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电生理联合监测在锁孔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6-21 09:49
【摘要】:目的探讨在锁孔入路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异常肌反应(AM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联合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8例HFS患者作为监测组,行术中AMR和BAEP监测;同时设对照组48例,无电生理监测;对两组术后有效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组患者术后近期有效率为90.51%(143/158),远期达到95.57%(151/158),对照组术后近期有效率为79.17%(38/48),远期87.50%(42/48);两组患者术后近期,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监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7%(14/158)明显低于对照组25.0%(1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孔入路MVD是目前治疗HFS确切有效的方法 ,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鉴别责任血管、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bined monitoring of abnormal muscle response (AMR) and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 in the microvessel decompression (MVD) of the keyhole approach to muscle spasm (HFS). Methods 158 patients with HFS were selected as monitoring group, AMR and BAEP monitoring in operation.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0.51% (143/158) in the monitoring group, 95.57% (151/158) in the long-term, 79.17% (38/4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87.50% in the long-term (42/48).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8.87% (14/158) in the monitoring group and 25.0% (12/4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microvessel of the keyhole approach is a very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HFS, and the use of neuroelectrophysiologic monitor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helps to identify the responsible blood vessel,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R6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波;王成伟;王志刚;潘顺;张源;张庆林;;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年12期

2 陈建明;周强;夏锡伟;杨伊林;邵耐远;王强;邵华明;;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年08期

3 傅林,李云璋,朱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7年03期

4 王波定;姜智南;戎建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05期

5 李成;雷町;毛伯镛;叶春;;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华西医学;2007年01期

6 李岩峰;马逸;李付勇;黄海韬;王斌;邹建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附204例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09期

7 陈寒春;王之敏;蒋栋毅;张全斌;杨德宝;沈李奎;;显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08年12期

8 阳纲要;谢明;;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08期

9 陆斌;杨勇灵;余红;张镇;林浩;陈初亮;杨程光;杨厚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8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08年04期

10 曾春;蒋永明;王多彬;康东;;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附72例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晓利;;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及复发[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袁越;于炎冰;张黎;;显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及防治[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波定;姜智南;戎建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体会[A];2005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陈国强;;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耳鸣的原因分析[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黎;袁越;赵奎明;张思迅;李锐;;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原因分析及再手术策略[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于炎冰;张黎;袁越;赵奎明;张思迅;李锐;;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再手术策略[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陈广鑫;;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对静脉压迫的处理[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袁越;于炎冰;张黎;;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袁越;于炎冰;;显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及防治[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韩宏彦;栾国明;梁继军;李云林;王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分析[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李世亭;面肌痉挛 新学说助力临床疗效[N];健康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戈;异常肌反应监测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定量化分析与改进[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石鑫;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3 吴臣义;乙状窦前经颞骨岩部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朱玉辐;颅脑中线区锁孔入路的解剖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神经监测技术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3年

2 张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因素及手术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袁智锐;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评价[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任鸿翔;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延迟治愈[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陈曙光;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及并发症的防治[D];承德医学院;2012年

6 陈松;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责任血管的测定[D];中南大学;2010年

7 兰正波;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任崇文;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判定及手术疗效[D];山东大学;2013年

9 庞陆军;乳突后锁孔入路磨除部分岩骨显露中颅窝的内镜解剖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王斌;内窥镜辅助前、外侧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03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03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1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