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退变下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本文关键词:人体退变下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的退变下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用于人体颈椎及其相关疾病生物力学分析。方法:用正常成人颈椎薄层CT图像建立下颈椎(C_(4~7))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通过改变椎间盘材料属性及高度,建立退变下颈椎(C_(4~7))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较精细的退变下颈椎(C_(4~7))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该模型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可用于颈椎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单位】: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分类号】:R681.55
【正文快照】: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尝试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来研究各种颈椎病病理机制及相关手术治疗的问题[1-2],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而其研究对象大多为退行性变颈椎。目前,尚未见有关退变颈椎有限元模型报道。本研究尝试在以往颈椎模型基础上,建立退变下颈椎(C4~7)三维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井上圣启,任艳,陈谅;颈部、颈椎疾病引起的头痛[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12期
2 邹军;颈椎不稳的研究现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1年04期
3 甘梅容;中年保健话颈椎[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12期
4 刘湘,王云霞,苏丽英,王彦东;头环背夹制动系统在颈椎疾病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01期
5 吕斌;;颈椎疾病的6大假象[J];今日科苑;2006年04期
6 刘丹蕾;;部队官兵长期不良睡姿与颈椎疾病关系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年07期
7 李树明;;常规X光前后位照相显示颈椎全貌技巧[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09期
8 胡思进;王志栋;徐蓉;罗进林;龚兆阳;林定华;胡怡淳;;调曲、牵引、仰枕治疗青少年颈椎椎曲异常3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年06期
9 曾胜明;郑应宏;;112例无颈椎病症状老年人的颈椎X线片分析[J];四川医学;1991年01期
10 刘斌,李晓东,李力,任淑新,李海平;25例哈罗架治疗颈椎疾病的观察[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国萍;;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疾病3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A];第二届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研讨会暨上颈椎伤病新理论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熊鹰;柳百炼;李群辉;张仲子;;颈椎前路锁定钢板治疗颈椎疾病的疗效观察[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陈锦冰;刘沛珍;罗玉红;;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A];全国第10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庞清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马维虎;徐荣明;孙韶华;黄雷;应江炜;;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减压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疾病[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梁丽;高相晶;;心理护理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7 马维虎;徐荣明;孙韶华;黄雷;应江炜;;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减压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疾病[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8 马维虎;徐荣明;孙韶华;阮永平;周雷杰;应江炜;俞怡辉;;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减压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疾病[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梁定顺;倪斌;;BAK治疗颈椎疾病远期临床疗效观察[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霍卫光;黄剑;黄晓琳;王永骥;张靖慧;;智能颈椎康复治疗系统的设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建材;颈椎疾病的几种症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黄丹;健康人生 从解除“颈椎锁码”开始[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孙可 简宁;颈椎叫我去运动[N];21世纪药店;2013年
4 张灿灿邋王贵平;治疗上颈椎疾病术式创新[N];健康报;2007年
5 洪章;警惕颈椎源性高血压[N];中国老年报;2007年
6 何曼莉;白领应学会爱颈、护颈[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赵川 帅菲斐;不良习惯加速颈椎老化[N];深圳商报;2005年
8 凌爱龙;请当心你的颈椎[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河北 连树林;喜来康牌颈椎按摩器原理及故障检修二例[N];电子报;2012年
10 陈新竹;走路上下班益处多多[N];大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超;下颈椎相邻2/3节段前路减压不同手术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赵庆华;SOX9蛋白对人颈椎退变疾病透明软骨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宇龙;Mobi-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有限元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徐海栋;纳米羟基磷灰石增强聚酰胺66颈椎仿生骨块材料生物力学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3 司武俊;发育性下颌偏斜患者颈椎三维重建及形态特征的分析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魏金省;驻济高校在校生颈椎亚健康证候特点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晔;体育艺术类学生颈椎疾病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彬;电针结合定位整复治疗颈椎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侯振扬;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超;下颌偏斜患者颈椎姿势与矢状骨面型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3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143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