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负载不同官能团的PBT平板膜对血浆蛋白吸附及血小板、白细胞黏附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7 08:09
【摘要】:目的制备具有不同官能团(-CH3、-COOH、-OH、两性基团)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平板膜,并了解其对血浆蛋白吸附情况与对白细胞、血小板的黏附效果。方法利用紫外改性的方法,将不同单体接枝到PBT表面,得到PBT-AA(-COOH)、PBT-HEMA(-OH)、PBT-SMDB(两性基团)并进行表征。采用ELISA测定吸附的人血清白蛋白(HSA)、纤维蛋白原(Fgn)含量,扫描电镜(SEM)观察黏附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结果 HSA吸附量(μg/cm2),PBT、PBT-AA分别为:15.05±4.51vs 35.61±6.91(P0.01);Fgn吸附量(μg/cm2),PBT、PBT-HEMA、PBT-SMDB分别为:19.85±1.93 vs 14.93±4.05 vs 17.04±2.10(P0.05)。4种材料在吸附HSA、Fgn前后,黏附的WBC、Plt均发生明显变化(P0.01)。结论 Fgn对2种血小板和白细胞的黏附均有促进作用,而HSA对白细胞的黏附有一定抑制性。通过四种材料的比较发现,PBT-AA滤除白细胞及保留血小板的效果更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plate membrane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 CH3,-COOH,-OH, amphoteric group) and to understand the adsorption of plasma protein and the adhesion effect of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to leukocytes and platelets. Methods PBT-AA (- COOH), PBT-HEMA (- OH), PBT-SMDB) was obtained and characterized by grafting different monomers onto the surface of PBT by UV modification. The content of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fibrin (Fgn) was measured by ELISA, and the number of adherent leukocytes and platelet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Result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SA (渭 g/cm2), PBT,PBT-AA was 15.05 卤4.51vs 35.61 卤6.91 (P 0.01); Fgn adsorption capacity (渭 g/cm2), PBT,PBT-HEMA,PBT-SMDB was 19.85 卤1.93 vs 14.93 卤4.05 vs 17.04 卤2.10). The adhesion WBC,Plt of the four materials changed significantly before and after HSA,Fgn adsorption (P 0.01). Conclusion Fgn can promote the adhesion of platelets and leukocytes, while HSA has a certain inhibitory effect on leukocyte adhes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four materials, it was found that PBT-AA had better effect on leukocyte filtration and platelet reten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SZ0101) 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11GGYB892SW-070)
【分类号】:R318.08;R446.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红;雷宇;钟锐;高加良;何语良;袁理;郑立恒;杨群身;刘嘉馨;;用于浓缩血小板的去白细胞滤器质量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06期

2 王红;刘嘉馨;雷宇;曹晔;钟锐;谢月娜;何语良;刘曦;袁理;;2种国产血小板滤器滤除白细胞对体外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4期

3 杨海华,柯勤飞;血液过滤用非织造布的发展[J];非织造布;1999年02期

4 吕金星,汪健,张锡庆,张学光;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沉降法分离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梦欣;聚丙烯微孔膜的高密度糖基化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辉;姜丽娜;李柏青;;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方法学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唐晓亮,王良,邱高,严治仁;常压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血液过滤用熔喷非织造布[J];北京纺织;2005年03期

3 冯倩;王可;陈麟凤;关晓珍;张晓娟;罗园园;张婷;于洋;;3种白细胞滤器对机采血小板白细胞去除效果的对比研究[J];北京医学;2011年11期

4 王世春;王红;范娅涵;李兵;刘嘉馨;陈润;万佳;赵树铭;;1种血小板用去白细胞输血器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4期

5 唐晓亮,王良,邱高;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血液过滤用非织造布的进展[J];纺织导报;2005年06期

6 王红;吴瑕;钟锐;贺曾;曹晔;何语良;陈洁;刘嘉馨;;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10期

7 李荣;王衡东;王文峰;叶寅;;聚丙烯无纺布亲水性与血液相容性改性初步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11期

8 张白杜;顾晓琼;赵明光;刘云锋;梁肖云;;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粒细胞一步法与两步法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6期

9 崔靖怡;樊晶;张锡敏;王承琳;纪蓉蓉;康娜;杨文玲;;2种国产白细胞滤器过滤混合浓缩血小板后的功能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3年08期

