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临床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SD)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infection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tibial fractures. Methods Twenty-five patients with early infection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tibial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13) and control group (n = 1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 was retained and treated with VS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rnal fixator was removed and the external fixator was used to fix and change the medicine.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sensitive antibiotics and anti-infection therapy for 6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 time of skin incision and bone healing, the changes of WBC,CRP,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and serum procalcitonin (procalcitonin) levels before operation and 1 ~ 2 weeks after operation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healing time of skin and bone were (22.5 卤1.9), (, 48.3 卤3.0) d, (8.6 卤1.4), (, 9.4 卤1.8) months, respectively (P 0.05).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on, WBC,CRP,ESR and serum calcitonin in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on average at 1 and 2 weeks postoperatively, but the above indexes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3 weeks after operation (all P 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case (7.69%) had no re-debridement, while 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re-debridement. Conclusion VSD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early infection of tibial fractures.
【作者单位】: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
【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项目(2014KZ055)
【分类号】:R68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睿;文科;杨艳秋;陈文海;付康;张瑞芳;刘月明;刘卫华;刘漪沦;;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序贯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彦东;李永梅;田学忠;白志津;贾世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7年2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健;喻爱喜;漆白文;李宗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治性溃疡创面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年01期
2 郑洵;喻爱喜;潘振宇;漆白文;宋健;陈德志;;皮瓣术后坏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研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年06期
3 赵景春;咸春静;于家傲;石凯;路来金;;双侧臀大肌皮瓣联合术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骶尾部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年05期
4 蔡济寰;曹东升;谢娟;李红红;陈增红;朱邦中;鲍琼;娄寅;;可调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复杂创面[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5 刘兵;邹勇;余明;;VSD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高压氧治疗烧伤后感染性创面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4年12期
6 罗东斌;焦锋;张文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年02期
7 张耿明;李浩瑜;;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高山,杜习光,吴仲华,刘芝华,童贤平;闭合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4例[J];中国骨伤;2000年11期
2 马智忠;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65例的治疗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02年08期
3 何少波 ,刘卫民 ,赖嘉弟;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14例治疗分析[J];中医正骨;2002年03期
4 许鸿;;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处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5年21期
5 李维龙;;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12例治疗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0年03期
6 管永青;;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03期
7 魏来瑜;;胫骨下端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41例原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年03期
8 袁军;;37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年04期
9 石忠琪,魏万富;异径钻头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年06期
10 李图力·古尔;;47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树柴;刘军;罗明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许树柴;罗明辉;刘军;;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魏雁林;蔡润;陈淑杰;张青春;白小花;;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功能锻炼方法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宏宇;梁斌;李丽春;尹东;金先跃;;体外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5 陈文城;林西峰;;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失误及并发症30例分析[A];全国骨科并发症防治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玉春;;爱惜康系列缝线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孔志刚;于海泉;冯文岭;张志国;王倩;潘铄;;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诊断及处理[A];第16届全国脊柱&四肢矫形外科(骨科)康复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8 闫玉明;朱小虎;;102例跟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预后及影响因素[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熊翔;马远;高福存;杨庆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鲁博;周东生;穆卫东;;髋关节脱位技术在髋臼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罗明辉;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吕文学;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法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孙国栋;万古霉素骨水泥用于骨折内固定术后髓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4 江春苗;胸部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廖肇山;五味消毒饮结合负压引流治疗热毒炽盛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张建华;改良的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24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42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