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适配子表面改性医用不锈钢及其内皮祖细胞捕获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核酸适配子表面改性医用不锈钢及其内皮祖细胞捕获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L不锈钢 表面改性 聚乙烯亚胺 核酸适配子 内皮祖捕获
【摘要】:本论文以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为反应组分,在医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Dopa-PEI涂层,并在该涂层进一步固定核酸适配子,以构建出具有捕获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化涂层。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多巴胺和PEI通过迈克尔加成和西弗碱反应在医用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交联涂层。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检测结果显示表面固定的核酸适配子密度可达到298.4 ng/cm2;体外内皮祖细胞的动态捕获实验表明表面固定核酸适配子的样品在动态条件下能有效地捕获内皮祖细胞。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具有内皮祖细胞捕获功能的血管支架表面构建提供了有效的改性手段。
【作者单位】: 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L不锈钢 表面改性 聚乙烯亚胺 核酸适配子 内皮祖捕获
【分类号】:TG174.4
【正文快照】: 药物洗脱支架(DES)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的临床手段,但DES临床应用中的最大问题是。支架携带的药物在抑制平滑肌细胞(SMC)增生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细胞(EC)在支架表面的粘附和增殖,延缓了内皮的正常功能化,从而导致晚期血栓发生[3]。理想的支架应能抗凝血、抑制平滑肌细胞增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巨鹏;曾戎;赵剑豪;吴昊;张嘉晴;屠美;查振刚;;羟丙基纤维素液晶的肝素化及其抗凝血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4年08期
2 张江;刘阳;袁书恒;温煦;许芷菡;杨晓婷;王进;黄楠;;基于多巴胺自聚合及多肽固定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的细胞相容性评价[J];功能材料;2014年20期
3 QI PengKai;YANG Ying;MAITZ F Manfred;HUANG Nan;;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vascular stent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35期
4 冯高科;蒋学俊;郑晓新;李晓艳;易欣;任珊;吕永楠;贺素媛;李虎;;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对小型猪冠状动脉内皮修复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5 迟云鹏;郭成军;吴小凡;杨娅;何东方;赵林;卢春山;;斑块组成对晚期药物支架贴壁不良影响的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12期
6 林珊;曹石林;黄六莲;陈礼辉;;纤维素的溶解及其成膜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04期
7 黄礼超;李方;杜春慧;杨林明;田晴;杨波;;聚醚砜超滤膜接枝聚乙烯醇-氨基酸共聚物的亲水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8 杨林明;李方;杜春慧;黄礼超;朱运锋;杨波;;利用聚合多巴胺及PEG对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表面功能化的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9 刘秀红;杜亚军;沈永照;武华越;杨波;;RACK1基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35期
10 边风根;曾莉;严兆华;;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的表面改性及生物相容性[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晨虎;冠心病不同血运重建方法的预后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2 谢槟;多巴胺与肝素共混构建抗凝/促内皮多功能薄膜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汪思嘉;CD4~+CD25~+FOXP3~+Treg,,Th1和Th17细胞在脑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炎症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焦焕军;基于纳米材料的光电化学传感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5 夏霖;聚四氟乙烯表面的仿生化修饰与生物相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6 孙富强;瑞舒伐他汀及PCI对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海霞;可降解抗凝共混膜的制备、优化及生物相容性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杨晓云;冠心病单支病变患者PCI术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D];承德医学院;2013年
9 Karooa Aswinee Kumar;永久性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远期结果的比较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10 倪飞华;冠状动脉长病变危险因素分析及长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洋;刘天庆;范秀波;刘铭彦;赵国锋;鲍春雨;马学虎;崔占峰;;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中微囊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2 邓坤;张琨;王雪;刘涛;陈俊英;黄楠;;肝素和Ⅳ胶原在Ti表面组装及不同组装层数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3年17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赵倩君;侯玲玲;浦亚斌;白春雨;陆涛峰;关伟军;马月辉;;鸡胚胎心脏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艳;胡晓霞;高磊;徐胜;邹琳;钱晓迪;庄晓萌;王健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宿主供体来源造血干/祖细胞的功能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3 张怀勤;胡盛寿;季亢挺;杨德业;黄小燕;孙成超;黄伟剑;林捷;;内皮祖细胞培养鉴定及其体外修复球囊损伤血管的实验研究[A];2004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华;李双月;王为;郭昕;刘银霞;王立生;马小军;;微囊三维培养对造血干/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方英;傅国胜;宋筱筱;张文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扩增[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张秋华;尹洪超;张俊华;刘佩毛;张华;佘铭鹏;;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祖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肖方毅;张怀勤;;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基因修饰[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崔斌;黄岚;谭虎;赵刚;赵晓辉;于世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9 尹扬光;黄岚;赵晓辉;于世勇;;内皮祖细胞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抗内皮祖细胞的凋亡作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10 薛亚威;任国庆;王芝;孙文文;张浩;;睾酮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促进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增殖[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项盈;王金福;作用于不同周期 参与细胞增殖分化 中药多环节影响造血干/祖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张灿灿 杨英莉;内皮祖细胞可促血管新生[N];健康报;2006年
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 刘建民;内皮祖细胞影响动脉瘤发生[N];健康报;2012年
4 葛秋芳;心脏中“祖细胞”:受刺激后可长成心脏新组织[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张道生;细胞移植促进肺部毛细血管再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记者 刘海英;英科学家成功实现小鼠心肌再生[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华锋;今年花开别样红[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记者 郭林;英科学家通过细胞移植恢复盲鼠视力[N];光明日报;2006年
9 ;吸半小时“二手烟”,足以损害非吸烟者血管[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逸;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系统体内示踪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修复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峰;微囊蛋白-1对创伤后内皮祖细胞功能受损的调控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3 张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骨髓和循环祖细胞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段华新;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及其归巢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邱福宇;胸腺素β4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09年
6 韩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单个细胞培养研究及基质研究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7 陈超;内皮祖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张喜;胚胎心脏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向起搏细胞的诱导分化[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程敏;CXCR4信号通路在干细胞介导的心血管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谭强;高糖环境对兔骨髓内皮祖细胞和循环晚期内皮祖细胞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彩艳;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初步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2 刘哲亮;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变化[D];中南大学;2007年
3 石镁虹;外源性糖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对内皮祖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研究[D];泸州医学院;2009年
4 王春宇;人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分离培养[D];遵义医学院;2009年
5 陈暑波;电离辐射对O-2A祖细胞分化影响的离体实验[D];苏州大学;2004年
6 李园;髓系白血病干/祖细胞的集落培养及体外分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7 朱人大;自噬抑制对内皮祖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陆华;小剂量MIP-1α联合IL-8体外对造血干/祖细胞保护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9 卞剑;巴曲酶对人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10 郑莉萍;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培养及鉴定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4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87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