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成骨不全临床与分子突变鉴定及SOST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0 11:29
【摘要】:第一部分成骨不全1型胶原和SERPINF1基因突变筛查及与表型关系之研究目的:明确我国汉族人群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患者中COL1A1与COL1A2基因的突变谱,分析其突变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于未找到COL1A1和COL1A2基因突变的OI患者进行新致病基因的筛查。方法:收集来自78个不同家庭的先证者、131例家族成员病史、静脉血及250例健康对照人群静脉血。所有先证者进行COL1A1和COL1A2基因直接测序。对于可测量的OI患者,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腰椎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1例VI型OI先证者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检测到SERPINF1基因一个新突变。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另17例未测到COL1A1和COL1A2基因突变的OI患者SERPINF1基因是否突变,检测到SERPINF1基因另一个新突变。这两个SERPINF1基因突变的家系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等位基因拷贝数。结果:在78例OI表型的先证者中,COL1A1突变44例(56%),COL1A2突变16例(21%);SERPINF1基因突变2例(2%);16例未找到致病基因(21%)。新发现的COL1A1或COL1A2的突变31例。COL1A1基因的p.Gly257Arg、p.Gly767Ser、p.Gly821Ser位点及COL1A2的p.Gly337Ser位点可能是OI患者的热点突变。COL1A1或COL1A2突变的先证者中,有家族史者32例(53%),散发者27例(45%),22例(37%)de novo突变。5例家系成员虽与先证者同样突变基因型,但表型正常或基本正常。2个VI型OI先证者检测出SERPINF1 基因一个新的纯合错义突变c.1067TA(V356E)和一个新的纯合缺失突变c.283+473_643+104del(p.Ala96_Gly215del)。这两个家系的父亲均显示与先证者同样的杂合突变,而两位母亲均没有突变。等位基因拷贝数检测显示第一个家系先证者及其母亲在SERPINF1基因上都存在缺失,而第二个家庭中,先证者及其母亲无缺失。结论:本研究60例有COL1A1或COL1A2突变的先证者,31例是新的突变位点。COL1A1突变位点p.Gly257Arg、p.Gly767Ser、p.Gly821Ser及COL1A2突变位点p.Gly337Ser可能是OI患者的热点突变。同一家系相同突变的家族成员接近正常表型,可能是由于种系嵌合、体细胞嵌合或外显不全导致,遗传咨询时要警惕。我们的研究提示SERPINF1基因新的错义突变c.1067TA及大片段缺失c.283+473_643+104del可以导致汉族患者VI型OI。本研究为深入了解OI患者COL1A1、COL1A2及SERPINF1的致病基因突变谱及临床表型提供重要数据,为将来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绝经后妇女血清骨硬化素水平和SOST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的关系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绝经后妇女的血清骨硬化素水平及骨硬化素基因(sclerostin,SOS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转换指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先收集了703例年龄66.7±9.1岁健康汉族绝经后妇女,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及髋部BMD、同时检测血清骨硬化素水平和骨转换指标。骨转换指标包括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PTH)、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1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交联片段(β-Cross Laps of type I collagen containing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β-CTX)。检测SOST基因的10个标签SNPs(rs1234612,rs1513670,rs1634330,rs1708635,rs2023794,rs7220711,rs74252774,rs851057,rs851058和rs865429)。为了获得足够的统计学力度,我们又招募了676例健康汉族绝经后妇女,有1379例绝经后妇女参与了检测SOST基因SNPs与BMD的关系。结果:血清骨硬化素与腰椎、股骨颈、全髋部BMD及血清25(OH)D呈正相关(所有P0.01),但与血清β-CTX呈负相关(P0.01)。在校正了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血清25(OH)D以后,这种显著性仍存在(所有P0.01)。然而,血清骨硬化素与年龄及血清P1NP无相关性。在703例绝经后妇女中,我们没有发现SOST的SNPs、单倍型与BMD、血清骨硬化素具相关性。SOST基因的5个SNPs与血清P1NP有相关性(rs1513670,rs851057,rs851058,rs1708635和rs1634330)。但当我们的研究对象扩增到1379例时,经校正年龄和BMI后,SOST基因的rs2023794、rs74252774及单倍型ACCATTCT与腰1-4 BMD具相关性(P值为0.010,0.007和0.007),即便用Bonferroni多重显著性试验校正后,依然具有显著性。其中rs2023794的CC基因型与rs74252774基因型的TT基因型较其他基因型有更高的BMD。rs2023794与rs74252774对腰椎L1-4BMD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0.6%与0.7%,然而,我们未发现SOST的10个SNPs、6个单倍型与髋部BMD具相关性。结论:我们的研究提示,在汉族健康绝经后妇女中,血清骨硬化素水平与腰椎、股骨颈、全髋BMD及血清25(OH)D呈正相关;与血清β-CTX呈负相关;SOST基因的5个SNPs与血清P1NP有相关性。SOST基因的rs2023794、rs74252774及单倍型ACCATTCT与校正后的腰椎BMD呈相关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同行,陈瑛,李晖;先天性成骨不全2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2 王来旭,王学文;成骨不全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3年08期

3 马明霞;成骨不全1例[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常立涛,任志刚,任继志,赵月欣;先天性成骨不全ⅡA型1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11期

5 颉强,杨柳,赵黎;成骨不全的治疗及康复[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6 贺晓日,党西强,谢宗德,陈平洋,胡劲涛,杨成华;先天性成骨不全3例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3期

7 章海凌;成骨不全一家系五例[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5年03期

8 马明霞;成骨不全1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年11期

9 杨旭锦;张爱华;;先天性成骨不全一例[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年04期

10 邓俊辉;;成骨不全误诊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永成;;成骨不全诊断、治疗体会[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小儿肢体畸形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第二届国家级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治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2 许志福;白茹冰;王景峰;;成骨不全6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3 王卓;杨峥;杨诗聪;王连唐;;成骨不全基因突变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忠;;成骨不全一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刘伟;谷峰;鲁端阳;李筱荣;马旭;季建;;成骨不全一家系突变基因检测及其眼部特征初步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王熙然;窦京涛;陆菊明;裴育;李剑;吕朝晖;;成骨不全家系临床及基因特征研究[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先天性成骨不全外科治疗的发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8 张浩;柯耀华;岳华;肖文金;章振林;;73例成骨不全家系外显不全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9 张浩;柯耀华;岳华;肖文金;章振林;;成骨不全家系不同表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陈文远;张寿;;活性维生素D治疗成骨不全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瑛;骨头:一碰就断是何病?[N];大众卫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浩;成骨不全临床与分子突变鉴定及SOST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尧;芯片重测序技术检测成骨不全基因突变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贤龙;成骨不全致病基因突变及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甲基化分析[D];济南大学;2015年

2 蒋德科;Ⅰ型成骨不全及骨质疏松症两个候选基因的遗传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伟;成骨不全一家系突变基因检测及其眼部特征初步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4 张宇慧;一个成骨不全家系的突变筛查[D];中南大学;2012年

5 李丽红;成骨不全伴发瓣膜性心脏病1例[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李虎;成骨不全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突变分析[D];济南大学;2014年

7 石建伟;成骨不全患者骨胶原结构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王熙然;成骨不全家系临床及基因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9 徐超;成骨不全症致病基因突变及其与表型相关性分析[D];济南大学;2012年

10 岳煜;成骨不全患者尿Ⅰ型胶原分子N末端和C末端吡啶并啉交联结构的检测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06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406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8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