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右美托咪定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5-24 17:49

  本文选题:右美托咪定 + 围术期 ; 参考:《中国药房》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右美托咪定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轻神经细胞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术后谵妄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而对外周神经系统的保护效应可能通过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及降低Ih电流发挥作用。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以降低自然杀伤细胞及T细胞的活性,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右美托咪定抑制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增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乙酰胆碱的释放,抑制高迁移率蛋白族1/核转录因子/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右美托咪定对肺的保护作用与其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上调水通道蛋白表达和抑制促炎因子和炎症介质释放相关。对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与右美托咪定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右美托咪定与麻醉药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dexmetidine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the research on the peri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dexmetomidine was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Results & conclusion: dexmetidine has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inhibiting the release of norepinephrine and reducing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nerve cells, thereby reducing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ostoperative delirium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may play a role through hyperpolarization activation of cyclic nucleotide gated cation channel and reduction of Ih current. Dexmetomidine may affect the immune function of the body by inhibit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ctivity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T cells. The mechanism of dexmetomidine in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may be rela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excitability of vagus nerve and the release of acetylcholine and the inhibition of the activation of high mobility protein-1 /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 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dexmetomidine on lung is related to its inhibition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up-regulation of aquaporin expression and inhibi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s releas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dexmetidine 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mediated by oxygen free radica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exmetidine and anesthetics is mainly synergistic.
【作者单位】: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基金】:四川省医学科研青年创新课题计划(No.Q15052)
【分类号】:R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裕洁;龚楚链;谭芳;周少丽;;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脓毒症肾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2 Xi-Zhao Huang;Wei-Feng Tu;Jie Peng;Rong-Fang Deng;Kai Mo;Zu-Rong Hu;Yi Lu;;Effect of preemptive local injection of ropivocaine with dexmedetomidine on mirror pain in rats and its mechanism[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5年10期

3 姜远旭;戴中亮;张雪萍;赵伟;黄强;高利昆;;Dexmedetomidine Alleviates Pulmonary Edema by Upregulating AQP1 and AQP5 Expression in Rats with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5年05期

4 解春艳;李云峰;梁江水;肖金仿;赵振龙;李涛;;右美托咪定对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自噬与凋亡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陶广华;李卫;刘文值;;右美托咪定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7年05期

2 王瑛;郭春燕;陈冬梅;范玲玲;韩志强;;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年35期

3 朱希霞;崔晓光;;右美托咪定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6年11期

4 陈建颜;易明;姚尚龙;张雪萍;;Propofol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Modeling in Rabbits: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Analysi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6年03期

5 陈敬锋;陈磊;余玮;陈怡;刘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胃肠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11期

6 郭琼梅;周长浩;陈欢;赵砚丽;;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年03期

7 王渊;石源;尹卓伟;温来友;吴震;;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春蕾;王莉莉;何昆仑;;糖尿病心肌病与自噬[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年02期

2 王玲;张盼盼;王红阳;禹江涛;韩晓庆;张敏;王亚囡;曹进丽;;线粒体自噬对间歇低氧早期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初探[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年11期

3 陆斌;张序忠;胡世特;郑圣舟;吴安生;;右美托咪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致患者肺损伤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年09期

4 孙莹;张静;徐青荣;乔世刚;殷明;曹建方;王琛;;一氧化氮在七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自噬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年09期

5 曹足;潘频华;谭洪毅;覃庆武;王展;苏晓丽;胡成平;;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自噬水平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年07期

6 魏丹萌;刘风雨;;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痛的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7 祁蕾;傅强;;低氧诱导因子-1在肠缺血性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华,王广发,丁翠敏;氧化应激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8期

2 向光大;;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及其对策[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7年03期

3 张洁心;殷国勇;陆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氧化应激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2008年11期

4 凌静;栾洁;;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11期

5 冯欣;杜宇;潘坤;郭琳;;谷胱甘肽硫转移酶与氧化应激[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年05期

6 陈燕;李桂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化应激与肺功能的相关性[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11期

7 杨玲;许速;;氧化应激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J];西南国防医药;2012年11期

8 李洪亮;张秋芳;郑雪皎;乔静;汪选斌;;中药抗肝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3年12期

9 吴艳;黄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氧化应激关系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29期

10 管中;李怀芳;;氧化应激作用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莉;姚华;马玲;;尿酸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进展[A];老年营养研究进展与老年营养供餐规范研讨会暨糖尿病肾病医学营养治疗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2 黄园;陈志庆;邱卓君;丘卫;林燕;;运动对血液氧化应激态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王博;李英贤;李莹辉;;航天飞行中氧化应激对细胞骨架的调控作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朱红军;江钟立;;运动、氧化应激与细胞信号转导[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曲丽娜;陈海龙;毕蕾;黄增明;李莹辉;;微重力下的氧化应激与药物防护[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赵晓琴;王瑞元;;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肌病[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先宏;丛建波;郭林超;董国福;王长振;吴可;孙存普;;海藻铁蛋白多糖对氧化应激的作用[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张晓启;刘爽;王振国;;烧伤后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剂治疗[A];全国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复苏对策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苏颖;刘晓民;孙延明;栾颖;王月影;;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胡高飞;朱圣华;周筠;马莹;庆宏;邓玉林;;模拟微重力效应导致大鼠脑氧化应激及相关蛋白表达变化[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预防疾病,进入“氧化应激”时代[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灵诺;身体异常与“氧化应激”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朱作霖;氧化应激干扰有望成为预防疾病新手段[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记者 项铮;氧化应激干扰有望成为预防疾病新手段[N];科技日报;2008年

5 ;远离疾病,科学家找到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郭枫;知未来 治未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熊昌彪;氧化应激研究与中医治未病“不谋而合”[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朱作霖;疾病防治新思路——氧化应激窗口期干预假设[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胜德;治“未”病提高人类主体健康意识[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褚晓明;老年痴呆与氧化应激有关联[N];健康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思颖;Nrf2缺失加剧DOX引起的心脏毒性和心功能障碍[D];山东大学;2015年

2 夏淑芳;高脂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甲状腺激素稳态的影响及槲皮素的调节作用[D];江南大学;2015年

3 张鹏宇;硫化氢在臭氧诱导的小鼠氧化应激模型中的作用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游牧;淮南市土壤砷分布特征及基于胰岛素途径的抗砷胁迫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5 于秀华;开心益智颗粒成药性研究及对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动物的影响与机制探讨[D];吉林大学;2015年

6 易旭;茅台酒对二乙基亚硝胺引发小鼠HCC发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D];贵阳医学院;2014年

7 肖军;氧化应激通过亲环蛋白A促进人巨细胞病毒复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8 崔艳军;热应激和氧化应激对肥育猪骨骼肌代谢的影响及硫辛酸的调控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吴志勇;hOGG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关系及其在mtDNA过表达对高糖诱导的VECs氧化应激修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10 许明明;肝肠间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及食品的调节作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艳艳;白藜芦醇对高糖“代谢记忆”介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武小希;氧化应激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icroRNA表达谱的改变及验证[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文松;Nrf2/HO-1通路在氧化应激致终末期肾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4 王倩;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盼盼;活性羰基化合物诱导的氧化应激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毒性的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安美玲;CCK-8对甲基苯丙胺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金莲;氧化应激在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15年

8 王琦;白藜芦醇抑制肥胖相关的脂肪组织炎症与氧化应激及对睾丸内分泌功能的保护[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关瑾;体外研究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诱发的氧化应激效应与机理[D];山东大学;2015年

10 张斌;体外实验研究不同粒径纳米银的氧化应激效应[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9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929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