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TLR4-Peli1轴介导的神经炎症在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发布时间:2020-04-07 15:32
【摘要】: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危急重症,占据了所有卒中的5%左右。SAH患者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因而,SAH的治疗干预仍然是神经科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早期脑损伤(EBI)是指蛛网膜下腔出血开始至72小时这一时间窗的脑损伤。近来研究认为EBI可能是SAH后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EBI涉及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脑灌注压下降、血脑屏障破坏、脑肿胀和神经元凋亡等。大量研究表明,SAH后EBI和神经炎症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其活化可以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因此,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神经炎症成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前景的策略。Toll样受体4(TLR4)是发现最早的TLRs亚型之一,其介导的炎症调节信号通路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TLR4在小胶质细胞的表达上调介导了SAH后小胶质细胞活化,激活了炎症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元细胞凋亡。TLR4通过依赖My D88途径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炎症因子合成。这些研究提示,TLR4信号通路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有效的靶点。Peli1是一E3泛素化连接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大量表达。Peli1激活后,可介导TLR4诱导的炎症因子在小胶质细胞合成。Peli1通过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 IAP)的K63泛素化,介导My D88依赖的MAPK信号通路激活。这些研究提示了Peli1在神经炎症调节中的潜在作用。目的:探讨Peli1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同时研究Peli1与TLR4信号通路对早期脑损伤中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的调节机制及两者相互作用关系。方法:第一部分1、通过颈内动脉线栓刺破法建立C57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Peli1蛋白在小鼠脑组织和小胶质细胞株BV2中的时空性表达。2、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AH后6 h、24 h、48 h和72 h不同时间点TLR4、c IAP1/2以及MAPK家族蛋白(p-JNK和p-ERK)的表达。第二部分1、构建Peli1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BV2细胞后,通过q RT-PCR检测Peli1基因并验证其干扰效率。2、经C57小鼠侧脑室注射Peli1慢病毒干扰载体上清和无义序列慢病毒上清,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蛛网膜下腔出血+无义序列组(SAH+Peli1-NC)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干扰组(SAH+Peli1-KD),通过Garcia评分检测SAH造模后48小时三组间神经功能缺陷程度,通过MRI扫描检测脑组织水肿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LR4、My D88、c IAP1/2、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MAPK家族蛋白(p-JNK和p-ERK)以及i NOS蛋白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的表达。第三部分1、通过免疫荧光观察SAH后TLR4和小胶质细胞标记IBA1的表达情况;2、C57小鼠尾静脉注射TLR4抑制剂TAK242;C57小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溶剂对照组(SAH+vehicle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TAK242组(SAH+TAK242组),通过Garcia评分检测SAH造模后48小时三组间神经功能缺陷程度,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三组间TLR4、My D88、i NOS、Peli1、c IAP1/2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MAPK家族蛋白(p-JNK和p-ERK)的表达。结果:第一部分1、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Peli1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2、Peli1蛋白主要在小胶质细胞表达,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表达较低。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 IAP1/2、TLR4、p-ERK和p-JNK蛋白表达增加,Peli1的表达趋势与炎症调节相关蛋白的表达趋势相关。4、蛛网膜下腔出血后,i NOS蛋白表达增加,并且Peli1和CD16/32共表达于小胶质细胞。第二部分1、Peli1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BV2细胞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以Peli1-KD2干扰效率最高。2、经侧脑室注射Peli1慢病毒干扰载体预处理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Peli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3、Peli1的下调,提高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Garcia评分,减轻了脑水肿。4、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li1下调后,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并且,Peli1下调导致p-JNK和p-ERK蛋白表达降低。此外,ELISA结果显示,Peli1下调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细胞因子IL-6水平下降。5、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li1下调后,i NOS蛋白表达降低。6、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li1下调后,c IAP1/2和K48蛋白表达降低,但TLR4和My D88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第三部分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TLR4和IBA1共表达于小胶质细胞。2、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TLR4抑制剂TAK242提高了Garcia评分。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K242处理抑制了TLR4和My D88蛋白水平,并降低了p-JN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4、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K242处理后,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5、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K242治疗降低了i NOS蛋白表达,但对Peli1和c IAP1/2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第一部分1、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Peli1表达增加,并且和炎症调节通路相关蛋白(c IAP1/2、TLR4、p-ERK和p-JNK)相关,提示Peli1可能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症调节。2、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Peli1主要在小胶质细胞表达,并且和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密切相关。第二部分1、下调Peli1表达能够显著减少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症因子合成,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陷,在早期脑损伤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2、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Peli1主要通过介导c IAP1/2蛋白表达增加,从而激活My D88依赖的MAPK信号通路,诱导炎症因子合成。第三部分1、TLR4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依赖My D88途径激活MAPK信号通路,从而介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2、TAK242通过作用于TLR4信号通路,抑制MAPK信号通路,阻止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并抑制细胞凋亡,发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图文】:

