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解剖、影像学基础及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6 03:08

  本文选题:扩张系统 + 局部解剖 ; 参考:《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腰骶段椎旁肌肉组织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探究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的解剖学可行性,为临床经皮套管椎旁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12具成人腰段结构完整的脊柱标本,通过后路局部解剖。观察椎旁肌间隙与多裂肌组织形态,测量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线的距离,观察并测量两侧关节突关节之间的距离及关节突与棘突之间的距离。结果:局部解剖测量结果显示,椎旁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外缘皮肤投影与后正中线的距离在腰1至腰5水平分别为:L1:(2.29±0.12)cm;L2:(2.44±0.10)cm;L3:(2.75±0.12)cm;L4:(3.17±0.13)cm;L5:(3.35±0.09)cm;椎旁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外缘关节突水平皮肤投影与后正中线的距离在腰1至腰5水平分别为:L1:(5.52±0.12)cm;L2:(6.66±0.11)cm;L3:(7.63±0.12)cm;L4:(7.90±0.22)cm;L5:(8.58±0.11)cm;Wiltse间隙分隔明显,由部分脂肪组织填充,间隙内未见明显神经血管分布,手术操作通过经皮套管逐级撑开,即可到达该间隙底部。自腰3至腰5水平,多裂肌组织逐渐逐渐增宽,肌束之间存在可钝性分离的间隙,通过经皮套管逐级撑开,可以通过多裂肌间隙到达椎板。结论:经肌间隙入路显露椎板可减少手术操作对椎旁肌肉的剥离,减少术后椎旁肌肉损伤,降低术后脊柱稳定性损害及腰椎术后综合症的发生;通过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具有解剖学合理性,术者应根据手术目的和局部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目的:通过成人腰椎CT影像的观察测量,观察椎旁肌间隙入路的特点,分析不同节段腰椎椎旁肌间隙的位置,为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套管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纳入42例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要临床症状入院诊疗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观察和测量各个节段椎旁肌间隙的影像学特点。结果:下关节突外侧缘至对应棘突根部距离自上而下呈逐渐增大趋势,以L3-L5为著,大致在2cm以内,测量结果分别为:左侧:L1:(1.24±0.09)cm;L2:(1.37±0.09)cm;L3:(1.13±0.11)cm;L4:(1.46±0.10)cm;L5:(1.99±0.11)cm;右侧:L1:(1.23±0.09)cm;L2:(1.37±0.09)cm;L3:(1.13±0.11)cm;L4:(1.46±0.11)cm;L5:(1.98±0.13)cm。自腰1至腰5节段,椎旁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与后正中线的距离逐渐增宽,分别为左侧:L1:(2.42±0.20)cm;L2:(2.58±0.24)cm;L3:(2.80±0.22)cm;L4:(3.11±0.22)cm;L5:(3.34±0.20)cm;右侧:L1:(2.35±0.19)cm;L2:(2.52±0.19)cm;L3:(2.80±0.24)cm;L4:(3.12±0.26)cm;L5:(3.37±0.22)cm。两侧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外缘至关节突连线的与中线的夹角自腰1到腰5逐渐向外侧偏斜,分别为左侧:L1:(-12.63±1.46)°;L2:(-11.47±1.49)°;L3:(-10.24±1.46)°;L4:(4.07±1.50)°;L5:(10.14±2.08)°;右侧:L1:(-12.54±1.38)°;L2:(-1142±1.54)°;L3:(-10.21±1.58)°;L4:(4.18±1.60)°;L5:(9.91±2.33)。结论:本研究观测结果提示,通过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是合理可行的,术者应根据手术目的结合不同节段局部解剖特点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套管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纳入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3~6个月保守治疗症状未缓解。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显微镜下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组(n=28)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n=21),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分析手术前后各项指标,评价显微镜下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套管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显微镜下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局部伤口疼痛时间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术后1、3和5 d的肌酸磷酸激酶(CPK-MM)均值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1周、6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椎旁套管入路组术后1 d、7 d 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手术组在出血量、肌肉创伤和临床症状缓解等方面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显微镜下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手术方式对肌肉和神经损伤小,椎管及神经根减压充分,临床疗效满意。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anatomical feasibility of the translateral approach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by applying the anatomical study to the paravertebral muscle tissue of the lumbar spine .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articular processe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rticular process and the spinous process were measured . Conclusion :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is considered as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ateral margin of the 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pinous process is within 2 cm . L1 : ( 2.42 卤 0.20 ) cm ; L2 : ( 2.58 卤 0.24 ) cm ; L3 : ( 2.80 卤 0.22 ) cm ; L4 : ( 3.11 卤 0.22 ) cm ; L4 : ( 3.34 卤 0.20 ) cm ; L2 : ( 3.37 卤 0.22 ) cm ; L4 : ( 4.07 卤 1.50 ) 掳 ; L4 : ( 4.07 卤 1.50 ) 掳 ; L5 : ( 10.14 卤 2.08 ) 掳 ; right : L1 : ( - 12.54 卤 1.38 ) 掳 ; Result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eration time , bleeding volume , bed time ,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local wound pai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posterior median approach group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滔;;腰椎融合技术相关问题的临床问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9期

2 孙永生;梁朝;温建民;;腰椎融合及其临床应用策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16期

3 徐云杉;王宸;;腰椎融合术术式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4 葛鹏;申才良;;腰椎融合器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进展[J];北方药学;2013年05期

5 姜宇;朱国兴;杨玉生;;肥胖和正常体质量腰椎融合患者并发症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22期

6 刘列华;兰阳军;周强;;腰椎融合手术方式的历史与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年24期

7 段向东;邵仲达;谢坤南;王志强;;经皮360°轴向腰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8期

8 ;第二届首都骨科高峰论坛“腰椎外科前沿与焦点”通知[J];实用骨科杂志;2010年08期

9 ;第二届首都骨科高峰论坛“腰椎外科前沿与焦点”通知[J];脊柱外科杂志;2010年04期

10 储惊蛰;崔志明;;腰椎融合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杰;;腰椎融合/非融合术:你选择谁?[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王姝南;孟令华;韩婷;田甜;刘彩霞;吴莉莉;冀秀明;于伟娜;;帕瑞昔布钠在腰椎融合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3 张玉良;任忠明;周杨;王海东;裴斐;;TLIF手术中两种椎间融合器的疗效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4 臧加成;马信龙;王涛;马剑雄;田鹏;韩超;;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短节段腰椎融合手术中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李光美;修玉才;顾少光;刘志强;李文龙;杨明星;;腰椎滑脱的治疗分析[A];中国骨伤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斌修;陈晓亮;王坤正;;156例退变性腰椎疾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献怀;注射亚甲蓝治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初显疗效[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中玉;腰椎对不同后部结构损伤后稳定性修复能力及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2 刘耀升;下腰椎退变多因素有限元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3 徐宏兵;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诚;腰椎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生物力学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马风华;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降钙素原对腰椎术后早期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曹胜;腰椎Modic改变及分型与椎间盘IL-1β、COX-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化瑾;单节段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发生邻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5 蔡刚峰;经皮套管腰椎椎旁入路解剖、影像学基础及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6 孟丽娜;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后腰椎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7 苏晋;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生物力学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王孟;非融合技术与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疗效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9 黄帆;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应用于恒河猴腰椎融合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张磊;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5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895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