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右美托咪定对谷氨酸诱导的大鼠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5-05 20:56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谷氨酸神经毒性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脑室注射谷氨酸制作大鼠脑谷氨酸神经毒性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谷氨酸损伤组(G组,脑室注射谷氨酸)、Dex1组(脑室注射谷氨酸前30 min腹腔注射Dex 50μg/kg)和Dex2组(脑室注射谷氨酸前30 min腹腔注射Dex 100μg/kg)。2 h后取脑,分离出右侧海马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剩余脑组织测定脑含水量。另用尼氏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受损状态。结果 Dex1组和Dex2组的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水平比G组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升高。同G组相比,Dex1组、Dex2组海马尼氏染色结果显示神经细胞损伤减轻明显。结论 Dex预处理可以明显减轻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拮抗谷氨酸引起的细胞神经毒性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Dex) on glutamate neurotoxicity in rats. Methods the rat brain glutamate neurotoxicity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glutamic acid. 36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group C), glutamic acid injury group (group G,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glutamic acid). Dex1 group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Dex 50 渭 g / kg 30 min before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and Dex2 group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Dex 100 渭 g / kg). 30 min before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were taken 2 hours later to separate the right hippocampal tissue for determination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The residual brain tissue was measured for brain water content. Nissl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amaged state of nerve cells. Results the water content,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of brain tissue in Dex1 group and Dex2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 group. Compared with G group, the results of Haimi's staining in Dex1 group and Dex2 group showed that the injury of nerve cells was alleviated obviously. Conclusion Dex pretreatment can reduce the neurotoxicity induced by glutamic acid. The mechanism may be to antagonize the neurotoxicity induced by glutamate by increas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inhibiting oxidative stress.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370)
【分类号】:R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敬峰,王伟斌,吕佩源;谷氨酸受体通路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5年05期

2 李强;王玮;;谷氨酸转运体异常与癫痫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3 君梅;谷氨酸受体和痛[J];神经科学;1994年01期

4 俞海国;谷氨酸受体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5 李淑兰,刘凤莲,王学斌,蒋锦昌;谷氨酸及其受体在脑内的存在作用与谷氨酸的神经毒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2期

6 李刚,金蓓,肖艳;谷氨酸受体系统与药物作用的靶点[J];航空航天医药;2005年03期

7 李成敏;颜慧;宫泽辉;;谷氨酸转运体亚型谷氨酸转运体1与其调控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10期

8 石玉锋;虞燕琴;;谷氨酸在睡眠和觉醒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9 邱瑜,陈红专,金正均;谷氨酸神经细胞毒作用的新途径——谷氨酸/胱氨酸转运体介导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年03期

10 胡鸣,徐丹令;谷氨酸与缺血性脑损伤[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罗自强;;外周谷氨酸受体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梁辉;蔡定芳;;谷氨酸转运体与脑缺血的研究进展[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于珊;李正莉;朱长庚;刘庆莹;魏瑛;;谷氨酸致痫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受体变化的观察[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张茂林;杨巧莲;郑俊婷;张红宇;张俊清;刘俊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谷氨酸水平动态变化及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黄晓婷;冯丹丹;刘伟;彭湘萍;李杨;黄艳红;汉建忠;罗自强;;小鼠胰腺及胰岛β细胞系MIN6细胞谷氨酸受体的表达[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6 黄晓婷;冯丹丹;刘伟;彭湘萍;李杨;黄艳红;汉建忠;罗自强;;小鼠胰腺及胰岛β细胞系MIN6细胞谷氨酸受体的表达[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7 张春青;夏建霞;陈鹏慧;胡志安;;orexin-A对大鼠前额皮层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7th Biennial Meeting and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7年

8 滕士勇;尤圣武;彭章龙;于布为;;异丙酚对谷氨酸激活GluR6受体介导的SUMO修饰及JNK通路变化的影响[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梁辉 蔡定芳;谷氨酸转运体与脑缺血密切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谷氨酸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的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效辉;APP/PS1转基因小鼠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及头孢曲松的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朱雅妮;谷氨酸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4 李铭;PRRT2突变体导致谷氨酸释放及GRIA1膜表面分布异常[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闫桂刚;慢性高眼压对大鼠视网膜谷氨酸代谢改变的实验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徐楠杰;吗啡对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7 王燕;NF-κB/p53信号通路在谷氨酸受体介导的自噬激活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8 常庚;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对谷氨酸毒性造成的运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秦昶;小鼠内侧缰核传入传出投射的神经化学特征与G蛋白偶联受体151的脱孤和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周家文;体内性激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交感中枢谷氨酸紧张性传入机制在疼痛诱发高血压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彭哲;Apelin通过ERK通路拮抗谷氨酸诱导PC 12细胞损伤[D];南华大学;2015年

3 马清清;蝇类体内谷氨酸受体与阿维菌素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4 宋欢;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谷氨酸受体机制[D];皖南医学院;2015年

5 王瑜;二穗短柄草对低钙胁迫的响应及其谷氨酸受体家族基因鉴定和功能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马建义;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自由活动大鼠脑内谷氨酸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7 晁晓东;谷氨酸转运蛋白载体的构建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刘星苗;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谷氨酸损伤神经元PPARγ的表达和活性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曹伟鹏;绞股蓝皂苷抗谷氨酸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爱菊;脑缺血预处理增强大鼠海马CA1区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的结合特性及其对谷氨酸的摄取[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69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469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9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