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内热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内热针疗法 VAS JOA 红外热成像 肌张力 微循环
【摘要】:目的:采用内热针疗法及热磁理疗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下腰痛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low back pain score,JOA)、红外热温度、肌张力、微循环等指标,探讨内热针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为内热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支持。方法:1分组以40名腰痛患者为内热针治疗组,20名腰痛患者为热磁治疗组,19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治疗组均为慢性腰痛患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无间歇性跛行,无神经根受累症状(如神经根痛、反射消失、感觉丧失、及肌肉功能障碍等)。2处理内热针治疗组采取内热针治疗:分下腰段(L4-S1)和腰骶段(S1-S3)进行治疗,每个部位治疗1次,间隔4天,每次均定位10个进针点,采用1.1mm×100mm的一次性内热针。经消毒、局麻后,常规直刺。全部进针完毕后,定时加热20min。热磁治疗组:使用热磁仪对下腰部区域进行治疗,治疗温度40℃,治疗时间20min,每周6次,共2周。3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分别观测患者VAS、JOA、红外热温度、肌张力(Rauc)、微循环等指标,治疗后2月再次随访患者VAS、JOA评分。4统计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进行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VAS、JOA、红外热温度、肌张力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微循环异常率比较采用2χ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VAS、JOA与肌张力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1内热针组治疗后14天及2月VAS评分比治疗前降低(P0.01),且随治疗后时间延长患者VAS评分降低(P0.01);热磁组治疗后14天VAS评分比治疗前降低(P0.01),但治疗后14天与2月VAS评分无差异(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热磁组(P0.01)。2内热针组治疗后14天及2月JOA评分比治疗前增高(P0.01),且JOA评分随治疗后时间延长增高(P0.05)。热磁组治疗后14天JOA评分比治疗前增高(P0.01),但治疗后14天与2月无差异(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热磁组(P0.01)。3红外热成像温度变化3.1内热针组及热磁组治疗前红外热成像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3.2内热针组治疗后红外热成像温度比治疗前降低(P0.05);热磁组治疗前后红外热温度无明显变化(P0.05)。3.3内热针组治疗后红外热成像温度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4肌张力改变4.1内热针组及热磁组治疗前两侧肌张力均比对照组高(P0.01);4.2内热针组治疗后两侧肌张力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热磁组治疗前后两侧肌张力变化无差异(P0.05)。4.3内热针组治疗后两侧肌张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5内热针组微循环异常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6内热针组VAS、JOA与肌张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1内热针疗法减轻了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有效改善了腰椎功能;2内热针疗法能够降低椎旁肌软组织的高肌张力状态,缓解患者腰背部异常高温,改善局部微循环,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贤;王斌;李红;胡勇;胡雪莹;王明丽;;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2 吴建贤,王斌;定量有氧运动早期干预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作用(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6期
3 金建军,徐亚莉;推拿加腰背肌训练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其机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4 王斌,吴建贤,王静;主动运动与推拿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随机对照[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0期
5 陈晓晏;;2006年国家级《非特异性下腰痛基础与临床康复研究》继教班暨第5届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会学术年会在皖召开[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6 李红;吴建贤;洪永锋;王斌;胡勇;蔡亦红;胡雪影;王明丽;;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7 罗贤娥;赖建强;王楚怀;谢锦玲;许轶;陈杭军;;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肌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8 彭小文;张盘德;;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病因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9 黄雷;李军汉;;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年11期
10 刘芳玲;耿引循;段峰;郭晓娇;林朗;王玉玲;;生物电共振治疗对非特异性下腰痛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献军;范顺武;;非特异性下腰痛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王康玲;王楚怀;;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肌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斌;倪朝民;;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吴建贤;王斌;;定量有氧运动早期干预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作用[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詹晖;;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方法的思考[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敏加;非特异性下腰痛功能特征分析及针对性康复计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姚卫光;在校儿童和青少年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腰椎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腰椎有限元初步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2 孙戴;推拿结合悬吊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疗效评价[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郭永灿;脏腑别通针刺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即时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曾源;奇经调气针刺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即时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江羿羲;健身气功五禽戏功能锻炼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效应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孙美玲;内热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7 陈旭;放痧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赵珉一;恢刺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傅锡金;两种不同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王银霞;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等速运动时屈伸肌力学特征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0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17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