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结蛋白病肌纤维内线粒体膜孔通道蛋白1相关蛋白表达异常的观察

发布时间:2019-09-18 13:48
【摘要】:背景与目的结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结蛋白病是一种遗传性蛋白聚集性肌病,线粒体异常是结蛋白病最早发生的病理改变之一,然而导致线粒体出现异常的相关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膜孔通道蛋白1/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1(VDAC1)是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孔(mPTP)的重要调控亚基,当mPTP通透性增高时,大量细胞凋亡因子从线粒体膜间隙释放到胞浆,导致细胞凋亡级联反应。然而结蛋白病与VDAC1是否有明确关系尚无研究明确阐述,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结蛋白沉积性肌病患者和结蛋白病动物模型中VDAC1及其相关凋亡蛋白(Bax、ATF2、Bcl-2、Bcl-xl、HKⅡ)的表达,探究结蛋白病肌细胞内线粒体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1.构建腺病毒包装的突变型和野生型结蛋白基因的真核生物表达质粒。2.首次造模:实验组将浓度为1.0×1011pfu/ml包装有突变型结蛋白质粒的腺病毒按九宫格法分九点微量注射到28-35日龄雄性SD大鼠左后大腿肌内,每只大鼠注射总量为100μl。右后大腿对应点注射等量包装有野生型结蛋白基因质粒的腺病毒为对照组。分别于转染后第2、7、14、21、28天各处死2只大鼠,取注射点处的肌肉行肌肉冰冻切片常规染色及desmin免疫组化染色。对比观察出现以结蛋白沉积为主要改变的典型结蛋白病病理改变的转染后天数,以确定造模条件。3.重复造模: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将突变结蛋白基因的腺病毒微量注射4只28-35日龄雄性SD大鼠(方法同上),在已观察到的出现以结蛋白沉积为主要改变的转染后天数取注射区局部肌肉,行冰冻切片desmi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模型的稳定性。4.将造模成功动物模型与结蛋白沉积性肌病患者骨骼肌行常规病理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对比观察VDAC1及其相关凋亡蛋白(Bax、ATF2、Bcl-2、Bcl-xl、HKⅡ)的表达。结果1.首次造模发现转染后第14天,2只SD大鼠实验组的转染局部肌肉的肌纤维内均出现结蛋白沉积等典型结蛋白病病理改变;取4只SD大鼠重复造模,在转染后第14天观察到有3只大鼠实验组转染局部肌肉的肌纤维内出现结蛋白沉积等典型结蛋白病病理改变。2.结蛋白沉积性肌病患者与结蛋白病动物模型均在结蛋白沉积的肌纤维内出现VDAC1、促凋亡蛋白(Bax、ATF2)聚集高信号,而抗凋亡蛋白(Bcl-2、Bcl-xl、HKⅡ)无聚集。其中结蛋白沉积性肌病患者的结蛋白沉积肌纤维内Bcl-2、Bcl-xl较正常肌纤维信号无明显变化,HKⅡ较正常信号略低;结蛋白病动物模型的结蛋白沉积肌纤维内Bcl-2较正常信号略低,Bcl-xl、HKⅡ较正常肌纤维信号无明显变化。结论1.我们以腺病毒包被突变结蛋白基因以直接肌肉注射转染方式成功构建出结蛋白病动物模型,验证模型稳定性高。2.结蛋白病的发生可能与线粒体相关性促凋亡蛋白(Bax、ATF2)的活化,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Bcl-xl、HKⅡ)的表达,刺激VDAC1开放、高表达,进而诱导凋亡因子从线粒体膜间隙释放到胞质,导致细胞凋亡级联反应有关。
【图文】:

大腿,记号笔,皮肤,长度


第 2章 材料与方法则取消第 3 次注射;如未达到麻醉效果则继续注射。注射完麻醉药物后,轻微旋转拔出针头,防止漏液[25]。麻醉成功后,双后大腿备皮,用记号笔在双后大腿皮肤画九宫格,每小格长度约 0.3cm×0.3cm(图 1)。用碘伏消毒局部后,实验组取左后大腿用微量注射器行肌肉微量注射浓度为 1.0×1011pfu/ml 包被突变 desmin 基因的腺病毒液(rAd5-DES-L274P),每只大鼠注射总量为 100μl,按九宫格平均分为 9 点注射。相对应部位的右大腿肌肉注射等量包被野生型 desmin 基因的腺病毒液(rAd5-DES-wild)为对照组。

转轮,转染,大鼠,异戊烷


图 2:转染后大鼠在转轮中自由奔跑。2.2.3 实验标本的取材及后处理(1).分别于转染后第 2 天、7 天、14 天、21 天、28 天各断颈处死 2 只。(2).注射局部备皮后用组织剪剪开双后大腿注射点局部皮肤,取注射处肌黄耆树胶固定于软塞,避免倾倒。(3).在 100ml 长柄量勺中倒入 70-80ml 异戊烷。(4).装有异戊烷的量勺放入液氮中。(5).大镊子搅动异戊烷,使异戊烷充分冷却。(6).大镊子夹住标本,将标本放于液态异戊烷中轻微晃动,降温 20 秒。(7).冻结好的标本放于-80℃冰箱保存,以备做后期的冰冻切片和免疫。(8).组织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选择出现典型结蛋白病病理改变的时间点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金彩;;运动对结蛋白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1年02期

2 洪道俊;袁云;;结蛋白病的临床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年09期

3 张秀芳;魏英杰;胡盛寿;;结蛋白与心脏疾病[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8年05期

4 王蓬文;郑国芬;;结蛋白提纯及抗血清制备[J];首都医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赵子琴;顾云菊;;纤维联结蛋白的功能及应用[J];武警医学;1993年03期

6 邓华渝,范维珂;结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病理学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3年02期

7 邓华瑜,,范维珂,李园园;肌源性肿瘤的结蛋白、波型蛋白及肌动蛋白表达特性[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8 袁建琴;王瑞元;;运动对结蛋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9 李海荣,景雅,徐秀文,王彤,杨艳萍,乔从进;α-SCA、α-SMA和结蛋白与小鼠胚胎心肌发育成熟的关系(英文)[J];解剖学报;2005年04期

10 薛翔;肖利民;张青;徐小元;金春华;;蛋白激酶C在脂多糖致心肌细胞骨架结蛋白损伤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07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洪道俊;卢家红;赵重波;赵丹华;张巍;王朝霞;袁云;;结蛋白病,5个家系的临床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洪道俊;张巍;王朝霞;袁云;;结蛋白病骨骼肌细胞内存在异常的氧化、硝基化和泛素化反应[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元昭;结蛋白病肌纤维内线粒体膜孔通道蛋白1相关蛋白表达异常的观察[D];南昌大学;2016年

2 张雪洛;十一酸睾酮对大鼠肛提肌卫星细胞结蛋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孙茜;PGK和打结蛋白YibK、YbeA的表达、纯化及折叠机理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本文编号:2537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37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3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