10 周君;张瑜;郭大静;熬梦;郑元义;王志刚;;携Fe_3O_4靶向血栓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制备及体外MR成像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殷神军;许振良;王靖宇;吴萍;;血小板过滤材料及其涂层性能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正伟;聚丙烯分离膜的亲水化[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苍;高密度糖基化聚丙烯微孔亲和膜的点击化学制备及其蛋白质分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杜敏;酶水解漂白针叶木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4 郑军;聚合物化学性质和表面拓扑结构对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袁勃;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涂琴;功能聚合物界面构建及其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郑志雯;生物医用聚合物材料表面功能化构建及抗蛋白吸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志森;Jarzynski Equality计算自由能在生物大分子体系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9 洪逸;TiO_2纳米点光致蛋白质脱附及其在细胞收割中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李强;铁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炳森;草鱼白细胞介素-2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唐丽娟;蚕蛹的综合开发利用及紫外辐照油酸接枝改性PBT血液滤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孙莉莉;应用于白血病免疫分型芯片的外周血白细胞分离方法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李金凤;AF-1对于内毒素诱导的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文瑞丽;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克隆、位点特异性重组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表达[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康虹阳;突发事件人员救护中血液中性粒细胞快速测定方法的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贺文欣;人中性粒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杀伤活性的初步探讨[D];蚌埠医学院;2011年

8 邱晓静;NK细胞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D];蚌埠医学院;2012年

9 邓坤;钛表面层层自组装肝素-Ⅳ胶原涂层及其抗凝与促内皮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朱妍;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联用检测技术在电迁移行为模型构建和药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凤绵;张爱红;梁晓虎;王毅;常缨;彭慧花;李雅静;牛宏伟;张俊兰;刘俊平;;浓缩血小板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7年01期

2 赵凤绵;孙晓红;张爱红;常缨;陈红霞;王毅;李雅静;张俊兰;李玉秋;;采用HSR方法测定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在不同保存温度下的保存效果[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02期

3 李莉;张锡敏;扬振江;袁玉华;;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仪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参数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02期

4 邵春燕;卓海龙;冯学胜;王全立;;去白混合辐照手工血小板的制备与临床输注效果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03期

5 卢发强;赵士刚;刘景汉;;白膜法汇集浓缩血小板体外质量和功能特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04期

6 赵树铭;;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09期

7 赵阳;杨丽美;林永桔;胡文娟;甄志荣;韩水娟;;全血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制备汇集血小板的质量测评[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11期

8 赵凤绵;张爱红;谭延伟;彭慧花;陈筱麟;常缨;王毅;张俊兰;;血小板添加液延长血小板保存期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1期

9 杨冬燕;段恒英;樊小蓉;邹晓萍;黎美君;王娟娟;;一次性采血5联袋在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4期

10 罗晓娟;谢波;高yN;;手工制备血小板回收率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京杭;ELISA方法中有几个环节的探讨[J];检验医学;1993年01期

2 高峰;吴校歧;柏乃庆;张启良;王振义;徐也鲁;顾荣泉;王鸿利;史爱兰;傅叔彦;;兔抗人β血小板球蛋白抗血清制备[J];上海医学;1986年09期

3 赵勤;戴小明;;废弃透析管滤网的改装[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7年06期

4 戴勇;免疫吸附──某些难治性疾病治疗之新方法[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5年03期

5 姚国乾;韩志武;;免疫吸附疗法与临床应用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6年01期

6 汪骅;王惠民;金庆辉;丛辉;孙承龙;周锦红;杨曙梅;赵建龙;王大新;;微流控芯片电泳分离血清中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研究[J];分析化学;2008年11期

7 谢文光;王会信;蒋滋慧;刘农乐;;SDS-PAGE及转移电泳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分子量[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0年03期

8 ;一种快速、敏感筛选杂交瘤培养上清的化学发光免疫斑点检测法(文摘)[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5年01期

9 邓美英;影响钾钠氯离子检测因素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0 龚德华,季大玺;透析膜的吸附特性[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施明慧;;综合性人工肝治疗的护理[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春艳;杨春晖;贾巧娟;高明远;;通过预聚集Fe_3O_4纳米颗粒提高磁标免疫层析试纸灵敏度[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本文编号:2500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500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