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手术病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CT评估
本文选题:CT 切入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出处:《东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手术病人术前CT影像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 PALN,又称第16组淋巴结)肿大特征与病理阳性间的关系,为术前判断这类病人是否存在PALN转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我们完成的5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且术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单独送检的病例资料,其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6例,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8例。病例按照送检的第十六组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病理结果阳性与否,分为PALN日性组(n=12)和PALN阴性组(n=42)。记录CT影像层面中最大淋巴结长径、最大淋巴结短径、淋巴结数量,并比较其在两组病例中的差异。对有显著差异者,用ROC曲线确定判断PALN阳性的最佳分界值,评估其判断PALN阳性与否的诊断价值。根据电话回访结果,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术后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淋巴结数量和最大淋巴结长径均无明显差异(p0.05)。PALN阳性组在CT上的最大淋巴结短径明显大于PALN阴性组(9.3±4. Omm vs 5.5±3.0mm) (p0.05)。检测最大淋巴结短径的ROC曲线的面积为0.769。区分PALN转移与否的最佳分界值为最大淋巴结短径大于或等于8mm,其判断PALN转移与否的准确性为72.3%,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72.2%。PALN阳性患者预后明显比PALN阴性者差(p0.001)。结论手术前CT影像能提供PALN大小信息,PALN肿大可能提示该淋巴结病理阳性转移,其中最大淋巴结短径具有临床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largement of para-aortic lymph Node (PALN) and pathological positive in preoperative CT imag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ancreaticoduodenal surger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5, 54 patients underwent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nd underwent abdominal para-aortic lymph node examination. Among them, 26 cases were affiliated to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and 28 cases were from Lianyun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16th groups of lymph nodes (adjacent to abdominal aorta), It was divided into PALN diurnal group (n = 12) and PALN negative group (n = 42). The maximal long diameter, short diameter and number of lymph nodes were recorded on CT imag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OC curv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threshold value of PALN positive, an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ALN positive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elephone call back, the survival curve was draw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s and the maximum length of lymph no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maximal short diameter of lymph nodes on CT in the positiv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negative group of PALN (9.3 卤4. Omm vs 5.5 卤3.0 mm) (p0.05). The area of ROC curve of short diameter of large lymph node is 0.769.The best value of differentiating PALN metastasis or not is that the maximum short diameter of lymph nod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8mm, the accuracy of judging the metastasis of PALN is 72.3%, the sensitivity is 72.7 and the specificity is 72.2%.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PALN was significantly worse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PALN. Conclusion CT images before operation can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ize of PALN and the enlargement of PALN, which may indicate the positive metastasis of the lymph node. The short diameter of the largest lymph node is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5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好群,金远林,王兰娣,牟玉兰;胸片、CT对恶性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S1期
2 高相伟,张育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显示的出血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J];洛阳医专学报;2000年03期
3 孙西河,王滨,周茂义,常光辉,李丽新;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张兰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吕庆才,段成州,袁永方,蒋明;巨大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01期
6 曹相华,王会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征象[J];山东医药;2001年07期
7 王进铨,陈启展;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表现[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2期
8 何健垣,吴晓媚;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张流忠,杜涛,余可恩;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J];贵州医药;2001年04期
10 刘红,杨德琪;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明国;;新CT 新技术 新思考[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葛培林;刘仁忠;易伟;杨振兴;连海伟;邵灵敏;;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首次CT的影像学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惠章;潘纪戍;方芳;李威;李伟;姜蕾;陈启航;周诚;;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孙灿辉;李子平;孟悛非;范淼;冯仕庭;彭振鹏;;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和超声双期增强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关建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舒艳艳;韩志江;孙承;;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海生;许崇永;郑汉朋;邱乾德;;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肺内浸润CT表现[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峰;何健;王高峰;江峰;徐霁;章士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1例CT征象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姚志文;唐立勇;滕红;贾天舒;张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治疗方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张琳;汤光宇;陈云燕;刘勇;姚建华;;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竹;欧洲CT市场逆流而动[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敢言;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广东科技报;2004年
3 通讯员 贾洪涛;市区出租车牌照全部使用吉CT专用号段[N];四平日报;2009年
4 中国医保商会 蔡天智;今年1~4月CT出口反弹[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本版编辑邋韩其成 游敏常 闫铮;水泥行业“CT”报告:美好与现实的反差[N];证券日报;2008年
6 祁鸣邋曾强 周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给人体基因组做“CT”[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张小磊 陈辉 廖怀凌;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8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刘文祥;地震CT技术洞悉岩溶变化[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记者 胡其峰;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青年女性过度做CT是花钱买风险[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李旭;医院滥用CT风当刹[N];市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广丽;非小细胞肺癌CT能谱成像与VEGF、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智栩;640层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直肠癌灌注测量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尤小芳;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诊断及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左一智;肺段间平面的解剖学实质与CT表现[D];山东大学;2013年
5 蔡肯;基于双源CT的全心脏图像配准与自动分割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俊;多功能CT/荧光纳米分子探针的制备以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国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估新方法及肺气肿表型的CT肺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8 刁楠;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赖凯;基于CT体数据的人体肺气道树数学模型建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范亚;基于高分辨率颅脑CT体数据的病变自动检出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娟;超声、CT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锐;能谱CT在中心气道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王玉婕;宝石CT能谱成像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车传东;CT与MRI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比较[D];泰山医学院;2014年
5 宋娟;双低扫描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赵瑜;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高继平;腰椎行双源CT连续动态扫描评价腰椎不同曲度对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杜鹏;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万正国;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分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10 邢静静;能谱CT在胃癌T分期诊断及早期胃癌显示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4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59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