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经椎间隙楔形截骨技术治疗脊柱侧后凸畸形

发布时间:2020-05-09 21:41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楔形截骨技术(intervertebral wedge osteotomy,IWO)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手术治疗38例重度脊柱侧后凸及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2例,女16例;年龄13~69岁,平均31岁。按截骨方式分为四组,即IWO组、Smith-Petersen截骨(Smith.Petersen osteotomy,SPO)组、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组和全脊椎截骨(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组,评价指标包括平均固定节段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主弯Cobb角改善率、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善率及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O截骨组(18例)平均固定节段为(9.4+3.9)节,术中出血量(3000±410)ml,Cobb角改善率55.3%±9.5%,术后住院时间(14.9±4.9)d,ODI改善率42.1%±7.4%;4例术前Frankel分级D级患者术后均改善为E级,14例术前E级患者术后无变化。PSO截骨组(5例)平均固定节段为(7.6±1.5)节,术中出血量(4360±1161)ml,Cobb角改善率58.9%±15.1%,术后住院时间(18.2±7.0)d,ODI改善率41.3%±9.6%,1例术前C级术后改善为D级,4例E级术后无明显变化。VCR截骨组(4例)平均固定节段为(6.2±2.6)节,术中出血量(3750+1848)ml,Cobb角改善率83.9%±10.9%,术后住院时间(21±7.2)d,ODI改善率39.6%±18.1%,1例术前C级患者术后改善为D级,3例术前D级患者术后均改善为E级。IWO组(11例)平均固定节段为(7.2±2.7)节,术中出血量(2855±1046)ml,Cobb角改善率59.6%±22.05%,术后住院时间(13.5±2.7)d,ODI改善率51.3%±8.3%;1例术前C级患者术后改善为D级,8例术前D级术后改善为E级,余2例术前E级患者术后无变化。11例行经椎间隙楔形截骨术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5.2个月,矫形节段均获得良好的融合,无断棒的现象。结论:经椎间隙楔形截骨技术治疗脊柱侧后凸畸形可以减少手术创伤,使内固定系统获得良好的生物力学分布及手术矫形效果。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前柱,后柱


A B C DE F图1 经椎间隙楔形截骨术(intervertebral wedge osteotomy,,IWO)手术示意图。A:术前侧面观示脊柱的畸形椎.B:切除相应节段椎板充分暴露脊髓,充分处理椎体后柱.C:在“矩形安全区”(虚线范围)对脊髓神经进行保护.D:根据术前计划对椎体充分松解,前柱适度撑开,并对中、后柱截骨矫形.E:在保证前柱高度的前提下适当植入松质骨块或椎间融合器.F:锁紧锁帽固定连接棒完成脊形畸形矫正手术2.6 随访及临床疗效评价术后均行影像学检查(全脊柱 DR、CT 及 MR),术后每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以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为主。采用 Frankel 分级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采用 ODI 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恢复情况,ODI 主要从疼痛强度、生活自理、行走能力、坐立位性生活等 10 个方面以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每个问题最高得分为 5 分,共 50 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邱勇;;重视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矫形术中应用的重要性[J];中华骨科杂志;2016年24期

2 李艳宁;孟祥龙;海涌;;重度脊柱畸形合并神经功能障碍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年12期

3 邱勇;;重度脊柱畸形的截骨矫形原则[J];中国骨伤;2014年05期

4 杨保辉;李浩鹏;贺西京;赵波;张纯;张廷;黄思华;;全脊柱截骨联合前方钛网支撑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畸形[J];中国骨伤;2014年05期

5 朱锋;鲍虹达;邱勇;刘臻;毛赛虎;朱泽章;何守玉;王斌;;比较经椎弓根与Smith-Peterson截骨对退变性侧后凸畸形冠矢状面平衡重建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14年04期

6 邱贵兴,李其一,王以朋,仉建国,沈健雄,翁习生,王亭;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12期

7 陈裕光;李佛保;杨军林;万勇;彭新生;郑召民;陈立言;邹学农;夏杰华;窦云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侧凸手术中联合监护的观察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2656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656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9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