示意图,小鼠,模型,示意图


小鼠SAH血管穿刺模型示意图

小鼠,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C SAH 血管穿刺图。A:显露颈总动脉;B:结扎颈外动脉;C:显穿刺线置入颈内动脉ascular puncture of SAH model in mice.A: Exposure of commo of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C: Exposure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filament was advanced into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3.35;R65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素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水电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2 张洪颖;;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临床分析[J];中国水电医学;2007年01期

3 汤红艳;段文映;唐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69期

4 史航宇;苏建云;米伟阳;李楠;宋锦宁;;脑脊液置换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预后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年01期

5 安静;杜彦辉;高菲;马博雅;;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6 杨新光;何毅华;解龙昌;殷建瑞;龙友明;蒲蜀湘;姚海燕;高聪;;以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一例[J];中国卒中杂志;2017年07期

7 左敏现;;尼莫地平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药品评价;2017年11期

8 沈佳;陈彬;郑关荣;;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19期

9 代建萍;程玉峰;;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年04期

10 谢明慧;;分析舒适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文丽;刘慧琴;黄月;张杰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2 何冬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3 何冬梅;徐家立;叶民;杜丽;丁新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4 王芦敏;;经影像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致瞬间猝死1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胡彩花;;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绝对卧床认知程度的调查及护理干预[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国荣;张京芬;;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病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魏梁锋;王守森;张小军;郑兆聪;洪景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保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丁美萍;程慧;楼敏;;自发性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林传成;;警畅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附140例老年人蛛血特点分析[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霍滨;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表现为癫痫发作[N];家庭医生报;2005年

2 衣晓峰 王慧颖 记者 韩雪;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获突破[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魏开敏;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N];大众卫生报;2002年

4 宿健桃;健康老年“慢四步”[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5 王惠英 臧海玉;精神异常者要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赵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7 白轶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易复发[N];健康时报;2007年

8 禾丰;头痛与蛛网膜下腔出血[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霍滨;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呈现癫痫发作[N];健康报;2006年

10 黄远桃;老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易误诊[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学平;TLR4-Peli1轴介导的神经炎症在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2 徐宁;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于耀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子病理及腰池引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于涛;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陈泽军;p38MAPK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全伟;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预测及其干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7 史焕昌;Celecoxib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作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施贤清;枕大池注入利多卡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9 冯华;1.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继发性损害的病理基础与药物干预研究 2.大鼠实验性微波辐照后BBB损伤的特点与药物治疗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10 徐翔;应用亚低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迟发血管痉挛的动物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昊坤;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2 马岩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诊治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3 张航;Neuritin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凋亡通路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8年

4 孙笑菲;不同脑狭窄动脉与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5 齐文涛;内质网应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6 王琳;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苏州大学;2018年

7 方远坚;早期预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梗死的新型评分:mSWAI评分[D];浙江大学;2018年

8 李勇;circRNAs及mRNAs在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脑皮层中的差异表达谱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8年

9 金建祥;丹酚酸B镁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孙晓晗;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影像特点、病因及预后分析[D];山东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8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618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