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新型生长棒的初步动物实验及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22:20

  本文选题:生长棒 切入点:早发性脊柱侧凸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应用新型生长棒的初步动物实验研究研究背景:早发性脊柱侧凸具有发病年龄早,畸形进展迅速等特点,保守治疗往往无效,外科治疗非常棘手。以生长棒为代表的非融合性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出现,其治疗的目标就是在控制畸形进展的同时,允许脊柱和胸廓继续生长,保障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发育。但其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需要多次手术调整的弊端仍然使该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目前脊柱外科临床中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生长棒技术,在矫正脊柱畸形的同时,尽量减少治疗带来的二次创伤,为临床治疗患儿的早发性脊柱侧凸提供更加理想的治疗技术。研究目的:观察新型生长棒系统在体内有效撑开、保留脊柱生长的能力,评估其对于椎间盘退变及椎体生长潜能的影响,探讨新型生长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12只健康中华小型猪(10周龄;体重8~12kg)进行实验。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只。新型生长棒组于T6-T7和L2-L3双侧分别植入两对椎弓根螺钉并连接新型生长棒;传统生长棒组于相同手术节段植入椎弓根螺钉并连接传统生长棒每隔4周进行一次生长棒撑开,观察12周。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评估生长棒的有效撑开和保留脊柱生长的能力。通过磁共振图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脊柱椎间盘和小关节突的退变程度。研究结果:传统生长棒组1只小型猪因伤口深部感染终止观察。其余所有11只动物均完成12周的观察,顺利进行了 3次生长棒的撑开。新型生长棒组撑开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2.1±3.1min,手术切口平均为1.1±0.2cm,均明显低于传统生长棒组(P0.001)。新型生长棒组一共平均撑开了 40.08mm(30.1-46.83mm),脊柱平均增长率为17.42%(13.77-21.67%);而传统生长棒组一共平均撑开了 43.62 mm(38.84-46.28mm),脊柱平均增长率为18.69%(15.97-20.03%)。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在椎体和椎间盘高度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脊柱CT横断面显示新型生长棒固定节段内外小关节突的关节间隙存在,未见明显退变。脊柱MRI显示新型生长棒固定节段内外的椎间盘信号正常,没有明显退变。而且,新型生长棒保留了脊柱的各向活动能力。研究结论:新型生长棒在动物体内能够安全有效的撑开,保留了脊柱纵向生长能力。而且相比较于传统生长棒,新型生长棒撑开的手术创伤更小。同时,新型生长棒良好的保留了脊柱的各向活动度,并不会导致脊柱的僵硬度有所增加。在调节脊柱生长的过程中,对椎间盘没有明显的损伤,不会引起椎间盘发生明显退变。第二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临床影像学研究研究背景:脊髓纵裂是一种罕见的闭合神经管先天性发育缺陷,常与先天性脊柱侧凸伴发。由于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患者潜在的高神经损伤风险,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技术挑战。此外,该疾病的自然史目前尚不清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亦不明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分析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具有高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对于指导更加规范、更加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将十分有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手术治疗的266例CS合并SCM患者。共有190名女性和76名男性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14.2岁(3-39岁)。每例患者接受了全脊柱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检查,以评估脊髓纵裂的分型和位置。根据Pang的脊髓纵裂分型,所有患者被分为SCM-Ⅰ型组和SCM-Ⅱ型组。收集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数据,探讨脊柱侧凸弯型,椎体和肋骨发育畸形和椎管内异常的发生率及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了 85例SCM-Ⅰ型脊髓纵裂的患者骨棘和神经系统功能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全脊柱CT和磁共振影像资料,判断骨棘的位置以及其相对于脊柱侧凸主弯顶椎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测量骨棘的长度、厚度。此外,在横断面MRI上测量侧弯凸凹侧两个半脊髓的直径大小。研究结果:SCM-Ⅰ 型组 104 例(39.1%),SCM-Ⅱ 型组 162 例(60.9%)。SCM 最常见于下胸椎和腰椎区域。Ⅰ型SCM纵隔的平均长度明显短于Ⅱ型SCM(分别外2.7节和5.2节)。SCM-Ⅰ型组组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发生率较高(22.1%)。单脊椎畸形仅为16.5%,多脊椎畸形为83.5%。对比发现,SCM-Ⅰ型组患者的椎体畸形复杂型更多(90.4%)、累计节段更广泛(5.1节)。此外,肥厚性椎板和球茎棘突的发生率也更高(29.7%),甚至形成“火山口”样畸形。肋骨异常发生在所有患者的发生率为62.8%,其中46.1%为复杂型畸形。其他并发的椎管内异常的总发生率为42.9%,最常见的类型是脊髓空洞症(30.5%)。SCM-I型中,无神经症状组(A组)52例(占61.2%),有神经症状组(B组)33例(占38.8%)。两组之间在一般资料、主弯Cobb角度大小和骨棘长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组中,骨棘相对于主弯顶椎的位置为:近端13例(25%),远端28例(53.8%),中央11例(21.2%);而B组的关系为:近端7例(21.2%),远端8例(24.2%),中央18例(54.5%)。两组之间骨棘的位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898,p = 0.004)。B组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比例相对较高(42.4%)。此外,两组之间的半脊髓直径(凹/凸)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8和0.87,p = 0.045)。研究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多脊椎畸形、肋骨畸形、椎管内异常发病率。特别是在SCM-Ⅰ型的患者中,表现出更多、更复杂的椎体发育异常,甚至形成“火山口”样畸形。进一步发现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患者,其骨棘的位置与神经功能损害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当骨棘位于脊柱侧凸顶椎区,尤其合并后凸畸形时,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的风险最大。同时,脊髓纵裂的不对称分裂也和神经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认识到骨棘和脊柱侧凸之间密切的临床相关性,对于具有神经功能高风险的患者具有早期诊断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彪,冯文虎;脊髓纵裂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年01期

2 程斌,李勇,王坤正,张开放,王春生;脊髓纵裂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3年12期

3 贺增良,兰宾尚,郝定均,吴起宁,方向义,郭华;成人脊髓纵裂[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年05期

4 何祖全;;脊髓纵裂1例[J];实用骨科杂志;2007年06期

5 唐翠松;李文彬;李梅;;成人脊髓纵裂伴脊髓低位一例[J];放射学实践;2008年05期

6 张天锡;;脊髓纵裂(附6例报告)[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79年06期

7 任作群,唐学清,兰顺清;脊髓纵裂1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4年03期

8 崔宽龙,张开放,兰彬尚,郭仁舆,王尚昆;脊髓纵裂[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年02期

9 林景荣,严尚诚;脊髓纵裂和脊髓低位一例报告[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10 杨铁军,,任玉珠;先天性脊髓纵裂[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田慧中;;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的诊疗原则[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2 刘文鹏;郑东;崔绍杰;张朝利;史铁钧;贾云凤;;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于手术的指导意义[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兰宾尚;贺增良;李浩鹏;韩贵和;郑春霞;;脊髓纵裂患者脊髓栓系统综合征的手术疗效分析[A];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曹隽;孙琳;;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文华轩;李胜利;陈秀兰;姚远;廖玉媚;夏s

本文编号:1562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562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d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