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Robo4基因表达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18:39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率的交通工具已广泛普及,由此带来的创伤发生率也逐年提高。创伤后感染引起脓毒症(sepsis)的几率也大大提高,随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随之提高~1。现代创伤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居不下,创伤患者多为男性青壮年,社会代价极高。因此,创伤被纳为国家疾病控制计划。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脓毒症的发病基础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继而发生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2。因此,如何防治脓毒症是临床医学面临的一个难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干/祖细胞技术和理论的迅猛发展,严重创伤后脓毒血症及MODS的机制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契机。研究表明,血液循环中具有多向分化功能的一类祖细胞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从骨髓中动员并迁徙进入受损的组织中,然后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参与修复。内皮细胞不仅是炎症反应的参与者,还是首先受损的靶细胞。内皮细胞的损伤后造成了内皮功能不全,目前认为这可能是器官功能障碍的始发环节。1997年,Asahara~1等首次分离并证实人外周血存在着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这些细胞具有增殖、迁徙和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人们开始了对内皮祖细胞的各方面研究。内皮祖细胞定居于骨髓,在创伤后或炎症因子的刺激下可以被动员到外周循环,由于其具有大量增殖及向缺血部位归巢的特性,在创伤后参与血管形成修复并维持血管内皮稳定等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发现通过进行自体移植EPCs发现,虽然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出现下降,但是外源性EPCs的移植在病态环境下并未有效分化为内皮细胞,削弱了对重要器官的修复功能。提示在脓毒症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缺血、缺氧的内环境不利于EPCs的定向分化和促进血管内皮的修复。如何使EPC在病态内环境中最大程度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探索调控EPC定向分化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Slit2蛋白分布于肺、肝脏和肾脏等重要血管的内皮细胞。Robo4是Slit2蛋白的单次跨膜受体,其特异性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维持血管内皮功能稳定。EPC表明Robo4表达强度和EPC向成熟血管内皮定向分化及维持血管内皮稳定密切相关~3。在小鼠脓毒血症过程中,给予外源性Slit2后,可通过Robo4激活血管内皮钙离子依赖性粘连蛋白(VE-cadherin),防止其被胞内摄取,从而增强血管内皮稳定性,增强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力,明显提高脓毒血症小鼠的存活率~4。本研究将探讨在脓毒症发生过程中Robo4基因表达对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诱导EPCs定向分化作用,为临床防治脓毒症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构建Robo4~(-/+)、Robo4~(-/-)小鼠,通过盲肠穿孔+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制造出创伤后基因敲除小鼠的脓毒症模型。然后动态观察创伤后脓毒症发展过程中EPCs内Robo4表达水平和内皮祖细胞数量变化。最后对三种不同基因表达小鼠骨髓来源的EPCs进行体外培养和功能鉴定。第一部分多器官功能障碍小鼠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基因敲除小鼠脓毒症模型,为研究Robo4影响内皮祖细胞增殖和分化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体重20-25g的Robo4~(-/+)、Robo4~(-/-)和WT三种基因类型的小鼠100只分为2组:实验组(M组)90只,施行腹腔内毒素注射+盲肠穿孔;对照组(C组),施行假手术。观察各组动物的症状、体征、生存率、脏器功能指标(ALT、AST、Cr)、炎性因子(TNF-α、IL-1β、VEGF)并观察主要脏器的大体及显微镜下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小鼠的症状、体征与功能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肺、肝、心、肾及胃肠道等脏器病理改变严重。