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饰面树脂厚度对聚醚醚酮—复合树脂修复体颜色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23:40
【摘要】:[目的]为了使聚醚醚酮在作为固定修复体时,能满足临床所需的美学要求,本实验通过制备不同遮色剂和体层树脂厚度的PEEK-Crea.lign试件,以研究不同遮色层及体层厚度复合树脂对聚醚醚酮-复合树脂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方法]实验一:不同厚度遮色层试件组的制作及色度测量。制备30个直径0.7mm,厚度0.6mm的聚醚醚酮试件,将试件分为6组,每组5个试件,编号:O-1、O-2、O-3、O-4、O-5、O-6组。测量O-1组试件的色度值,然后对所有试件受试面进行喷砂处理并涂布visio.link粘接\处理剂,利用自制不锈钢模具,将O-1、O-2、O-3、O-4、O-5、O-6组试件制作成遮色剂厚度分别为0.0mm、0.1mm、0.2mm、0.3mm、0.4mm、0.5mm 的聚醚醚酮试件,测量 O-2、O-3、O-4、O-5、O-6 组的色度值。在试件遮色层表面利用自制不锈钢模具堆砌1.0mm体层树脂,将分组改为OB-1、OB-2、OB-3、OB-4、OB-5、OB-6组,再次测量6组试件进行色度值。实验二:不同厚度体层试件组的制作及色度测量。制备5个直径0.7mm,厚度0.6mm的聚醚醚酮试件,超声清洗后测量所有试件的色度值,随后对所有试件受试面进行喷砂处理并涂布visio.link粘接\处理剂,利用自制不锈钢模具,在所有试件受试面上堆砌厚度为0.1mm的遮色剂和厚度为1.5mm的体层树脂。将5 个试件体层厚度依次打磨至 1.4mm、1.2mm、1.0mm、0.8mm、0.6mm、0.4mm、0.2mm、0.0mm,依次编号:B-8、B-7、B-6、B-5、B-4、B-3、B-2、B-1 组。每次打磨结束后进行色度测量。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聚醚醚酮厚度不变,0.0mm体层+0.1~0.3mm遮色层范围内,以及1.0mm体层+0.0~0.2mm遮色层范围内,随遮色层厚度的增加,L*、a*、b*值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在聚醚醚酮厚度不变,遮色层厚度恒定为0.1mm的情况下,体层厚度在1.0~1.4mm范围内,随着体层厚度的增加,L*、a*、b*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除了 1.0mm与1.4mm厚度组间L*值差异显著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3.相较于聚醚醚酮,仅增加遮色层,L*、b*值下降,a*值上升,增加体层树脂之后,L*值下降,a*值和b*值上升。且遮色层组和遮色层+体层组之间L*、a*、b*值有显著差异(P0.05)。4.在聚醚醚酮厚度不变,体层厚度为0.0mm和(或)1.0mm的情况,0.1mm~0.5mm遮色层厚度各组间色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与聚醚醚酮之间均有超过临床可接受范围的色差(△E1.5NBS)。5.聚醚醚酮厚度不变,遮色层厚度0.1mm的情况下,体层厚度达到0.6mm之后,相邻组间色差小于1.5NBS,而非相邻厚度组间色差大于1.5NBS。与聚醚醚酮之间均有超过临床可接受范围的色差(△E1.5NBS)。[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增加复合树脂遮色层和(或)体层树脂均能明显改变聚醚醚酮的颜色。2.0.1mm为可以遮住牙本质色聚醚醚酮底色的最小遮色层厚度。3.在0.1mm遮色层厚度的条件下,0.6mm体层厚度可以产生足以被临床所接受的聚醚醚酮-复合树脂修复体颜色。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3.1
【图文】:

饰面树脂厚度对聚醚醚酮—复合树脂修复体颜色影响的实验研究


图1-1邋PEEK邋(Bio邋HPP)

超声波清洗器


I;逡逑L逡逑图1-3不锈钢模具逡逑Fig.邋1-3邋Stainless邋steel邋mold逡逑1.2.实验设备逡逑CAD/CAM邋(邋Computer邋Aided邋Design邋and邋Computer邋Aided邋Manufacture,计算逡逑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翔通,中国);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医诚,中国)(图1-4);逡逑喷砂机(纽诺顿S-603,台湾)(图1-5);邋Solidite光聚合器(ShofU,日本)(图逡逑1-6);电子数显卡尺(靖江量具有限公司,中国);Shadepilot比色仪(DeguDent,逡逑德国)(图1-7)。逡逑逦逦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晓飞;;浅析光在视觉艺术中的影响及作用[J];戏剧之家;2015年19期

2 杨杨;季娟娟;王祥云;彭蓓;张晓渝;范群;;不同牙体预备量的动物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11期

3 袁坤;王辉;张凌;王富;陈吉华;;三种电脑比色仪比色准确性与可靠性的比较[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4 袁坤;陈吉华;孙翔;王辉;;三种电脑比色仪测色性能的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0年03期

5 李晓燕;曹军;;西安地区正常牙冠宽度及上、下颌牙量相关性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6 刘朝明;李志勇;曹峰;;厚度和底色对Solidex树脂颜色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7 王为民;;视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J];今日科苑;2007年14期

8 谭彦妮;刘咏;向其军;;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与展望[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3期

9 李之轶,许乾慰;可见光固化齿科充填复合树脂挠曲强度研究[J];上海塑料;2005年01期

10 谢秋菲,张磊,郑刚;预浸润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春明;光固化复合树脂颜色相关性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蒙俊权;齿科修复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制备、理化与生物学性能评价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2 刘亚轩;石家庄地区自然人群上颌前牙颜色范围和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王文玲;厚度及光照次数对聚合瓷修复体颜色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隋华超;四种比色板与山东地区国人上颌恒前牙的色度学适配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培;Ceramage耐磨性及遮色剂对其色彩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裴延平;不同金属基底对金瓷修复体色彩及边缘适合性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吴江;瓷层厚度对In-Ceram修复体色彩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张清磊;Artglass透光率与颜色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31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731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