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腰椎间盘退变软骨下骨及软骨终板灌注的DCE-MRI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6 12:29

  本文选题:椎体软骨下骨 + 软骨终板 ; 参考:《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采用基于Extended Tofts linear模型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研究椎间盘退变椎体软骨下骨(VSB)、软骨终板(CEP)的灌注。方法 18例受检者分别行腰椎常规检查及DCE-MRI。记录椎体头、尾侧VSB、CEP感兴趣区灌注参数Ktrans、Kep、Ve值。在腰椎正中矢状位T2WI确定椎间盘Pfirrmann分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与Newman-Keuls多重比较检验比较不同分级DCE-MRI各灌注参数值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研究90个椎间盘。Pfirrmann 1级5个,占5.56%;2级27个,占30.00%;3级21个,占23.33%;4级32个,占35.56%;5级5个,占5.56%。头、尾侧VSB及头、尾侧CEP灌注参数从1~2级先上升,2~3级后下降,4~5级再上升后下降。不同Pfirrmann分级头侧VSB Ktrans值、Kep值、尾侧VSB Kep值、头侧CEP Ke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01、5.036、2.724、2.714,P值均0.05)。其中Pfirrmann 1级与2级、1级与4级、2级与3级、3级与4级头侧VSB Kep值、Pfirrmann 1级与4级尾侧VSB Kep值及Pfirrmann 2级与3级头侧CEP Kep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560、5.059、3.425、4.305、3.996、4.256,P值均0.05),余两组间VSB、CEP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DCE-MRI定量技术显示在椎间盘退变中,VSB及CEP灌注在Pfirrmann 2级升高,3级降低,4级升高,最后在5级降低。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rfusion of subchondral bone (VSB) and endplate (CEP) of degenerative vertebral body of intervertebral disc by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 (DCE-MRI) based on extended Tofts linear model. Methods Lumbar vertebrae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DCE-MRI were performed in 18 patients. The perfusion parameters of the vertebral head and caudal VSB-CEP were recorded. The Pfirrmann grade of intervertebral disc was determined on T _ 2 WI in the median sagittal position of lumbar vertebrae. One-way ANOVA (One-way ANOVA) and Newman-Keul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perfusion parameters of DCE-MRI with different grades (P0.05). Results A total of 90 intervertebral discs. Pfirrmann grade 1 was 5, accounting for 5. 56 and 2 grades 27, 30.003 and 21, accounting for 23. 3333 and 4 grades 32, 35. 56 and 5. 56. The perfusion parameters of head, caudal VSB and head, caudal CEP increased first from 1 to 2, and then decreased from grade 2 to grade 3, and then increased to grade 4 and then decreas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SB Ktrans value, tail VSB Kep value and cephalic CEP Kep value between different Pfirrmann grades (F = 2.701 / 5.036 / 2.724 / 2.714 / P, respectively). The VSB Kep values of Pfirrmann grade 1 and grade 2, grade 4, grade 2 and grade 3, grade 3 and grade 4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firrmann class 1 and grade 4, and the CEP Kep values of Pfirrmann class 2 and grade 3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Q = 4.5605.059 3.4254.3053.9964.256P,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of CEP Kep between Pfirrmann class 2 and grade 3 is significant (Q = 4.5605.059.3.4254.3053.9964.256P,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EP perfus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the quantitative technique of DCE-MRI showed that VSB and CEP perfused in the degenerative intervertebral disc were increased in Pfirrmann grade 2, decreased in grade 3 and decreased in grade 4, and finally in grade 5.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医学信息分析及肿瘤诊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GE中国医疗集团;
【基金】:医学信息分析及肿瘤诊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编号:PJS140011511)
【分类号】:R445.2;R68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雪凌;孟昊业;王永成;彭江;郭全义;许文静;李丙岩;王程;汪爱媛;卢世璧;;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软骨-软骨下骨复合单元改变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09期

2 崔建岭;任进军;孙英彩;赵纳;石俊岭;;膝关节软骨下骨局灶性病变与应力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4期

3 宋伟;杨柳;王富友;;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软骨和软骨下骨病理改变的定量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12期

4 陈向阳;郭开今;董启榕;李强;;兔骨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弹性模量改变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03期

5 杨丽平;刘建玲;宋庆慧;朱嘉;张万强;孔焕宇;赵铁军;;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豚鼠膝关节软骨下骨的增龄性改变[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9期

6 于洪存;丁承宗;王新怡;;胫骨平台退行性变软骨下骨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2年10期

7 陆宁,曾维权,潘瑾,卢世璧;骨关节炎软骨及软骨下骨吡啶并林含量的变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8 郑洁;王瑞辉;寇久社;;软骨下骨重塑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4年08期

9 牛维;;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6年03期

10 李强;张柳;;骨性关节炎中软骨下骨与软骨退变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悦;张玮;张杨;孙晓雷;李秀兰;;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生物学活性的观察[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占飞;Hitoshi Inaba;;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厚度和软骨下骨强度的地形学分布及其相关性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李民;郭逸尔;刘献祥;陈文列;林久茂;黄云梅;黄梅雅;吴追乐;;透骨消痛胶囊干预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塑的分子机制探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占飞;Hitoshi Inaba;;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厚度和软骨下骨强度的地形学分布及其相关性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高渝军;李强;李荣亨;;软骨下骨的改变在骨关节炎中的意义[A];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于德刚;朱振安;汤亭亭;;大鼠半月板撕裂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下骨的转变[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7 郭悦;张玮;张扬;孙晓雷;李秀兰;;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生物学活性的观察[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明;项舟;范红松;裴福兴;黄富国;岑石强;钟刚;;体内外构建软骨-骨再生理想微环境修复兔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实验研究[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9 赖震;费骏;魏威;沈健;余涌杰;;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髋臼骨结核软骨下骨塌陷的风险[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占飞;;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和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国良;兔OA骨—软骨复合体的相关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广翼;股骨头软骨下骨的显微组织形态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陈向阳;软骨下骨改变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二磷酸盐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陈海南;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三维结构和力学性能改变及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张荣凯;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6 郭达;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微灌注及通络祛痹法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谢宗刚;降钙素对大鼠膝OA模型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破骨吸收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8 杨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Wnt5a/Ror2信号调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大鼠软骨下骨的改建[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9 戴雪松;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不同固定方式下的髋臼侧应力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晓天;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用于软骨下骨修复[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化防;阿仑膦酸钠对豚鼠自发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保护作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马海涛;膝关节OA软骨退变与软骨下骨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吴龙;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人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中的表达及意义[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玉;雷奈酸锶对豚鼠继发性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保护作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哲;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软骨下骨结构及成分影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徐镭;制动对大鼠膝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时空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8 兰贵华;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微结构改变和骨改建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9 郭新宇;关节软骨急性损伤后软骨下骨的早期组织形态、分子生物学及力学变化[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10 杨勇;骨化三醇对实验性大鼠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70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070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