实验组和对照组MODS发生率为(82.2%,0),死亡率(75%,1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盲肠穿孔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复制出小鼠脓毒症模型,且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可重复的稳定性,并可进一步发展成为MODS。第二部分脓毒症进展过程中EPCs数量的变化及EPCs内Robo4表达水平变化目的:监测脓毒症各个阶段正常小鼠骨髓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变化,检测EPCs Robo4的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探讨Robo4表达水平与EPCs数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第一部分造模后,分别在正常状态下、注射内毒素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取骨髓,按照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PMC,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按5×10~5PMC/孔的密度种于铺有纤维连接蛋白(FN)的培养板中培养,培养48小时后收集未贴壁细胞,再按1×10~5PMC/孔的密度接种于FN包被的培养板中进行培养,培养72小时进行贴壁细胞的计数。取1×10~5细胞进行裂解,利用RealTime-PCR检测MODS各个阶段EPC中Robo4的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脓毒症发展过程中,Robo4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至T4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先增加,在T5时达到峰值,随后出现明显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在脓毒症进展过程中的变化成正相关。结论:在LPS介导的小鼠脓毒症模型中,Robo4表达水平与骨髓中EPCs数量具有相关性,因此Robo4可能参与调控EPCs的增殖。第三部分三种不同基因表型的小鼠骨髓来源EPCs培养鉴定和功能特征比较目的:对三种不同基因表表型小鼠骨髓来源的EPCs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功能比较。方法:从小鼠骨髓分离出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对培养至P6代的EPC进行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双吞噬功能及体外血管形成功能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照分析。结果:三种不同基因表达的EPC鉴定如下:贴壁细胞均特异性摄取了Dil-Ac-LDL和FITC-UEA-1,摄取率均超过80%。免疫组化:Robo4~(-/-)组:CD133(+)、CD34(+)、CD31(++)、KDR(++);Robo4~(+/-)组:CD133(+)、CD34(+)、CD31(+++)、KDR(+++);WT组:CD133(+)、CD34(+)、CD31(+++)、KDR(+++)。流式细胞仪技术鉴定:Robo4~(-/-)组:CD133阳性率:17.25±6.43%;CD34阳性率:48.75±6.83%;CD31阳性率:72.53±12.38%;KDR阳性率:87.25±10.23%;Robo4~(+/-)组:CD133阳性率:16.55±7.29%;CD34阳性率:46.65±7.23%;CD31阳性率:75.93±11.28%;KDR阳性率:89.25±11.33%;WT组:CD133阳性率:18.25±8.57%;CD34阳性率:47.15±5.72%;CD31阳性率:74.61±10.69%;KDR阳性率:88.25±11.35%。体外血管生成功能:Robo4~(-/+)组:28.49±4.38个/HP;Robo4~(-/-)组:25.82±3.62个/HP;WT组:42.32±3.92个/HP(P0.05)。粘附功能:贴壁率(Robo4~(-/+)组:42.7±3.1%;Robo4~(-/-)组:39.5±1.7%;WT组:64.5±2.6%(P0.05))。迁徙功能:迁徙率(Robo4~(-/+)组:18.5±1.7%;Robo4~(-/-)组:13.3±2.6%;WT组:27.5±1.8%(P0.05))。增殖功能:Robo4~(-/+)组:23.06±2.63×10~4;Robo4~(-/-)组:19.24±2.65×10~4;WT组:40.33±3.65×10~4(P0.05)。结论:Robo4~(+/-)、Robo4~(-/-)和WT三种基因来源的EPC的细胞形态和鉴定无明显差别。基因敲除小鼠EPCs的血管形成能力、迁徙功能、粘附功能和细胞增殖能力要劣于野生型组。小结:通过CLP+腹腔LPS注射建立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与临床脓毒症发生的常见诱因和实际过程相近。脓毒症发展过程中Robo4表达水平和内皮祖细胞数量呈上升趋势,而随着死亡的升高,二者逐渐下降。通过对三种基因表达小鼠诱导分离骨髓来源EPCs比较分析,发现Robo4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的骨髓源性的EPCs在表型鉴定、形态学特征、双吞噬功能基本一致。基因敲除小鼠在迁徙功能、血管形成功能、粘附功能和增殖功能上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证实Robo4基因表型对EPCs的部分功能存在调控作用。
【图文】:

