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自-异体混编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分析
本文选题:前交叉韧带 + 自-异体混编肌腱 ; 参考:《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目的比较应用兔的自-异体混编肌腱与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生物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方法兔40只,随机分成混编组及异体组,每组20只,分4个时间节点(术后3、8、12、24周),每个时间节点样本量为5只。均行右膝关节ACL重建。混编组采用自体肌腱与异体肌腱混合编织后重建ACL,异体组则完全采用异体肌腱编织后重建ACL。分别于术后3、8、12、24周处死每组的5只兔子,取右膝关节制成标本,行单轴拉力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3、8、12、24周,标本拉力测试显示,混编组的极限负荷、刚度均高于异体组,混编组拉伸长度均低于异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8周标本毁损模式两组均以移植物自骨隧道拔出为主,术后12、24周两组均多为移植物实质部断裂。4个时间节点毁损模式Fisher确切检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建ACL,自-异体混编肌腱的生物力学特性优于异体肌腱。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L) reconstruction with autograft and allogeneic tendon in rabbits. Methods 40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ixed group and allogeneic group with 20 rabbit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underwent right knee ACL reconstruction. ACLs were reconstructed by mixed weaving of autologous and allogeneic tendons in the mixed group, and ACLs were reconstructed completely by allogeneic tendon weaving in the allogeneic group. Five rabbits in each group were killed at 24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 right knee joints were made into specimens. The uniaxial tension test was performed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tensile strength test showed that the ultimate load and stiffness of the mixe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llogeneic group, and the tensile length of the mixe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llogeneic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t 3 ~ 8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 grafts were mainly pulled out of bone tunnel in both groups, and the grafts were mostly broken in 12 and 24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isher's exact test of the four time node lesion patter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CL-allogenic composite tendon are superior to that of allogeneic tendon.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无锡临床学院骨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骨科;
【基金】:南京军区重大研究专项项目(编号:12MA011)
【分类号】:R318.01;R6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延春;陈海龙;王战朝;;应用髌韧带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36例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年09期
2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12期
3 刘永轶,王建业,李朝圣,范遗恩;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复合伤的动力性重建[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年06期
4 孙康,王立德,张羽飞,范世革;急性前交叉韧带腱部Ⅲ度损伤单纯修补与重建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11期
5 王鸿;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治疗分析(附26例报告)[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1年04期
6 李波 ,张福秋 ,吴宏宇;髌韧带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J];中医正骨;2003年07期
7 徐卿荣,朱振安;负荷条件下前交叉韧带胫骨重建位置的等距特性[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01期
8 李卫平;马文谱;宋斌;黄建荣;杨睿;宋洋;;射频紧缩治疗犬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学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7期
9 李震;王迎春;纪斌平;;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与单束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年S2期
10 谢宗刚;董启榕;徐又佳;周海斌;金志高;陈海南;;前交叉韧带囊肿12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刘华;凌晶;章云峰;何志勇;章军辉;狄正林;冯建翔;;前交叉韧带部分重建早期临床疗效观察[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马一鸣;李坚;许海波;陶勇;阎亮;刘国强;朱建华;杨峰;;节镜下解剖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洪亮;许树柴;李敏龙;;未成年人前交叉韧带体部完全断裂的修复方法[A];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姜鑫;张益民;郭永智;孙延山;王军;刘建永;;前交叉韧带上止点撕脱镜下缝合术的研究[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傅宏;马海涛;毕大卫;刘道君;胡钢锋;翟利锋;朱元;;经损伤韧带包膜内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损伤[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葛杰;周谋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原则[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危立军;罗军;易观俊;王鹏;黄明;王灵海;;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个性化解剖位重建前交叉韧带[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欧阳云飞;丁晶;杨军;金涛;陈斌;;前交叉韧带不完全性损伤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探讨[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9 唐华;卢波;吴林;陈思历;昝中学;;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陈鸿;张俊;赵道洪;;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不全损伤的部分重建[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山东临沂 赵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几点注意[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2 南昌大学第四医院 孙贵才 (副教授);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N];家庭医生报;2008年
3 汤河子;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杨振岭 魏妍平;关节镜———重建膝部韧带[N];健康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峻;保留与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青岛大学;2015年
2 李宇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前交叉韧带影响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谢静;损伤的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中的赖氨酰氧化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刘畅;同种异体皮质骨横穿钉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5 肖文峰;前交叉韧带分束及其断裂对外侧胫骨平台影响的力学和组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蔡喜雨;自体4股乆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超;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罗浩;关节镜下Endobutton与横穿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的疗效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3 李金;双源CT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早期效果的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邓小文;残端牵张并增强缝合修复兔急性前交叉韧带完全损伤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尤志敏;前交叉韧带保残与非保残重建术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谢景瑞;膝关节镜下采用不同自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圣华;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与传统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8 刘传文;兔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残端血运变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9 李张;兔前交叉韧带不同分束断裂对内侧半月板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5年
10 朱博闻;中国人群中MMP3、COL5A1、COL1A1基因多态性与前交叉韧带长度与宽度关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31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03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