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二氧化钛纳米管载银纳米颗粒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自噬和活性氧清除促进成骨免疫反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09:42
【摘要】:目前骨科常用的内植入物材料在植入机体后通常都会受宿主反应的影响,特别是与巨噬细胞相关的免疫反应,在后期骨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适当的调控局部免疫反应,通过构建具有骨-免疫调节功能的生物材料以作为骨科内植入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改良策略。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负载银纳米颗粒的二氧化钛纳米管(Ag@TiO_2-NT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以及局部骨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修饰能够高效的调控巨噬细胞的生物学行,例如细胞粘附,细胞形态和增殖分化。Ag@TiO_2-NTs能够将巨噬细胞极化成M2型,并营造良好的局部骨免疫微环境。此外,我们还深入研究了生物材料的纳米形貌和巨噬细胞极化之间的潜在机制,发现Ag@TiO_2-NTs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和活性氧清除能力。由于自噬能够抑制细胞内活性氧和炎症小体的产生,因此我们推测Ag@TiO_2-NTs能够通过激活材料表面巨噬细胞中的保护性自噬,进而清除巨噬细胞内的活性氧以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从而产生良好的骨免疫微环境。为了验证我们的设想,我们使用qPCR,western blot和ELISA等实验技术来检测巨噬细胞M1型/M2型的极化状态,如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iNOS、TNF-α、ARG、TGF-β以及巨噬细胞内自噬水平的表达如p62、Beclin-1和LC3B。之后,我们使用DC-FHDA探针检测了巨噬细胞中的ROS含量,结果显示在Ag@TiO_2-NTs上生长的巨噬细胞比对照组表达显著增多的M2型标志物(ARG、TGF-β),更少的M1型标志物(iNOS、TNF-α)以及更高的自噬水平和更少的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为了进一步探索细胞内保护性自噬水平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我们使用3-甲基腺嘌呤(3-MA)和雷帕霉素(Rapa)来调节巨噬细胞内的自噬水平,并发巨噬细胞内较高的自噬水平倾向于极化成M2型巨噬细胞,同时也抑制了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然后,我们检测了Ag@TiO_2-NTs在体外和体内构建的骨免疫微环境,我们通过构建体外间接共培养模型,使用不同材料来源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并使用qPCR观测细胞内表达的成骨基因(Runx2,ALP,OCN和OPG)以及通过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沉积。为评估其体内成骨效应,我们使用SD大鼠胫骨缺损模型,利用X线和micro-CT检测其骨愈合情况,证明了Ag@TiO_2-NTs能够通过产生骨免疫微环境刺激新骨形成。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Ag@TiO_2-NTs能够通过激活细胞内保护性自噬,清除局部不良的氧化应激环境进而调控局部微环境,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同时促进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最终营造优异的成骨-免疫微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8;R318.08
【图文】:

曲线,光电子谱,射线,水接触角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18三、实验结果3.1 表面表征和 Ag +释放通过阳极氧化在60V下1小时制备的样品的纳米结构和表面表征如图1 所示.Ti,TiO2-NTs 和 Ag@TiO2-NT 的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图如图 1A所示,表明 Ag 纳米粒子成功地分布在 TiO2-NTs 上。图 1B 显示了Ag@TiO2-NT 在第 1 天(80.2%),3(15.7%),5(1.8%),7(1.38%)和 10(0.9%)的 Ag 离子释放曲线,总 Ag 浓度为 0.2ppm。水接触角(图 1C)是影响生物相容性的重要因素,Ti 为 53.4°

巨噬细胞,鬼笔环肽,活力,扫描电镜


2-NTs 的表面上呈现长梭形。图2C显示了在不同样品表面孵育24h,48h和72h后,RAW 264.7细胞在样品上的细胞活力和增殖情况。第 1d,2d 和 3d,不同表面上的巨噬细胞活力相当,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各个样品均无显著细胞毒性。图 2:巨噬细胞形态:扫描电镜(A),鬼笔环肽/ DAPI 染色(B),CCK-8 检测各样品表面巨噬细胞活力(C)3.3 巨噬细胞在不同表面上的极化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将未激活的 M0 型巨噬细胞在不同样品表面上培养 24 小时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LC3B,图 3A 和 3D)、qPCR(图 4)和蛋白质印迹(图 3F)分析与巨噬细胞内自噬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威;姜英;王婷玉;张赫;董佳琦;万朋;;巨噬细胞极化与肿瘤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2 廖成水;毛福超;程相朝;;巨噬细胞极化在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年03期

