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发布时间:2018-05-02 05:46

  本文选题:粗隆间骨折 + 老年人 ; 参考:《苏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7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Ⅱ内固定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疗效,从而选择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治疗的75岁以上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手术方式,A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采用PFNA-Ⅱ内固定术。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在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相比较,(1)在手术切口大小B优于A;(2)手术时间长短B优于A;(3)术中出血量B优于A;(4)卧床时间长短A优于B;(5)术后末次Harris评分方面A和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人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术前基础疾病较多,经全面评估、个体化选择治疗有重要意义。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Ⅱ内固定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都有很好的疗效。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较PFNA-Ⅱ内固定卧床时间短。但PFNA-Ⅱ有着较小的手术切口、较短的手术时间、较少的术中出血量等优势。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femur in the elderly over 75 years of age, and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small incision PFNA- II internal fixation and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so as to choose a more suitabl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Methods] the unstable femoral thickness over 75 years of age over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as collected. 34 case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B two groups, group A with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group B using PFNA- II internal fix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ize of the incision, the time of operation, the amount of bleeding, the bed time, and the postoperative Harris scor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1) The size of the incision B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A; (2) the length of oper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A; (3)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the oper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A; (4) the length of the bed time and A were superior to B; (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 and B in the final Harris score after opera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were more complicated with osteoporosis, and many basic diseases before the operation were comprehensive and wer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vidualized choice of trea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PFNA- II internal fixation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has a good effect.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PFNA- II internal fixation, but PFNA- II has a smaller operative incision and a shorter operative time. Between,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other advantages.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宝军 ,徐毓林 ,莱浙军;三种锁骨折内固定方法的评价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10期

2 王书军,王春梅,曹玉净,高卫东,刘刚,段玉民;内固定螺丝钉取出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医正骨;2002年12期

3 杨睿,唐勇,黄霖,黎全猛,赵卫东,程志安,沈慧勇;骨折内固定松动与运动方式关系的生物力学评价[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05期

4 王建;;对骨折有效内固定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24期

5 梁仁致;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6例[J];广西医学;1999年04期

6 冯庆烈,马军,叶欣;骨折内固定失误及并发症132例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张本寿,洪天禄,黄洪,郑龙坡,魏福堂,储辉;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J];实用骨科杂志;2002年04期

8 丁健,沈美文;内固定治疗下肢多发骨折147例[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成翔宇;纪斌;庞金辉;;骨折的生物学内固定及内固定材料性能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22期

10 钟世磐,戴绍业;骨折内固定错误和缺点的分析[J];中山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志军;;骨折的内固定治疗[A];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暨骨关节创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资料集[C];2011年

2 张轩轩;;经皮下内固定方式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评价[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3 张春才;康庆林;许硕贵;高堂成;付青格;苏佳灿;王冠军;;对骨折有效内固定的几点思考[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炳祥;;对创伤骨折有效内固定方法的几点思考[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玉聪;方镇洙;李中正;孙建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叶韶晖;;多发骨折的内固定治疗[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蒋电明;;四肢骨折内固定的常见失误与对策[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8 金大地;张忠民;陈建庭;江建明;瞿东滨;;坚强内固定与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的对比研究[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阳;马信龙;马剑雄;马韬;朱少文;姬树青;杨阳;马宝意;王杰;;锁骨中段1/3骨折不同内固定及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与分析[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雷;田纪伟;李家顺;贾连顺;董双海;;多节段颈椎病前路手术减压融合内固定方式的探讨[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季伟;前路枕颈内固定术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2 余可谊;腰椎微创TLIF不同内固定解决方案的有限元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林周胜;腰椎后路经椎弓根动态与柔性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苏州大学;2016年

2 代元元;髋臼骨折内固定方式的模拟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金根洋;4种不同后路枕颈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4 梁英杰;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回顾性比较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5 徐教;微创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6 欧荣通;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汕头大学;2010年

7 韩亮;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生物力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王宁;两种内固定方式结合中医药治疗胸腰段A3型骨折的疗效比较[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张磊;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比较及三维有限元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10 谭风金;不同类型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2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832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