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岩藻聚糖改性氧化钛与纤维蛋白原的界面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6 19:02
【摘要】:针对抗凝血生物材料与血浆关键凝血蛋白质界面作用机制欠缺问题,利用岩藻聚糖改性处理Ti-O薄膜材料,结合先进的原位界面表征技术QCM-D(石英微天平技术)和红外光谱原位研究纤维蛋白原在其表面的吸附行为,确定其分子吸附及二级构象变化机制。进一步利用原位ELISA(酶联免疫法)和SEM(扫描电镜)从分子角度深入探讨了纤维蛋白原构象变化与凝血行为的关系。研究揭示了生物材料可以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导致吸附纤维蛋白原出现不同的吸附形式,并通过影响其二级构象而导致血小板在材料表面出现不同的凝血行为,为抗凝血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更为详尽的理论依据。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ck of interface mechanism between anticoagulant biomaterials and plasma key coagulation proteins, Ti-O thin film materials were modified by fucoidan, combined with advanced in situ interface characterization technology QCM-D (quartz microbalance technique)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fibrin on its surface was studied in situ, and the mechanism of molecular adsorption and secondary conformational change was determined.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of fibrinogen and coagulation behavior was discussed by in situ ELISA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omaterials can cause different adsorption forms of fibrin by intermolecular force, and lead to different coagulation behavior of platelets on the surface of materials by affecting its secondary conformational, which provides a more detail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anticoagulant materials.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606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81330031)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志禄;王进;孙鸿;陈俊英;黄楠;;等离子体聚合沉积聚烯丙胺薄膜改性聚酯及体外血小板粘附研究[J];功能材料;2008年09期

2 何淑漫;周健;;抗凝血生物材料[J];化学进展;2010年04期

3 杨立峰;许建霞;奚廷斐;;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与评价[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年05期

4 林园;黄庆荣;苏朝晖;;QCM-D研究蛋白质与多糖的相互作用[J];应用化学;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雄;曹晓涵;马玉媛;吕茂民;尹惠琼;刘明;章金刚;;纤维蛋白止血敷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04期

2 谢红国;李晓霞;于炜婷;郑佳妮;王锋;谢威扬;马小军;;壳聚糖脱乙酰度对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表面性质及蛋白吸附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2期

3 姚婉清;;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J];广东化工;2010年04期

4 袁江;黄小波;林思聪;沈健;;抗凝血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表面设计[J];高分子通报;2012年11期

5 张琴;高娜;杨扬;宫永宽;王彦兵;张世平;史素青;;结构可切换型聚合物刷的构建及表面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5期

6 张金伟;蔺存国;许风玲;王利;段东霞;郑纪勇;周娟;;抗蛋白吸附材料及其在海洋防污领域的应用前景[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3年03期

7 冉奋;李杰;宋海明;赵鹏飞;聂胜强;康龙;;AFT聚合制备羧基封端PVP及聚合条件对产物结构的影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8 叶世富;王士斌;吴文果;刘源岗;;可吸收止血材料现状及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07期

9 谢红国;李晓霞;林军章;谢威扬;马小军;;纤维蛋白原在微胶囊表面的吸附行为[J];化工学报;2009年04期

10 刘红艳;周健;;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生物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金伟;蔺存国;许风玲;王利;段东霞;郑纪勇;周娟;;抗蛋白吸附材料及其在海洋防污领域的应用前景[A];2012船舶材料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小梅;肝素化壳聚糖/大豆蛋白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凝血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黄菁菁;磺铵两性离子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刘云鸿;仿生抗生物黏附表面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鑫;鱼鳔作为新型心血管外科手术生物材料的试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张旭茗;具有微相分离结构防污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郑志雯;生物医用聚合物材料表面功能化构建及抗蛋白吸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杨庆华;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多肽的合成、表征及体外酶降解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杜明昭;载人HGF与TGF-β1-shRNA功能基因涂层血管内支架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萌;n-HA/PA66及Mg-Zn-Zr/HA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付帅;生物分解塑料-医用二氧化碳聚合物作为人体乳房填充和重建材料的临床研究(动物实验阶段)[D];吉林大学;2011年

3 俞洪飞;医用涤纶材料表面磷酸胆碱仿生改性及其抗凝血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雷兴江;不同官能化的等离子体聚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晓丹;聚乙烯醇/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钱涛;磷铵类两性离子修饰的新型抗凝血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向萍;RGD-蛛丝蛋白/聚己内酯/明胶复合纳米纤维小直径血管支架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一;聚己内酯的表面改性及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晓娜;工作气压和负偏压对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的结构组成与力学行为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杨忠兰;钛表面层层自组装肝素和白蛋白及其力学变形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贵才;朱生发;杨苹;黄楠;;石英晶体微天平在蛋白吸附领域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07年12期

2 项昭保;霍丹群;候长军;;全身肝素化聚醚砜抗凝血生物材料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6期

3 王安峰,车波,李逸云,林思聪;抗凝血生物材料研究 Ⅵ. 聚乙烯的表面肝素化[J];高分子学报;1998年04期

4 张建荣,刘文广,李永胜,姚康德,徐方运;类肝素寡糖/多糖衍生物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3年07期

5 项昭保,霍丹群,候长军;肝素化聚醚砜抗凝血材料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5年09期

6 文志红,邬素华,陈维涛;医用肝素化抗凝血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塑料;2005年02期

7 陈柄灿,霍丹群,饶佳家,侯长军,李明远;抗凝血生物材料的表征及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500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500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7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