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单、双侧接骨板治疗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11:11

  本文选题:股骨远端骨折 切入点:干骺端粉碎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重,股骨远端骨折呈日益增多且愈来愈复杂的趋势,其治疗具有很大挑战性。锁定钢板的的出现及使用使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疗效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锁定钢板应用增加,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也逐渐增多。究其原因,可能与锁定钢板对于某些类型骨折的固定强度不足有关。本实验将比较单、双侧接骨板治疗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从而为临床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此类股骨远端骨折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实验数据依据。方法:用22根第四代左侧人工股骨标本(Sawbones 3403,Pacific Research Laboratories)建立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2.3)模型,随机分成2组(单钢板组与双钢板组),每组11根标本。单钢板组用单侧锁定解剖接骨板固定,双钢板组用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随机从两组中各抽取5根标本进行垂直加压实验、随机抽取3根标本进行循环垂直加压测试,并分别测量两组标本实验后的干骺端内侧间隙压缩位移。每组剩余3根标本进行极限加压测试,检测固定失败时的最大负荷。统计实验数据后,将相同测试的标本数据配对,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在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内侧平均沉降位移为2.61±0.28mm,双钢板组为0.46±0.08mm(P0.05)。循环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内侧沉降位移为1.56±0.12mm,双钢板组为0.43±0.05mm(P0.05)。在极限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最大负荷为5567±338N,双钢板组为9147±186N(P0.05)。结论:在生物力学方面,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的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模型组的内侧抗压缩能力较单钢板固定模型组显著增强,从而可使股骨远端内侧结构更加稳定,有助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Abstract]:Objective : In recent years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raffic cause , and the increasing of population aging , the fracture of distal femur increased and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maximum load of single plate group was 2.61 卤 0.28mm and the double plate group was 0.46 卤 0.05mm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保大;摩托车伤导致股骨远端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01年03期

2 岳红卫;李国顺;何涛;王桂新;;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6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5年36期

3 关玉成,季明华,王鑫,许刚;动力髁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临床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4 刘新河;吕玉林;何明峰;赵勇兵;张贻超;傅国红;;不同术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利弊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05期

5 肖保欣;;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08年04期

6 赵琳;黄昌林;;对股骨远端骨折固定方法的回顾性分析[J];人民军医;2009年05期

7 宋锁行;;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临床医药实践;2012年04期

8 党培业;王彦东;刘增亮;王万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股骨远端骨折的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08期

9 刘晓冬,朱文存,朱兴元,田顺林,陈太林;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年05期

10 马家富;;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传舜;陶杰;王秋根;高伟;李豪青;黄建华;陶杰;李凡;张磊;马春辉;吴小峰;周孜辉;;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选择[A];第二届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研讨会暨上颈椎伤病新理论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波;田润;周丽灵;;40例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观察[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秦文;龚七一;曾月东;;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探讨[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辉;唐三元;詹鹏;邢署;张宇;束志勇;李远辉;;股骨远端骨折两种固定方法对比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陈湛;蔡国宏;;股骨远端骨折两种内固定疗效比较[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施慧鹏;于晓雯;蒋建新;高洪;章振林;张长青;曾炳芳;;应用伤害控制论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7 赵鸣扬;车晓菊;岳世胜;;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曾少规;屠文华;周全胜;徐建春;;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2例分析[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杨辉;唐三元;詹鹏;邢署;张宇;束志勇;李远辉;;股骨远端骨折两种固定方法对比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10 陈辉进;杨宝根;雷文涛;平立原;;股骨远端骨折和逆向髓内钉治疗[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连新;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晗;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和95°角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白植标;初步探讨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症[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邓乡怡;单、双侧接骨板治疗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霍日虎;MIPPO技术结合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王海洋;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和治疗[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6 程家祥;成人股骨远端骨折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亓玉彬;股骨远端骨折骨不连原因分析及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沈洲;新型可调套式栓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9 廖江龙;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代嘉;后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04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704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