3 徐晓伟;魏建超;刘珂;邵东华;李蓓蓓;曹瑞兵;陈溥言;马志永;胡敬东;邱亚峰;;不同激活状态的巨噬细胞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影响[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9年02期

4 邢士刚;;巨噬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12期

5 程相朝;毛福超;;巨噬细胞极化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9年06期

6 巢汝;黄靓;屈顺林;张弛;;巨噬细胞能量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J];生命的化学;2018年03期

7 崔凡;穰真;王有为;杨戈;;AIDS患者巨噬细胞对白念珠菌的吞噬和灭活功能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年04期

8 孟董超;王东;宋娟;卢彦珍;;巨噬细胞极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9 李雪岩;杨玉玉;陈君;;中药抗巨噬细胞泡沫化的研究进展[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7年05期

10 袁锋;尚茹茹;张锦;温婷;李爱萍;刘晓红;;巨噬细胞极化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芳苡;黄自坤;傅颖媛;;人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筛选及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C];2017年

2 李枋;霏李杰;;扶正解毒方对共培养体系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青年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3 白力;张文兰;窦晶莉;王永福;;组蛋白修饰与巨噬细胞极化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汇编[C];2015年

4 史玉玲;王又明;丰美福;;巨噬细胞激活作用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5 程相朝;毛福超;廖成水;;巨噬细胞极化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三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6 曾娇;;巨噬细胞极化对炎症性疾病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C];2018年

7 李小鹏;张伦理;;巨噬细胞极化现象与结核病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2014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蒋小丽;姚宇迪;刘卓琦;朱伟锋;罗达亚;;乳腺肿瘤细胞源性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联盟2019年学术与教学交流会摘要集[C];2019年

9 陈罗泉;万晓朋;韩泉;王青青;;白细胞介素27在巨噬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10 马晓媛;田李星;靳贺;梁华平;;创伤/烧伤后单核—巨噬细胞变化及调节措施研究进展[A];2015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大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第二届编委会会议暨2015江苏国际医疗器械科技博览会学术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 王建新;巨噬细胞的多面人生[N];医药经济报;2015年

2 通讯员 李静 记者 胡德荣;恶性肿瘤巨噬细胞未必皆“恶人”[N];健康报;2014年

3 张化;新技术有望延长血小板保存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张化;半乳糖可延长血小板保存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兰克;以尝试用巨噬细胞治瘫痪[N];科技日报;2000年

6 通讯员 张愉悦 记者 程守勤;巨噬细胞内含炎症“刹车”蛋白[N];健康报;2020年

7 记者 张家伟;巨噬细胞水平影响血压高低[N];健康报;2019年

8 ;癌细胞能通过“别吃我”信号逃避巨噬细胞[N];中国科学报;2019年

9 记者 房琳琳;“别吃我”! 癌细胞还有第二种方式对巨噬细胞这样说[N];科技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晔 通讯员 蔡心轶 张翰文;肥胖伤肝?原来是巨噬细胞在作怪[N];科技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德高;氯喹抗肿瘤新机制探究:调动巨噬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免疫[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谢丽菲;阳离子多糖精胺-普鲁兰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3 洪澜;CXCL16/CXCR6参与肿瘤微环境下巨噬细胞促卵巢癌细胞的侵袭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4 王小东;过表达sFgl2的MSCs调节巨噬细胞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5 崔瑞;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纳米氧化铁颗粒辅助微波消融治疗肝癌[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9年

6 杨锦涛;滤泡辅助T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9年

7 于潇;PD-1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并通过IL4/pSTAT6通路促进膀胱癌进展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8 梁书鑫;BAG2在巨噬细胞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过程中介导免疫调控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9 刘德彬;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心肌梗死后巨噬细胞极化和心肌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10 何超;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在巨噬细胞脂质积累和粘着斑激酶活化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继敏;多壁碳纳米管的长度及功能化对血管健康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湘潭大学;2019年

2 徐雅楠;LncRNA-Cox2对BCG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坏死调控作用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9年

3 张凯;绵羊肺炎支原体对巨噬细胞吞噬及自噬功能影响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9年

4 袁超;Wnt/β-catenin信号调控IL-17A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肺脏上皮细胞间质化特性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9年

5 周彦兵;酯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对BCG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9年

6 高阳;老化过程中巨噬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7 张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分离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系4T1干性特征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8 林海艳;淡紫拟青霉菌胞外多糖激活巨噬细胞的机制研究[D];海南医学院;2019年

9 张明;巨噬细胞自噬与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发病关系的研究[D];海南医学院;2019年

10 邓燕超;VEGF-C通过募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19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719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