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血红素氧合酶-1在七氟醚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26 05:16

  本文选题: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七氟醚 ; 参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研究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发挥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30g~260g,采用随机数字标示法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组)、七氟醚后处理加用锌原卟啉(ZnPP)组(SP+Zn组)、锌原卟啉组(Zn组)。S组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不结扎,I/R组、SP组、SP+Zn组、Zn组结扎30min后松开结扎线并再灌注120min。I/R组、Zn组再灌注前3min分别单次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Znpp(5μg/kg)稀释液1mL并吸入纯氧3min;SP组、SP+Zn组再灌注前3min分别单次注射生理盐水1mL,ZnPP(5μg/Kg)稀释液1mL并吸入2%七氟醚3min。再灌注满120min后,(1)取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肌钙蛋白(cTn-I)含量。(2)取心尖缺血组织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3)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测心尖缺血组织中HO-1含量。结果与S组相比,其余各组cTn-I、HO-1、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SP组cTn-I、MDA含量明显下降,HO-1含量、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SP+Zn组、Zn组两两比较cTn-I、HO-1、MDA含量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1在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sevoflurane on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n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heme oxygenase-1 (HO-1). Methods 30 health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ighing 230 g or 26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with 6 rats in each group. Sham operation group (S group), ischemia reperfusion group (I / R group), sevoflurane post-treatment group (SP group), sevoflurane post-treatment plus zinc protoporphyrin (ZnPP) group (SP group), zinc protoporphyrin group (Zn group). Sp / SP / Zn group after ligation of 30min and 120 minutes after reperfusion / reperfusion, 3min was injected intravenously into the femoral vein with 1 mL of normal saline (5 渭 g/kg) diluent, respectively, and before reperfusion in SP group with pure oxygen for 3 minutes. 3min was injected into 3min before reperfusion in the SP group with pure oxygen for 3 minutes. 1 mL saline 1 mL ZnPP (5 渭 g / kg) diluted solution and 2% sevoflurane inhaled for 3 min. After reperfusion with 120min, (1) the serum levels of cTn-I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2)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in apical ischemia tissue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3)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The content of HO-1 in blood tissue.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S, the content of cTn-IHO-1 MDA in other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content of cTn-IO-1MDA in SP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group I / R,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in S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group I / 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DA content and SOD activity between SP Zn group and SP Zn group (P0.05). Conclusion HO-1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sevoflurane post-treatment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博爱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4011040-9)
【分类号】:R5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曙光,徐小虎,高庆春,黄如训;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年03期

2 刘雅,董振明;白细胞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河北医药;2001年12期

3 林函;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线粒体的作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年05期

4 张英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5 高国栋,韩志岩;核因子-κB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6 杨阳;中医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1期

7 杨彦玲,师养荣,李建龙,陈雅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2期

8 朱彬,万朝敏,郭慧玲,肖静,王正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改变[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9 罗真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11期

10 杜蕾,蒋金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2 李长岭;蒋峻;樊友启;丁芳;Wieming Fan;Ling Wei;;肿瘤坏死因子a受体1敲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协辉;李鹏;黄小平;王东明;陈宋明;杨泽民;陈智凡;许文敏;陈丽萍;;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李培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基础与临床[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彭涛;徐明江;滕旭;管又飞;;AZ12417698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7 辛平;朱伟;李静;刘铭雅;李京波;Andrew N.Redington;魏盟;;缺血后处理联合远端缺血期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吴志明;董丽莉;樊冰;潘翠珍;舒先红;;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扭转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9 袁肇凯;黄献平;曹金枝;胡志希;简亚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冠状微循环改变的实验研究[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张秋芳;付琴;刘慧;胡本容;向继洲;;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恒臣;HMGB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信号传导通路[D];山东大学;2015年

2 郭小芙;内质网应激在高血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5年

3 高超;TXNIP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赵智刚;蒽贝素对心脏骤停模型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5 陈邦党;CaMEK基因靶向转导减轻老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6 吴娜;硝酸酯药物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幺天保;维生素D受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张宏;谷氨酰胺抗高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心肌缺血新模型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9 闫福曼;心肌微环境诱导间充质干细胞通道蛋白表达及丹参酮的干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吴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药物保护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琪;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机制及STVNa保护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宗雷;血清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D];济宁医学院;2015年

3 李海勋;PR39与ADM共载体rAAV分泌表达后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宗巧凤;内吗啡肽-1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5 袁乐宏;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6 白文莉;GYY413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7 陈曦;PPENK-MIDGE-NLS转染白细胞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8 黄丹;ClC-3氯通道蛋白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所致心肌肥厚中的作用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9 陈钢彬;超声微泡介导硫化氢传输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10 蒋舒燕;钙离子拮抗剂SK&F96365和LOE908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效果[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69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069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f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