丝素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J];波谱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徐卫袁;朱贤;孙锋;严飞;王以进;;丝素蛋白/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新型组织工程骨脊柱融合的生物力学实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伊智峰;罗勇悦;陈鹰;彭政;丁丽;李永振;;天然橡胶/桑蚕丝丝素蛋白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袁青青;曹惠;邵正中;;电喷法制备丝素蛋白纳米微球[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3 赵荟菁;李明忠;;小口径丝素蛋白编织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2010年

4 王琳婷;朱良均;闵思佳;张海萍;;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5 陈芳芳;闵思佳;朱良钧;;交联丝素蛋白凝胶的热性能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范慰慰;颜若曦;赵东旭;;可溶性丝素蛋白的制备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7 伊智峰;罗勇悦;陈鹰;彭政;丁丽;李永振;;天然橡胶/桑蚕丝丝素蛋白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张海萍;朱良均;闵思佳;;丝素蛋白的结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全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和蚕桑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小甜;杨明英;张海萍;朱良均;;丝素蛋白缓释微球的研究进展[A];全国家(柞)蚕资源高值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唐鸣;;丝素蛋白修复兔下颌骨临界性骨缺损的初步实验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建勇;银离子改性丝素蛋白提高织物上染率[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郭桂香;脆弱丝织品修复新添两种加固方法[N];中国文物报;2009年

3 吴徵宇;编织皮肤经纬[N];科技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陶婷婷 通讯员 段然;高分子无处不在 让生活更美好[N];上海科技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明辉;丝素蛋白—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膜相关性鼻窦炎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尹建伟;再生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D];复旦大学;2011年

3 曹正兵;丝素蛋白自组装行为及其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魏伟;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干法纺丝及后处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姚勇波;纤维素/丝素蛋白的共溶解与纺丝成形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6 范纯泉;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仿生制备及促进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7 佘振定;基于丝素蛋白/壳聚糖的肝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徐卫袁;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丝素蛋白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刘涛;丝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陶瓷骨修复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10 黄福华;丝素蛋白涂层人工血管的研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桂军;丝素蛋白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及再生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2 钟一鸣;水溶液中再生丝素蛋白构象转变的荧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姜瑞;丝素蛋白水凝胶用于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郑恺;丝素蛋白取向凝胶/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骨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和增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骆井万;壳聚糖/丝素共混凝胶及其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支架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李静;用精胺修饰家蚕丝素及其作为基因传递载体[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硕;丝素蛋白复合脱钙骨基质修复动物骨缺损模型的试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8 张驰;丝素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肽的制备和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别诗宇;酸/盐溶解制备再生丝素蛋白多孔材料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张芳;生物表面活性剂诱导丝素蛋白水凝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29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429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f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