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查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

发布时间:2018-05-03 00:06

  本文选题:乳腺肿瘤 + 蛋白质组学 ; 参考:《实用医学杂志》2017年20期


【摘要】: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的差异表达蛋白,以期筛查乳腺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血清10例、健康人血清各10例,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分离蛋白,通过PDQuest软件筛选乳腺癌和健康人血清表达差异的蛋白样点,进一步质谱分析鉴定。结果初步建立人乳腺癌、健康人血清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分析2-DE电泳结果,检测出22个差异蛋白点,以健康人组为参照,乳腺癌组上调有18个蛋白样点,下调有4个。从22个差异点中筛选其中12个差异蛋白样点进行取样、胶内酶切、质谱鉴定,成功鉴定4个表达差异的蛋白点,通过数据库检索最终确定上述蛋白点对应的蛋白质分别为锚蛋白-3亚型X7(ankyrin-3 isoform X7)、keratin,type I cyto-skeletal 9、核膜血影重复蛋白2亚型X11(nesprin-2 isoform X11)、Dynein heavy chain 10,axonemal iso-form X9。结论健康人组和乳腺癌组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质可能成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serum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healthy people by proteomics, and to screen tumor mar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Serum samples of 1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10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isolated b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D) technique. The protein sample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east cancer and healthy serum were screened by PDQuest software and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y. Results Human breast cancer wa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of 2-DE electrophoresis were analyzed by 2-DE software. 22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 spots were detected.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18 protein samples were up-regulated and 4 were down-regulated in breast cancer group. 12 of the 22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 spots were selected for sampling, endonuclease diges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y, and 4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 spots we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as anchor protein 3 subtype X7(ankyrin-3 isoform X7 keratinine type I cyto-skeletal 9 and nuclear membrane repeat protein 2 subtype X11(nesprin-2 isoform X11 dynein heavy chain 10 axonemal iso-form X9 by database retrieval.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ial proteins screened from healthy and breast cancer groups may be the early diagnostic markers of breast cancer.
【作者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基础研究中心;
【基金】:四川省科技厅-泸州市政府-泸州医学院联合课题(编号:14JC0155) 泸州市科技局项目[编号:2012-S-36(3/14)]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成实,李和涌,郑贤哲;乳腺癌细胞株的转化生长因子-β生长抑制反应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基因改变的相关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2 贺兰湘,张先林;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0年05期

3 ;乳腺癌[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09期

4 徐敏,王秀清,王树滨,陈伟,陈亦欣;热休克因子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热/化疗前后的表达差异及其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年04期

5 严志新,邹士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6 吴克瑾,翁子毅,林古法,殷敏智,钱惠琴,张一楚,丁小燕;乳腺癌特异基因1在乳腺癌表达的意义[J];上海医学;2004年03期

7 张树学,白彦生;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和预后判断[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8 粟连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文选;2006年03期

9 王宏;张俊平;周文鹏;曹厚军;方勇;吴金民;;显性负性ⅠκBα对乳腺癌细胞株核因子κB通路和运动迁移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年05期

10 屈军;;乳腺癌的化学预防[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仉红刚;张静;邢飞虹;李宏伟;修瑞娟;;以体外共培养系统进行乳腺癌细胞株对正常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史健;单保恩;周艳;宋小珍;霍向然;丁春艳;;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组织syk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静;张学光;;PD-L1负性信号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牛爱军;胡成进;陈英剑;闻新棉;孙晓明;杨道理;;KLK6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裴晓华;张琪;樊英怡;;三氧化二砷对人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作用的研究[A];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成进;陈英剑;闻新棉;孙晓明;杨道理;;乳腺癌中KLK6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意义[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郭贵龙;尤捷;张筱骅;;Nimesulide对乳腺癌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2006浙江省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暨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06年

8 闫实;张彬彬;宋秉凤;曲迅;;乏氧对乳腺癌细胞株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郭贵龙;周素梅;金纯;项友群;张筱骅;;Nimesulide对乳腺癌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2005年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李云涛;史立波;李海平;范忠林;刘俊峰;;雄激素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德荣;DARC对乳腺癌具有负性调控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尧;乳腺癌中表观遗传学相关核酸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彭理;应用SELDI-TOF-MS技术建立乳腺癌血清蛋白质筛选模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刘红;乳腺癌细胞株化疗药物处理前后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4 吕丽琼;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和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朱烨;探讨药物相关性靶标在乳腺癌个体化新辅助化疗中的意义[D];中南大学;2013年

6 李荣清;实验研究 自杀基因对乳腺癌放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吴非;人乳腺癌细胞Rab25基因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与ER,,PR,Her-2/neu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李坚;西达本胺单药及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对特定人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以及对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株ER表达的影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9 刘臻;乳腺癌中β-连环素和APC基因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10 李新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血浆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莉;乳腺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2 魏付桥;乳腺癌组织与癌旁乳腺组织游离氨基酸差异性分析[D];南华大学;2007年

3 高君;月经、生殖因素及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4 杨亚芳;乳腺癌乳房全切术后局部区域复发与远处转移关系的研究分析[D];河南大学;2013年

5 王凤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乳腺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6 陈璐艳;纳秒脉冲电场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凋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程秀;硫酸乙酰肝素抗人乳腺癌作用的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1年

8 徐杨荣;MTA1、BRMS1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HDAC活性的关系[D];南华大学;2007年

9 房新建;一种新CD44变异体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9年

10 练炼;乳腺癌细胞株MCF-7诱导血小板聚集机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6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836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3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