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自体微小颗粒骨载万古霉素复式微球复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8 09:27

  本文选题:感染性骨缺损 + 自体微小颗粒骨 ; 参考:《宁夏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感染性骨缺损是指骨缺损的同时伴有感染而导致骨不愈合,是骨科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感染性骨缺损通常由两种情况造成:一是由高能量损伤导致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不彻底的清创、早期不恰当的内固定等因素继发骨髓炎,导致肢体感染性骨缺损;二是外伤或慢性疾病导致的肢体软组织缺损感染,引起骨质破坏,骨质吸收或死骨排出形成慢性骨髓炎进而导致肢体感染性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治疗的难点主要有:一是局部骨组织抗感染能力差、局部感染难以控制,使骨组织的修复受阻造成的;二是骨缺损处骨组织的填充修复。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引起感染性骨缺损的最常见病原体是革兰氏染色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高达80%的病例中可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疾病首选用药。临床上多采用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4~6周来控制感染。由于其生物半衰期短、易耐药、需要大量反复使用,经静脉滴注造成肾毒性、耳毒性之外还有诸多的副作用,因此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设计了一种新的抗菌素缓释系统(载万古霉素的PLGA/CS复式缓释微球),该复式载药微球可缓慢、持续的释放抗生素以提高病变部位的抗生素浓度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并且该复式载药微球可降解、对人体无害,不影响骨细胞的活性。该复式微球前期进行的体外实验已获得较好的抗菌效果。本研究将在动物体内实验以检验载万古霉素复式微球结合自体微小颗粒骨支架的抗菌及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探索一种感染性骨缺损治疗的新方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方法取48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按沈霖造模法造成双侧桡骨中上段骨髓炎模型兔。4周后根据清创术的操作规范对骨髓炎局部进行规范彻底清创,咬除死骨并扩大咬除范围以便在桡骨中上段造成长度1.5cm的节段性骨缺损,将造模成功后的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A组在骨缺损区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进行治疗;B组在骨缺损区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和万古霉素进行治疗;C组在骨缺损区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和载万古霉素的PLGA/CS缓释微球微球进行治疗。分别测定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4周各时间点每只家兔CRP(血清C反应蛋白)和ESR(血沉),并于术后2周、术后4周、术后8周、术后12周各时间点每组随机处死4只家兔观察植骨区大体形态,影像学X线和组织学结果并进行评分。结果1.一般情况:术后各家兔分笼喂养,无一例死亡。术后1~2d所有兔精神、饮食稍差,活动少,无畏寒发热征象。手术伤口无红肿、渗液等。3d后精神好转,饮食正常,活动增加。2.大体形态观察:术后2周,A组1只家兔植骨部位出现窦道,流出脓性分泌物,A、B、C组中其余家兔骨缺损处均以肉芽组织桥接,骨折端间没有连接,大体上无明显差异,C组肉芽组织量略多;术后4周,A组骨缺损处被纤维组织覆盖,B、C组两骨折断端间为软骨痂所填充,类似软骨组织;术后8周,C组软骨痂已被明显的硬骨痂所取代,硬骨痂成红褐色,硬骨痂变致密,A、B组上述演变稍差,A组最差只有少部分软骨痂被硬骨痂取代;术后12周,各组缺损段基本愈合完毕,C组硬骨痂表面开始出现骨皮质样的光滑致密表面,剖面中心部位变疏松,有髓腔形成。3.血清C反应蛋白:术后第1周时CRP(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值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CRP(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值A组仍处在较高的水平,B、C组基本达到正常水平。4.血沉:术后第2周时ESR(血沉)检测值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ESR(血沉)检测值A组仍处在较高的水平,B、C组基本达到正常水平。5.植骨区影像学X线观察及评分:Lane-Sandhu X线评分示:术后2、4、8周C组X线评分明显优于A、B组(P0.05),B组优于A组(P0.05);术后第12周X线6.评分A、B、C组3组分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植骨区组织学观察及评分: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示:术后2、4、8周C组组织学评分明显优于A、B组(P0.05),B组优于A组(P0.05);术后12周B、C组组织学评分优于A组(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治疗兔感染性骨缺损时与自体微小颗粒骨植入组相比,自体微小颗粒骨载万古霉素组和自体微小颗粒骨载万古霉素PLGA/CS复式微球组的抗感染能力更强。2、治疗兔感染性骨缺损时,局部应用万古霉素PLGA/CS复式微球的抗感染效果要优于应用万古霉素。3、治疗兔感染性骨缺损时,万古霉素PLGA/CS复式微球不影响成骨细胞的活性。4、自体微小颗粒骨载万古霉素PLGA/CS复式微球,能较好地修复兔感染性骨缺损模型,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和促进成骨能力。
[Abstract]:A new antibiotic sustained - release system ( PLGA / CS complex sustained - release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vancomycin ) has been developed in vivo . Serum C - reactive protein ( ESR )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 Compared with group A and group B ( P0.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B than group A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8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倚;;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应用开放植骨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33期

2 朱磊;王志斌;李飞;李亮;胡宁敏;;载盐酸万古霉素PLGA/CS缓释微球的制备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3 张伟;张群;唐佩福;梁向党;张立海;郝明;;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4 杜全红;丛海波;史永安;姜辉;隋海明;;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年05期

5 喻赣鹏;陈丹垎;胡宁敏;;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段高飞;韩峰;李京宝;于文功;;细菌生物膜相关感染的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黄雷,李兵,刘沂,张伯松,张树喜,夏平,王满宜,荣国威;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J];中华骨科杂志;2005年01期

8 刘德全,张伯松,刘洪波,高志强,龚晓峰,毛玉江,王满宜;一期开放松质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12期

9 马凯宇,栾宏佳,徐公平,张志鹏,闫景龙;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移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9期

10 夏景君,阎景龙,张志鹏,王立春,吴莹;颗粒骨和块状骨对骨髓基质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1905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905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6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