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应力导致关节软骨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动物实验研究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local tensile stress can be produced after cartilage injury, and the phenotypic changes of cartilage cells will occur under the action of tensile stress, from secreting a large amount of type II collagen and proteoglycan to secreting type I collagen. Methods: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ensile stress distribution around cartilage crack type injury. similar cartilage injury was made in knee cartilage of 15 4-month-old New Zealand rabbits. The animals were killed at 2, 6 and 20 weeks,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type I and II collagen around cartilage injury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expression of proteoglycan was detected by red O-fast green method. Result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ensile stress could be produced around cartilage crack type injury, and the tensile stress was related to the angle of crack. The local maximum tensile stress of 45 掳crack on cartilage surface was 0.59 MPa, while 90 掳crack had no tensile stress. 2, the results of type I collagen around 45 掳crack at 20 weeks were 0.13 卤0.07, 0.18 卤0.05, 0.19 卤0.09 (mean optical density), respectively. P0.05.90 掳crack showed no obvious type I collagen production. In addi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ype II collagen and proteoglycan around the cracks at the two angles. Conclusion: a new theory confirms that the tensile stress around cartilage injury can increase the distribution of type I collagen and induce cartilage degeneration. If this tensile stress can be avoided in the treatment of cartilage injury, it may delay or even terminate the degeneration of cartilage,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OA (osteoarthritis).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渊 ,史战国;软骨损伤的机制与临床用药[J];青海医药杂志;2005年07期
2 吴华贵;黄伟东;林春豪;;射频治疗山羊软骨损伤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1年13期
3 陆定贵;韦庆军;李桥川;韦积华;肖仕辉;李伟岸;;软骨损伤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7期
4 黄伟东;林春豪;吴华贵;;软骨损伤射频治疗和基础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年20期
5 许振华;康文成;陈风苞;孙保国;左铁臣;张树桧;贺长青;;膝关节半月软骨损伤83例分析[J];河南医药;1984年01期
6 宋海利,赵晓山;髋臼Y形软骨损伤长期随诊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赫荣国;马承宣;;髋臼Y形软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8 张志成;孙天胜;;软骨损伤临床治疗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12期
9 戴琰琨;顾一煌;马勇;;针药结合促进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0年06期
10 顾承娟;膝半月软骨损伤患者术后护理观察[J];职业与健康;199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韦庆军;陆定贵;陆荣斌;;软骨损伤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及其意义[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心慰;张立超;胡崇伟;顾庆云;李艳飞;;慢性铝暴露致大鼠骨与软骨损伤胶原途径的动态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心慰;李艳飞;;慢性铝暴露致大鼠骨与软骨损伤胶原途径的动态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应桂英;贾勇;栾荣生;;腐植酸与软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7年第2期[C];2007年
5 曲彦隆;杨卫良;陆晓峰;杜劲松;;骨髓基质干细胞及相关因子在软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曲彦隆;杨卫良;杜劲松;杨果夫;;软骨损伤生物力学变化与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陈常辉;余方圆;;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修复软骨损伤的研究与进展[A];中国医药教育论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3年
8 程晓光;屈辉;刘薇;赵涛;朱振华;王玉昆;;儿童肘关节骺(板)软骨损伤的MRI检查[A];第二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毛磊;美研制软骨损伤修复新技术[N];人民日报;2002年
2 实习生 郑光晔;“克隆”自身软骨组织 软骨损伤治愈有良方[N];滨海时报;2011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 解放军总医院 卢士璧;软骨损伤及修复[N];健康报;2002年
4 朱国旺;软骨损伤后骨关节炎发生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张仲文 靳晓方;软骨损伤 细胞修复[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宇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组织工程修复软骨损伤时对间充质干细胞募集和促进分化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张薇;生物活性材料促进关节软骨损伤修复和再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王鑫;骨折及软骨损伤后干细胞迁移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军;计算机处理距骨骨软骨损伤MRI图像测定坏死体积及体外冲击波治疗的疗效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杨家骥;关节镜技术治疗前外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猛;拉应力导致关节软骨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动物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陆定贵;软骨损伤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及其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彬;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对软骨损伤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李凯;膝骨关节炎放射学骨赘表现与关节镜下软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毋斌强;血清中人类软骨寡聚蛋白(COMP)检测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8 杨本伍;少阳生骨方对大鼠在体软骨损伤关节液IL-1β及软骨修复组织Ⅰ、Ⅱ型胶原影响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9 鄢志辉;关节镜下治疗外侧半月板撕裂合并不同程度软骨损伤的疗效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10 陈毅;IL-1和TNF-α在兔软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09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0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