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边界处电偶联对1D生物起搏器的作用——一种仿真研究(英文)

发布时间:2021-02-27 10:45
  生物起搏器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旨在研究边界处的电偶联对生物起搏器起搏及驱动能力的影响.首先利用各向异性的反应扩散方程,建立了包含生物起搏器的1D心室组织模型.基于该模型,仿真了不同边界电偶联对应的起搏器初次起搏时间、特殊位置细胞的动作电位、心电的传导过程等参考项,发现减弱边界处的电偶联对生物起搏器的起搏能力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然而,当电偶联足够小时,起搏器的电兴奋却不能有效地传出,导致其驱动心室组织失败.另外,本文探讨了边界电偶联的大小与起搏器最小尺寸之间的关系,发现电偶联越小,起搏器成功起搏所需的细胞数量越少,但是细胞数量变化并不明显.因此,仅仅减弱电偶联对生物起搏器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但如果生成高效的起搏器,仍需辅助其他措施. 

【文章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0,47(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Models and methods
    1.1 Model of the single cell
    1.2 1D tissue model
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2.1 APs of the single cell
    2.2 The initial pacing time
    2.3 The APs of cells in special locations
    2.4 The spatiotemporal propagation
    2.5 The minimum number of the pacing cells required
4 Conclusion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室细胞生成的生物起搏器的仿真研究[J]. 张越,王宽全,杨飞,张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6(12)



本文编号:3054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054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