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与非置钉疗效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0 04:10
【摘要】:目的:目前,在胸腰段爆裂骨折治疗上尚未形成共识,充满了挑战和争论。本研究检索分析了近20多年来评估胸腰段爆裂骨折行后路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或不置钉疗效的对照研究。熟知并掌握文献的质量评价,合理选择相关指标,系统评估后路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与非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为术者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不同数据库特定检索策略检索1990年-2016年10月The Coch 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常用外文数据库,以及万方、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查找相关研究。两位相互独立的研究者对检索所得文献进行筛查,按照既定纳入排除标准确定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评价其质量并从中提取数据后使用Review Manage5.3作Meta分析。结果:3篇外文文献、14篇中文文献被纳入研究。其中两篇外文文献是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余15篇均为回顾性对照分析。研究包括1303例患者,622位行经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术(SSPI+IS组),681位行经后路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SSPI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手术耗时(P=0.52,MD=1.17,95%CI=[-2.37,4.70])、术中失血量(P=0.36,MD=8.71,95%CI=[-9.83,27.25])、住院时间(P=0.39,MD=0.83,95%CI=[-1.04,2.70])、术前椎管侵占率(P=0.41,MD=0.61,95%CI=[-0.83,2.04])、术前伤椎后凸角(P=0.26,MD=0.32,95%CI=[-0.24,0.88])、术前疼痛评分(P=0.69,MD=0.08,95%CI=[-0.33,0.50])、术后疼痛评分(P=0.16,MD=-0.26,95%CI=[-0.62,0.1])方面无统计学差异。SSPI+IS组术后椎管侵占率小于SSPI组(P0.001,MD=-3.69,95%CI为[-5.03,-2.36])、SSPI+IS组末次随访时疼痛评分小于SSPI组(P0.001,MD=-1.58,95%CI为[-2.26,-0.90])、SSPI+IS组术后伤椎后凸角小于SSPI组(P0.001,MD=-1.74,95%CI为[-2.54,-0.94])、SSPI+IS组末次随访时伤椎后凸角小于SSPI组(P0.001,MD=-2.44,95%CI为[-3.37,-1.51])、SSPI+IS组术前伤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低于SSPI组(P=0.09,MD=-1.22,95%CI为[-2.64,0.19])、SSPI+IS组术后伤椎高度比大于SSPI组(P=0.0009,MD=1.55,95%CI为[0.64,2.47])、SSPI+IS组末次随访伤椎高度比大于SSPI组(P0.001,MD=2.83,95%CI为[1.84,3.82])。结论:经伤椎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能更好的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并维持复位,降低远期疼痛的发生率;且减压更充分。与此同时并未增加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延缓患者康复出院,增加患者疼痛。S SPI+IS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是在SSPI纠正后凸畸形、维持复位不理想的情况下作为补充手段应运而生的,现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的共识是在有置钉的适应征的情况下尽可能伤椎置钉降低内固定的失败率。但是对于伴有椎间盘损伤、三柱损伤严重、分享载荷评分高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仅行短节段固定,由于其稳定性差,固定强度不足,容易出现内固定失效。需增加固定节段,必要时植骨融合来增加稳定性。另外本文纳入的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较少,未做到双盲,且样本量不足。将来工作中需设计实施更多大样本、多中心RCT来验证此研究结论。
【图文】:

流程图,文献,流程图,泛读


西 南 医 科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结 果1 文献检索结果检索后获取相关文献共计 481 篇,,使用 Endnote 自带查重功能抛弃重复文献 143 篇后得 338 篇文献;经过研究者泛读后初筛得 62 篇,再经精读后得 17 篇文献;最后 17 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其中 2 篇为 RCT[15, 17], 其余 15 篇均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包括 1303 例患者,其中 SSPI+IS 组 622 例,SSPI 组 681 例,详见文献筛选流程图(图 1)。

森林图,敏感性分析,魏巍,宁江


按照固定效应模式,两种方案在手术耗时上无统计学差异(P=0.52,MD=1.17,95%CI 为[-2.37,4.70])结果详见(图2-4)。文献作者 年份 研究设计MINORS 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总分Tian[16]2011 RCT 2 2 0 2 2 1 2 0 2 2 2 2 19陈坚[18]2011 RCT 2 0 0 2 1 2 2 0 2 2 2 2 17赵勤鹏[19]2011 RCT 2 0 0 2 0 1 2 0 2 2 2 2 15沈宁江[20]2012 RCT 2 1 0 2 0 2 2 0 2 1 2 2 16Huang[7]2013 RCT 2 2 0 2 2 0 0 0 2 2 2 2 16沈文革[21]2013 RCT 2 0 0 2 0 1 0 0 2 2 2 2 13张顺聪[22]2014 RCT 2 0 0 2 0 2 0 0 2 2 2 2 14常锐[23]2014 RCT 2 0 0 1 1 1 0 0 2 2 2 2 13贾其余[24]2014 RCT 2 2 0 2 1 2 2 0 2 2 2 2 19 kten[25]2015 RCT 2 2 0 1 2 2 2 0 2 2 2 2 19刘潮坚[26]2016 RCT 2 2 0 1 1 2 2 0 2 2 2 2 18魏巍[27]2016 RCT 2 0 0 1 0 0 0 0 2 2 2 2 11陈林[28]2016 R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8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中锋;邓强;张彦军;杨镇源;陈文;范有福;韩宪富;彭冉东;;两种不同置钉后路复位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形态变化的比较[J];中国中医急症;2016年10期

2 杜增峰;朱强;马晓磊;贺耀耀;马志远;薛春堂;;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年20期

3 魏巍;叶金标;;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评价[J];中国临床研究;2016年03期

4 陈林;顾翔;赵乐;陈优民;;胸腰椎骨折三平面、二平面内固定临床疗效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年01期

5 贾其余;王林;俞宇;郭万根;杨宁;;经伤椎与跨伤椎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年09期

6 常锐;王丰爱;王海霞;王德春;;伤椎置短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08期

7 沈文革;祁峰;张明;;后路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比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3年06期

8 张顺聪;温干军;梁德;杨志东;江晓兵;晋大祥;姚珍松;;附加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J];广东医学;2012年07期

9 沈宁江;王广积;王先安;林庆彪;林明侠;李一波;;跨节段固定与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年03期

10 陈坚;龙厚清;温干军;谢文翰;李广盛;任邵东;叶淦湖;;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2538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38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