质粒图谱,质粒电泳,样本均数,策略


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本部分数据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分析。肝肾功能和炎症指标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各组间样本均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内比较采用 t 检验,MODS 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采用 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为差异具有显著性。二、 结果(一) 基因敲除小鼠鉴定培育1.质粒构建及打靶策略完成构建的打靶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鉴定同源臂插入及方向,打靶质粒图谱见图 1-1。用 PvuI 线性化后用于胚胎干细胞打靶,打靶策略见图 1-1。

示意图,条件性,胚胎干细胞,同源重组


图 1-2 Robo4 条件性基因剔除示意图(2) 同源重组 ES 细胞鉴定胚胎干细胞打靶,实际电压为 256V,放电时间为 10ms,共获得抗性克隆 190。通过抽提 96 孔板中胚胎干细胞的基因组 DNA 后,,进一步通过 PCR 筛选阳性隆,检测到有 40 个正确同源重组克隆(见图 1-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腾飞;裴文华;邬杨楠;马月辉;关伟军;;血管干/祖细胞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7年03期

2 陆腾飞;邬杨楠;裴文华;马月辉;关伟军;;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J];生物技术进展;2017年04期

3 苏成军;;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及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23期

4 刘云平;刘勇;何延政;;高糖环境对内皮祖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及其机制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20期

5 郭媛;彭然;肖乾凤;李达;赵旺;许丹焰;;心脏康复与内皮祖细胞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年11期

6 许艳丽;王顺清;毛平;杜庆华;;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B祖细胞分析及其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年06期

7 王伟;刘德红;李卓成;罗蓉;许长琼;杨自华;;转染VEGF基因对内皮祖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年03期

8 黄志新;蔡晋;朱武生;马敏敏;;内皮祖细胞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9期

9 陈静园;赵海恩;吴峧;闫君;尹郸丹;严学倩;梁英民;;两种不同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26期

10 张京臣;谢慧;陈莹;孙来芳;孔万权;侯金珍;龚裕强;;内皮祖细胞对兔急性肺损伤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福银;陈昭烈;刘红;刘兴茂;;造血干/祖细胞体外的三维培养[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张秋华;尹洪超;张俊华;刘佩毛;张华;佘铭鹏;;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祖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沈洋;陈光;李飞;郑德兴;李翔;赵文军;;内皮祖细胞的研究现状[A];2015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暨国家级肝胆胰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5年

4 吴仁华;徐志锋;肖叶玉;吴仁华;;核磁共振频谱技术对神经干/祖细胞代谢特征的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唐佩弦;;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细胞生物学基础[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赵刚;宋明宝;于学军;朱光旭;于世勇;董红梅;康华利;黄岚;;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低密度脂蛋白损伤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书艳;许勤;王飞;周卿;颜雪芸;舒红;荣烨之;;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促进裸鼠缺血组织血管新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8 张怀勤;季亢挺;杨德业;黄晓燕;林捷;黄伟剑;徐力辛;;内皮祖细胞培养条件的正交设计研究[A];2004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肖方毅;张怀勤;余华;;兔外周血两类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磊;赵倩君;侯玲玲;浦亚斌;白春雨;陆涛峰;关伟军;马月辉;;鸡胚胎心脏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 刘建民;内皮祖细胞影响动脉瘤发生[N];健康报;2012年

2 张灿灿 杨英莉;内皮祖细胞可促血管新生[N];健康报;2006年

3 项盈;王金福;作用于不同周期 参与细胞增殖分化 中药多环节影响造血干/祖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葛秋芳;心脏中“祖细胞”:受刺激后可长成心脏新组织[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吸半小时“二手烟”,足以损害非吸烟者血管[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张道生;细胞移植促进肺部毛细血管再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记者 胡德荣;多能干细胞可生成多能心血管祖细胞[N];健康报;2013年

8 冯卫东;科学家分离出人类胚胎中胚层祖细胞[N];科技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王其玲 记者 罗坚梅;干细胞,燃起人类绝处逢生新希望[N];杭州日报;2005年

10 廖联明;干细胞行业“大地震”[N];医药经济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杰;内皮祖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拉伤的作用及机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2 师莹;ABCG1通过调控内皮祖细胞的功能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3 王文荣;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女性血管内皮功能和内皮祖细胞转录组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4 朱飞;hERG1蛋白表达及口腔癌—内皮祖细胞融合在肿瘤新生血管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李蛟;机械力决定肺泡上皮细胞的分化方向[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6 靳妍;内皮祖细胞移植通过miR-141-3p-Notch-Nrf2轴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7 张赫男;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造血障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8 谢小燕;凝集素FRIL对造血干/祖细胞多潜能性的维持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9 肖海波;转染VEGF基因的内皮祖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袁红;血管紧张素Ⅱ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俊;Robo4基因表达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程单单;CXCL12协同VEGF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血管新生[D];皖南医学院;2018年

3 陆玉婷;慢病毒介导的TRPC4基因沉默犬内皮祖细胞对其功能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4 涂强;沉默C/EBP同源蛋白基因对高糖作用下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D];湖北医药学院;2018年

5 成阳洋;肝脏功能、心血管病变和内皮祖细胞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疾患中的相互影响[D];川北医学院;2018年

6 辛慧;缺血预适应动员的肾祖细胞对“保留肾单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7 胡建;Nestin阳性颗粒神经元祖细胞参与小脑外颗粒层辐射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D];苏州大学;2018年

8 高俊敏;骨髓中Ly6C~+单核细胞祖细胞对造血调控机制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9 黄民;肝内干/祖细胞参与ALPPS 1期术后残肝再生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8年

10 吴良宇;wnt5a对心肌祖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34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634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8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