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透明质酸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0-29 13:05
【摘要】: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对大鼠创伤性膝关节炎离体细胞模型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软骨细胞成功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透明质酸钠,1 h后以10μg/L的IL-1β刺激,培养24 h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细胞膜ATP,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 IL-1β组软骨细胞线粒体ATP丢失较正常软骨细胞显著升高;IL-1β和TNF-α水平在IL-1β组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透明质酸钠干预IL-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后,H20组和H40组的IL-1β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IL-1β组(P0.05),而H10组中IL-1β及TNF-α水平与IL-1β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能够减少大鼠创伤性膝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ATP的丢失,下调IL-1β和TNF-α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hyaluronic acid (HA) on interleukin (IL) 1 尾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伪 (TNF- 伪) in rats with traumatic knee arthritis in vitro. Methods Rat chondrocytes were isolated in vitro and cultured successfully. The chondrocytes were stimulated with 10 渭 g / L IL-1 尾 for 1 h. The levels of ATP,IL-1 尾 and TNF- 伪 in chondrocyte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the mitochondrial ATP loss of chondrocytes in IL-1 尾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chondrocytes, and the levels of IL-1 尾 and TNF- 伪 in IL-1 尾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sodium hyaluronate interfered with IL-1 尾 -induced chondrocytes, the levels of IL-1 尾 and TNF- 伪 in H20 group and H40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IL-1 尾 group (P0.05). The levels of IL-1 尾 and TNF- 伪 in H10 grou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IL-1 尾 group (P0.05). Conclusion Sodium hyaluronate can reduce the loss of mitochondrial ATP and down-regulate the levels of IL-1 尾 and TNF- 伪 in the chondrocytes of traumatic knee arthritis in rats.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基金】:河北省2015年度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No.20150640)
【分类号】:R68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沈华;张宗显;;肿瘤坏死因子抗肿瘤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9年03期

2 Wakefield PE;孙亦新;;肿瘤坏死因子[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2年05期

3 王大坤;;对肿瘤坏死因子复杂生理作用的进一步认识[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92年03期

4 朱彦,金蓉珍,黄非,,杨苏南,朱玲;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活性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戴慧芬,王小英,叶武,徐峻;慢性肺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的测定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11期

6 高桂红,黄茂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J];中国校医;2000年03期

7 王丽杰,刘春峰,袁壮,吴丽娜,苏艳琦;肺炎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2期

8 欧茜;肿瘤坏死因子-α儿科临床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02年03期

9 曹国永,周跃;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07期

10 李世红;肿瘤坏死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瑞娟;唐雪梅;周娟;安云飞;刘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体内IP-10 IL-17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相关性研究[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薛浩;;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蛋白3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牛微;;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家族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管频;;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田林红;张明;张宏刚;罗晖;王逸群;倪安民;;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杨田军;聂秀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植延;张荔群;;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关系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徐芝华;和法文;吴培福;曲伟杰;韩博;;氟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金莱;肖浩文;来晓瑜;吴功强;罗依;施继敏;谭亚敏;黄河;;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A];2009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曾萍;谢颖;唐盈;王敏;曾华松;;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的临床特点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梅;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类克”中国上市[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记者 邰举;肿瘤坏死因子抑制机理探明[N];科技日报;2007年

3 张哲浩 郑红蔓;生物学家发现:坏死因子能治癌[N];科技日报;2003年

4 东辰;二医大研制出抗癌类新药“重组人新型肿瘤坏死因子”[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周清华 侯梅;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有化疗增敏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通讯员 刘承志、梁时荣;太和医院一成果成为世界三大基因库共享数据[N];湖北日报;2006年

7 新华;新型肿瘤坏死因子NC进入Ⅱ期临床试验[N];医药经济报;2000年

8 记者 杨永林 通讯员 郑红蔓;我国一种抗肿瘤新药研制成功[N];光明日报;2003年

9 王世焕;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有突破[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及核因子-κB的表达[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海川;肿瘤坏死因子凋亡相关配体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以及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马文君;肿瘤坏死因子-α5'上游核因子-κB结合位点转录调控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张德震;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及其与γ-干扰素融合蛋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88年

4 肖蕾;人肿瘤坏死因子(TNF)cDNA的分离、鉴定及其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年

5 张连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及突变体的筛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年

6 毛西京;肿瘤坏死因子-α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7 吴浩;人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因子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8 蒋峻;肿瘤坏死因子1型受体在小鼠后肢缺血模型中的双重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慧;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性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研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张劲翼;人肿瘤坏死因子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及其高活性突变体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青;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徐显暑;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管频;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映;GFE-1多肽与新型肿瘤坏死因子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组织分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王信杰;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冯雷;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风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8 韩慧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耐药肿瘤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9 谢龙;参芪复方辩证加味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影响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杨文玖;肿瘤坏死因子-α对NIH3T3细胞成熟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97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297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8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