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干扰敲低GSK-3β对瘢痕疙瘩形成影响的体外研究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尾 (GSK-3 尾) on human keloid fibroblasts (keloid fibroblasts,KFB) by RNA interference technique. Methods: three pairs of specific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or human GSK-3 尾 gene were transfected into human KFB, cultured in vitro. The best siRNA, that interfer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KFB GSK-3 尾 gene was screen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nd then transfected into human KFB,. The expression of m RNA and protein of GSK-3 尾 and related proteins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1434 sequence had the best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GSK-3 尾 m RNA and protein. After transfection of GSK-3 尾 siRNA, the levels of cyclin D1 (cyclin D1), p-GSK-3 尾 and Wnt2 in 尾 catenin, cells of KFB decreased, KFB activity decreased, and the inhibition degree of cell growth in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culture time. Cell doubl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Conclusion: transfection of siRNA targeting GSK-3 尾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 in KFB and thus inhibit keloid growth.
【作者单位】: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学教研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
【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重点资助科技项目(No.2012Z70)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No.2009-CX-21)
【分类号】:R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熊涛;屈艺;母得志;;AKT-GSK3信号通路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J];医学综述;2010年23期
2 张彬;李法琦;;糖原合酶激酶-3β信号分子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蔡玉梅;朱世泽;杨维群;潘明孟;王朝阳;吴文艺;;RNA干扰敲低GSK-3β对瘢痕疙瘩形成影响的体外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7年01期
2 张玮;李树清;;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在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06期
3 林良烽;;虾青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40期
4 刘芳怡;刘开祥;李浩;廖小明;吴岚;齐立;唐永刚;;氯化锂在肢体缺血后处理中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糖原合酶激酶3β/微管相关蛋白2a/b通路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年06期
5 张应花;邓晓慧;王中平;崔卫刚;文小军;李瑞锡;;丙戊酸孤独症大鼠脑中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变化[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年08期
6 唐倩倩;郭小云;刘迪;曹君利;;GSK-3β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年09期
7 张风玉;王凯;张清秀;魏秀娥;荣良群;;FKBP51·PHLPPL·Akt模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刘欢;郭澍;唐明睿;孙强;;GSK 3β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朱芬芳;尹艳艳;李卫平;李维祖;吴国翠;公惠玲;张文;;黄芪提取物对缺氧/复氧诱导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2期
2 杨大春;杨永健;张鑫;肖贞良;;心肌肥厚的PTEN负性调控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干预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年05期
3 周裔忠;祝善俊;;PTEN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07期
4 蒋青松;黄燮南;周岐新;杨贵忠;戴支凯;吴芹;石京山;;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参与PGF_(2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07期
5 张妍;曾定尹;;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信号途径在左心室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的变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年06期
6 黄朝阳,朱建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07期
7 李跃华,哈团柱,陈琪,李菁,李传富;NF-κB参与Akt信号途径激活诱导的心肌肥大[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义,孙乔莉;双侧耳垂巨大瘢痕疙瘩12例[J];山东医药;2000年22期
2 刘美莲,陈煌基,魏明,张克勤;不同放射方法治疗155例瘢痕疙瘩术后疗效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王少华,吕世军,王燕华,吴洪娟,黄文波,吕建萍,郭爱华;细胞生长因子与瘢痕疙瘩形成的关系[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景红霞,李秀研,景黎明,叶宁;康尼克通治疗瘢痕疙瘩效果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刘文阁,李素娟,蔡玉琴;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0年01期
6 郑学毅,涂平,张建中,马圣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瘢痕疙瘩的表达[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0年02期
7 许凤芝,马奇,林艳芳,魏启春;117例胸前瘢痕疙瘩的治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8 林尚泽,张楠,梁亚;耳垂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2期
9 贺翠云,陈冬军,赵巧云;冷冻治疗耳垂瘢痕疙瘩86例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2001年03期
10 廖农;注射改良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传揆;方大定;赵炳南;叶干连;马海德;;用中药治疗瘢痕疙瘩的初步结果[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赵炳南学术思想研讨会、全国皮肤科中医外治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2 张国军;金小峰;刘军;;瘢痕疙瘩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惠斌;陈芳;;手术配合术后早期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蔡景龙;;瘢痕疙瘩的临床特点及分类探讨[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杨;郭树忠;张曦;卢丙仑;舒茂国;;难治性瘢痕疙瘩联合治疗一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王友彬;梁伟中;孙显松;王晓军;;“X”切口瘢痕瓣形成在瘢痕疙瘩切除后耳廓形态修复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杨;郭树忠;张曦;卢丙仑;舒茂国;;难治性瘢痕疙瘩联合治疗一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陈晓栋;张国成;叶顺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杨崇格;冯丽娟;;30例瘢痕疙瘩综合治疗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姜春秋;;耳廓瘢痕疙瘩的相关因素及诊疗探讨(附非洲莱索托88例分析)[A];第十一次湖北省整形外科学术会议第四次湖北省医学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伍;瘢痕疙瘩该如何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4年
2 衣晓峰;治疗瘢痕疙瘩 避免步入误区[N];健康报;2004年
3 皮肤科 黎胜强;瘢痕疙瘩的防治[N];家庭医生报;2003年
4 特约记者 衣晓峰;治疗瘢痕疙瘩 避免步入误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5 水天;同息通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 王连召;瘢痕疙瘩不能一切了之[N];健康报;2008年
7 武警总医院 白晓东 陶海;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不复发[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8 胡献国(副主任医师);巧除瘢痕疙瘩[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9 赵晴晴;瘢痕疙瘩咋治疗?[N];健康时报;2004年
10 河北 主治医师 胡松;祛除瘢痕疙瘩外治方[N];家庭医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国栋;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汉族瘢痕疙瘩家系基因多态性及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2 刘清亮;瘢痕疙瘩及其周围皮肤血流灌注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毛运春;前胸部瘢痕疙瘩微循环与胶原表达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罗勇;瘢痕疙瘩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标志蛋白的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陈晓栋;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受体在瘢痕疙瘩中表达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6 朱飞;中国汉族人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夏炜;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差异表达及调控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焦虎;瘢痕疙瘩自身免疫疾病特征和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为治疗靶点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9 王强;手术结合术后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杨志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幸蕙;应用电子线对瘢痕疙瘩术后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去除剖腹产及隆乳手术造成之瘢痕疙瘩[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2 丁丽;手术联合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辉正;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治疗70例回顾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孟洪君;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治疗57例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5 郭雷洋;瘢痕疙瘩微淋巴管密度与侵袭性生长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6 丁云鹏;两种瘢痕疙瘩综合治疗方案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7 道日娜;V形离断式术式治疗耳廓瘢痕疙瘩[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8 唐洁;TSG-6与MMP-9在瘢痕疙瘩边缘部的表达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杜光远;耳瘢痕疙瘩及其临床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10 唐小清;CYLD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曲古抑菌素A和三羟基异黄酮对CYLD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66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36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