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基于双能量CT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成像方法探索

发布时间:2017-12-11 02:31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能量CT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成像方法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前交叉韧带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成像 关节镜 膝关节


【摘要】:研究背景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具有阻抗胫骨前移运动及胫骨旋转运动的生物学功能。ACL断裂是常见的一类运动损伤,青少年人群以及专业运动员人群是其好发人群。韧带损伤后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可导致膝关节失稳,肌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等不良预后,长期可导致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病的发生。在治疗上,大多数ACL患者为了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半月板、软骨的磨损继而发生退变性关节病,因此需要进行ACL重建手术,而这需要对损伤的ACL进行准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是针对ACL损伤进行评估的最佳方法,有高度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完全性ACL断裂的患者。然而,应用磁共振对于部分损伤的ACL进行诊断及评估,其敏感度及特异度较低。ACL损伤的患者如果伴有金属植入物则为磁共振检查的禁忌症,不能进行检查。除此之外,磁共振检查相比较其他检查,可能较为昂贵,并且磁共振的单次检查时间较其他检查偏长。因此,对于该类型的患者,可能需要一个新的方法对ACL进行成像。近年来,双能量CT三维重建技术已被开发利用,用以检查评估各种软组织如支气管、心脑血管、胃肠道和膀胱等。在运动系统中,对于骨骼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也具有一定的检查、评估的应用价值。更重要的是,CT扫描是一种廉价、安全、快速的检查方法,并且可以对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进行检查操作。双能量CT三维重建也可以对主要膝关节韧带诸如侧副韧带、髌腱、膝关节周围肌腱进行三维可视化的显像,但在以往的研究文献回顾中,尚没有发现有双能量CT对膝关节ACL进行清晰显像的报道。在本研究中,将尝试使用双能量CT对正常ACL、损伤的ACL进行三维可视化成像研究,并讨论双能量CT对其成像的可能的临床获益。第一部分正常前交叉韧带的成像探索目的:尝试应用双能量CT对正常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成像探索方法:本研究共对37名受试对象采用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90°的体位进行膝关节双能量CT扫描,采集前交叉韧带三维重建后的影像,对影像清晰度进行评分,测量其形态、韧带止点的位置。结果:对双能量CT成像后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冠状位及矢状位截图评价,可见前交叉韧带成像清晰,其清晰度评分为9.7838±0.8542分;大部分前交叉韧带可分辨出其双束形态,部分前交叉韧带呈单束形态;经过测量,前交叉韧带平均长度为28.5毫米,宽7.1毫米,厚3.6毫米;经Bernard四格表法评估股骨止点X轴定位平均为31.00%,Y轴定位平均为33.00%;经Lorenz法评估胫骨止点X轴平均为48.00%,Y轴定位平均为37.00%结论:应用双能量CT可对正常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清晰成像,并可对韧带形态及自然止点印记中心进行测量。第二部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成像探索目的:尝试应用双能量CT对损伤的前交叉韧带进行成像探索方法:本研究共对83名受试对象采用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90°的体位进行膝关节双能量CT扫描,采集损伤的前交叉韧带三维重建后的影像并对其进行清晰度评分,对韧带残端的影像形态进行观察并与关节镜下检查所见进行对比。结果:损伤的前交叉韧带应用双能量CT扫描后不能清晰的进行三维重建,韧带清晰度评分为2.2432±2.6077分,与正常前交叉韧带成像的清晰度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损伤的前交叉韧带残端在双能量CT三维重建后与关节镜下观察的形态相吻合。结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无法通过双能量CT进行清晰成像。损伤的前交叉韧带残端可通过双能量CT成像进行观察,其形态与关节镜下观察相吻合。第三部分双能量CT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探索目的:探索应用双能量CT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对37例单膝关节可疑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双能量CT扫描,并和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评估双能量CT用于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阳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结果:应用双能量CT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辅助性诊断,其灵敏度为80.55%,特异度为97.37%,诊断准确率为89.19%,阳性似然比为30.63,约登指数为0.78。结论:应用双能量CT对可以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价值较高,结果也较可靠。可以将双能量CT作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辅助诊断检查。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4;R81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12期

2 刘永轶,王建业,李朝圣,范遗恩;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复合伤的动力性重建[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年06期

3 孙康,王立德,张羽飞,范世革;急性前交叉韧带腱部Ⅲ度损伤单纯修补与重建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11期

4 王鸿;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治疗分析(附26例报告)[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1年04期

5 李波 ,张福秋 ,吴宏宇;髌韧带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J];中医正骨;2003年07期

6 徐卿荣,朱振安;负荷条件下前交叉韧带胫骨重建位置的等距特性[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01期

7 徐雁;敖英芳;余家阔;王健全;刘晓鹏;安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8 马文谱;赵建彬;哈欣;高友娟;苑振峰;袁欣;;射频紧缩家犬前交叉韧带后血供重建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23期

9 李卫平;马文谱;宋斌;黄建荣;杨睿;宋洋;;射频紧缩治疗犬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学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7期

10 李震;王迎春;纪斌平;;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与单束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刘华;凌晶;章云峰;何志勇;章军辉;狄正林;冯建翔;;前交叉韧带部分重建早期临床疗效观察[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马一鸣;李坚;许海波;陶勇;阎亮;刘国强;朱建华;杨峰;;节镜下解剖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洪亮;许树柴;李敏龙;;未成年人前交叉韧带体部完全断裂的修复方法[A];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姜鑫;张益民;郭永智;孙延山;王军;刘建永;;前交叉韧带上止点撕脱镜下缝合术的研究[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傅宏;马海涛;毕大卫;刘道君;胡钢锋;翟利锋;朱元;;经损伤韧带包膜内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损伤[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林默涵;方迪培;容树恒;陈启明;;对双束前交叉韧带修复手术后回复多余的胫骨转动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葛杰;周谋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原则[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危立军;罗军;易观俊;王鹏;黄明;王灵海;;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个性化解剖位重建前交叉韧带[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欧阳云飞;丁晶;杨军;金涛;陈斌;;前交叉韧带不完全性损伤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探讨[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10 唐华;卢波;吴林;陈思历;昝中学;;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山东临沂 赵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几点注意[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2 南昌大学第四医院 孙贵才 (副教授);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N];家庭医生报;2008年

3 汤河子;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杨振岭 魏妍平;关节镜———重建膝部韧带[N];健康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峻;保留与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青岛大学;2015年

2 李宇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前交叉韧带影响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谢静;损伤的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中的赖氨酰氧化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刘畅;同种异体皮质骨横穿钉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5 肖文峰;前交叉韧带分束及其断裂对外侧胫骨平台影响的力学和组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蔡喜雨;自体4股乆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超;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罗浩;关节镜下Endobutton与横穿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的疗效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3 李金;双源CT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早期效果的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邓小文;残端牵张并增强缝合修复兔急性前交叉韧带完全损伤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尤志敏;前交叉韧带保残与非保残重建术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谢景瑞;膝关节镜下采用不同自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圣华;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与传统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8 丁先树;基于膝关节三维重构的前交叉韧带重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传文;兔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残端血运变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10 李张;兔前交叉韧带不同分束断裂对内侧半月板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276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276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