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治疗的一些看法

发布时间:2018-04-09 06:34

  本文选题:颈椎病 切入点:诊断 出处:《中国骨伤》2016年06期


【摘要】: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混乱,笔者复习文献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体会,提出将脊髓型颈椎病依据责任节段区分为:单节段,双节段(连续型、跳跃型)和多节段(≥3节段);强调责任节段数目的确定是诊断的前提,也是手术减压范围的关键,应依靠临床、影像和电生理3个方面综合分析,仅靠影像学行预防性减压不可取,应避免手术范围扩大化。有关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仍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研究的热点、焦点,目前尚没有治疗标准及相应的指南。笔者认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倡个体化,手术的方式遵循能简勿繁原则,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后前联合减压,同时前后路固定更是多余。
[Abstract]:Multi 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of the existence of chao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their own clinical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segments based on duty is divided into: single segment, double segments (continuous, jump) and several segments (3 segments); determine the emphasis the number of segments of the responsibility is the premise for the diagnosis, but also the key to decompression, should rely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3 aspects of clinical, imaging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imaging by prophylactic decompression is not desirable, should avoid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operation. Hot focus, study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on surgical approach and surgical methods still more segments, there is no standard treat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guideline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hoice of surgical approach to promote individualized surgery, can not simply follow the way propagation principle, in most cases, there is no need to 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fixation It's superfluous.

【作者单位】: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
【分类号】:R6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亮;谭明生;移平;杨峰;唐向盛;;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J];中国骨伤;2014年12期

2 谢冲;金格勒;李忠伟;王鹏;赵学飞;汪坤;耿冲;陈波;;颈前路与后路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17期

3 王国旗;徐韬;盛伟斌;邓强;陈柯屹;宋扬;张恩丰;;不同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04期

4 周英杰;李无阴;;颈椎病诊断治疗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骨伤;2013年10期

5 唐向盛;谭明生;移平;杨峰;董亮;;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3年06期

6 张颖;王新伟;陈华江;杨立利;徐盛明;吕碧涛;张竞;袁文;;单纯前路手术治疗“钳夹型”颈椎病的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12年08期

7 田伟;;正确认识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J];中华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8 金成春;徐宏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2010年04期

9 田伟;;“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积水潭诊断分类”建议[J];山东医药;2009年32期

10 王文军;朱永顺;王麓山;姚女兆;刘利乐;;前路开槽减压固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昱彰;张世民;董福慧;;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C_5神经根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骨伤;2016年07期

2 张鹰;杨宇;凯赛尔江·艾合买提;徐子昂;倪鹏辉;;新疆维吾尔族人正常颈椎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6年06期

3 周英杰;柴旭斌;;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治疗的一些看法[J];中国骨伤;2016年06期

4 关晓明;马迅;冯皓宇;陈晨;郝帅;;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后凸畸形不同入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年06期

5 崔国鹏;张立岩;郑崇武;徐成;甘维;;两种颈前路三联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6年06期

6 孙丹;;对脊柱创伤患者应用脊柱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13期

7 赵波;秦杰;王栋;李浩鹏;贺西京;;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6年03期

8 唐勇;贾治伟;吴剑宏;王德利;阮狄克;;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16年03期

9 许良;孔鹏;徐展望;;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骨伤;2016年03期

10 陆海涛;袁峰;杨宇明;张峻玮;李智多;盛晓磊;;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修复退变性脊柱侧凸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向盛;谭明生;移平;杨峰;董亮;;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3年06期

2 廖心远;陈德玉;陈宇;王新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年01期

3 祁敏;王新伟;刘洋;梁磊;陈华江;杨立利;袁文;;三种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并发症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年11期

4 李杰;陈宣维;许卫红;林建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早期钛网下沉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20期

5 马原;高帅;阎朝辉;田慧中;余光宇;;多节段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年17期

6 张威;廖文胜;王利民;鲍恒;;颈前路2种减压并钢板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7期

7 何斌;范磊;成伟男;王云华;王伯尧;刘军;黄野;;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9期

8 陈科;陈仲;靳安民;张辉;闵少雄;段扬;张西兵;叶文明;;比较4种方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的系统性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48期

9 邓洲铭;平安松;蔡林;魏任雄;陈志龙;杨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钳夹型颈椎病[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10 刘勇;陈亮;顾勇;许运;杨惠林;唐天驷;;两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钛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相邻两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连顺,史建刚;重视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严格手术指征[J];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01期

2 姚新苗;手法加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1例[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2期

3 何鸿杰;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疗[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05期

4 乔国勇,吴瑛,付治安;脊髓型颈椎病12例误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7期

5 王春丽,梅伟,杨勇;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中医正骨;2003年11期

6 袁泳;马勇;;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龚辉,黄树明,刘定安,陈卓夫,姚共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3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5年02期

8 王冠龙;;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J];社区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9 孙兵;邵衍林;王鹏福;;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外科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21期

10 赵宇;吕刚;刘嘉晖;;老年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祥洲;胡亚明;黄辉;丁德权;;45例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姜玉国;龙如昌;;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孙垂国;陈仲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要点[A];全国胸椎管狭窄症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勇;李冬春;;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8例临床观察[A];第四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许天明;陈建明;张成程;文景;李勇;张志辉;李占清;昂建华;;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处理[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龚遂良;戴嘉平;;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05例分析[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许天明;陈建明;张成程;文景;李勇;张志辉;李占清;昂建华;;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处理[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林定坤;陈博来;宁飞鹏;林颖;陈树东;;三种手术方式对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漂移情况的对照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吴毅文;;脊髓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朱恪材;;运用“吴氏手法”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6例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王均珠;脊髓型颈椎病 保守治疗为好[N];贵阳日报;2006年

2 刘益善;保守治疗方案应对脊髓型颈椎病[N];健康报;2006年

3 王海泉;脊髓型颈椎病适用的药膳[N];健康时报;2006年

4 高家骏;脊髓型颈椎病必须手术吗[N];健康报;2004年

5 是明启;脊髓型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有哪些?[N];大众卫生报;2006年

6 申雪松;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护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高家骏;脊髓型颈椎病也可不手术[N];健康报;2006年

8 四川省华蓥市妇幼保健院 吴启富;复方风湿宁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显著[N];健康报;2009年

9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康南;走路“踩棉花”查查颈椎[N];健康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英杰;脊髓型颈椎病术后临床转归及其动物模型与相应MRI DTI量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姚珍松;参附、川芎嗪与前列地尔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胡胜;远程缺血预处理对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徐广辉;骨保护素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任大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后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受累脊髓型颈椎病功能及影像学预后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6 张淳;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大鼠颈髓慢性压迫的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7 巩腾;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机理与颈髓周围性神经通路体系间关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8 黄国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及VE-PC MRI的对比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温世锋;3.0T MRI高信号DTI定量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转归的预测及其相应的病理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凤蕊;1. 寰枢椎肿瘤切除和重建技术初步探讨 2. Pavlov比率和MRI中矢状位测量在前路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式选择中的价值 3. 棘突在颈椎病一期前后路手术中作为颈椎前路椎间植入物的效果评价[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中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董志辉;单开门椎板成形微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跃新;颈椎椎板夹角测量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相关性及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海;活血止痛汤加减配合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脊椎病的疗效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蒋维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MRI T2WI高信号手术前后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孙金川;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两种椎间盘切除方式的疗效分析[D];滨州医学院;2014年

7 宗雅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抑郁及静息态脑功能核磁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何峻龙;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王波;两种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朱宝;中药联合Hybrid术式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25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725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