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学 耐药性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2016年10月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11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病原学及耐药性等资料。结果 811例患者中共20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低、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量大、围手术期输血量大、术后引流时间过长及ICU天数过长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在病原学及药敏结果方面,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对莫西沙星和青霉素G耐药率分别达88.89%和94.44%;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对头孢替坦和磺胺甲VA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分别达86.87%和93.33%。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整体发病率较低,但危险因素较多,病原菌无明显特异性,临床需加强防护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and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811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hip replacement from June 2009 to October 2016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20 cases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811 patients. The infection rate was 2.47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eoperative levels of hemoglobin and albumin were low and the operation time was too long. The risk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ere larg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large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long drainage time after operation and long days of ICU, which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R).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the most common gram-positive bacteria, and the resistance rates to moxifloxacin and penicillin G were 88.89% and 94.44, respectively, while gram-negative bacteria were Escherichia coli. The rates of resistance to ceftitan and sulfamethazol / trimethoprim were 86.87% and 93.3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s lower, but 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and no obvious specificity of pathogenic bacteria.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5KYA224)
【分类号】:R68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维江;全髋关节置换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2 李箭,杨天府,裴福兴,杨静,屠重棋,蒋欣;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稳定性问题[J];四川医学;2001年12期
3 刘洋;蔡林;;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06年04期
4 刘洋;蔡林;;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现状和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2期
5 贾冬芳;;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训练[J];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12期
6 魏新萍;李小六;邢晓燕;张晓阳;;髋关节置换后生活活动能力与效果评价:社区回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2期
7 ;人工髋关节置换:假体类型、材料及置换后并发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6期
8 王亚玲;潘勇;周励;刘珂汐;;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00例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性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4期
9 阿日奔吉日嘎拉;刘继军;武永刚;高飞;段立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10 付春梅;杨少辉;黄明理;关世平;万绵熔;;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骏;柯文;赵立波;;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2 吴俊生;肖鲁伟;童培建;;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吴震东;刘丹;黄宰宇;王勇;张磊;应志豪;王圣斌;;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研究[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4 马殿;刘福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5 杨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林效宗;田军;李丽;徐军;陶树清;吕松岑;陶天遵;;个性化设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脱位[A];2009“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暨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选集[C];2009年
7 钱本文;;髋关节残障应用表面置换、无柄、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功能重建的病例选择及相关研究[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8 石国华;胡跃;李祖国;赵伟峰;李坚;李辉;;保颈型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A];2009第一届贵州骨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夏仁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10 童培建;吴俊生;吴俊生;肖鲁伟;;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马燕红;髋关节置换后如何康复[N];保健时报;2005年
2 记者 任勇;94岁老人成功换髋[N];天津日报;2010年
3 文广;抗血栓有了“新武器”[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鲁宁;多重血栓预防方案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的相关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志翔;合肥地区人工髋关节置换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炜;维生素D水平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3 李坛;无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陈建东;3D打印对复杂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计划的指导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马纪坤;螺旋CT参数测量指导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可行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宋新新;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的生物力学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7 蒙法科;陶瓷全髋关节置换临床效果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杨祥雷;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0年1733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例回顾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9 高志学;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的比较[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庆宇;自我设计校准装置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设计准确性[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32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53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