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08 21:22
【摘要】:目的本课题拟通过自行设计组合式外架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探讨不同构型的组合式外架固定A2型胫骨干骨折的力学性能差异,通过临床治疗验证其骨折固定效果及疗效,为合理、规范、有效地组建组合式外架,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合式外架基本构件中的钢针、连接杆等进行外架设计,共设计完成10种外架构型,分别为构型1到构型10,每种构型分别固定胫骨A2型骨折标本(包括近段和中段)。根据外架对骨断端进行固定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胫骨干中段骨折外架模型组(A组)和胫骨干近端骨折外架模型组(B组)。根据外架连杆数量的不同,分为4杆组、5杆组和6杆组。于天津市骨科研究所生物力学研究室万能力学试验机(Bose Electro Force?3510测试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包括轴向压缩测试、扭转测试以及三点弯曲测试,测试后记录结果,计算位移(角度)及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组合式外架治疗小腿骨折的患者,满足研究条件者纳入研究,采用自行研究的组合式外架进行骨折外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待骨断端满足骨性愈合的条件后予以去除外架。随访期间对骨折愈合情况,下肢外形以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JohnerWruhs疗效分析法评定术后疗效。结果1)生物力学研究:(1)不同构型外架抗压缩、旋转能力比较:A组中构型5轴向刚度[232.37±4.676)N/mm,(221.26±2.267)N/mm]和扭转刚度[(2.12±0.057)N/Deg,(1.99±0.024)N/Deg]最大,抗压缩、旋转能力最强,其次为构型2-4、构型1轴向刚度[(104.77±0.547)N/mm,(109.77±0.551)N/mm]和扭转刚度[(1.38±0.018)N/Deg,(1.37±0.008)N/Deg]最小,抗压缩、旋转能力最弱,构型5到构型1抗轴向压缩、旋转能力呈递减趋势(P0.05)。B组中构型10轴向刚度[(255.95±3.194)N/mm,(242.08±3.536)N/mm]和扭转刚度[(2.33±0.064)N/Deg,(2.14±0.024)N/Deg]最大,抗压缩、旋转能力最强,其次为构型7-9、构型6轴向刚度[(117.10±0.869)N/mm,(119.62±0.576)N/mm]和扭转刚度[(1.55±0.026)N/Deg,(1.43±0.009)N/Deg]最小,抗压缩、旋转能力最弱,构型10到构型6抗轴向压缩、旋转能力呈递减趋势(P0.05)。同一载荷下,4杆组与5杆组间发生的位移(角度)差值明显大于5杆与6杆组间位移(角度)差值,且随着载荷的增加,前者呈明显增大趋势,后者改变不明显,提示5杆与6杆组间具有相似的抗轴向压缩及抗旋转旋转能力。(2)A组各构型外架抗侧方弯能力对比:本实验仅于A组外架模型进行,同一载荷下,构型5抗侧方弯曲能力最强,其次为构2-4、构1抗侧方弯曲能力最弱,构型5到构型1抗侧方弯曲能力呈递减趋势(P0.05)。2)临床研究:本研究选入患者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32.3±5.6)岁。导致骨折的原因包括: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损伤者11例,意外被重物砸伤者4例,干活时不慎被机器挤压者2例,其他原因导致损伤者3例。均采用本课题自行设计的外架构型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术后骨折端对合良好,外架固定牢固,未发生严重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期间1例发生针道渗液,1例出现伤口边缘的部分变黑坏死,通过定期规范换药后逐渐好转。患者术后均获随访9个月到2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其中一期获得愈合者共16人(80%);发生延迟愈合者共3人(15%),不愈合者1人(5%),经二期处理后均获骨性愈合。去除外架后下肢外观满意,经康复练习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Johner-Wruhs疗效分析法评定结果显示:优15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高达90%。结论1)本课题设计的组合式外固定架中以采用6杆构型(构型5和构型10)稳定性最佳,4杆构型(构型1和构型6)稳定性最差,增加连杆数量能够显著增强外架稳定性;2)采用5杆构型(构型2-4和构型7-9)的外架随着连杆排列方式不同其力学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构型4与构型9稳定性最佳;3)临床病例研究证实本课题设计的5杆组外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更好的满足临床对骨折治疗的需求,且相对经济、高效、便捷,骨折固定效果佳,愈合率高,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图文】:

材料,齿科材料,解剖实验,自凝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1.1.1 实验标本本研究共采用 10 具年满 18 周岁男性胫骨骨骼标本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标本身高均要求在 162-176 cm,,年龄符合 22-45 岁,经观察未见明显解剖学异常,经影像学检查无异物影及明显骨折线表现。[标本由唐山市第二医院解剖实验室提供]1.1.2 实验器械及材料组合式外骨架构件(包括连接杆,钢针,钢针固定夹,万向接头等)(创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钢锯*2,电钻* 1,克氏针* 5,钻头*2,量角器*1 ,铅笔*1,骨骼固定支架(唐山市第二医院解剖实验室提供)*4,扳手*2,方形模具(6cm*6cm*6cm,力学实验室提供)*4,义齿基脱树脂自凝牙托水 Ⅱ型,Ⅰ类(自凝型,液)(上海新世纪齿科材料有限公司) 500ml*6、造牙树脂 Ⅱ型:自凝型(粉剂)(上海新世纪齿科材料有限公司)100g*4 等。(见图 1)

能力学,实验机,骨骼


图 2 万能力学实验机Fig.2 Universal mechanical experiment machine1.2 实验标本制作及分组1.2.1 骨骼标本包埋选取制作完成的 10 具成人胫骨标本,经 DR 摄片剔除骨畸形、骨质疏松、骨折和骨肿瘤等异常骨,进行解剖学测量并记录。于本院解剖实验室进行前期包埋工作:(1)将骨骼标本固定在骨骼支架上,保持骨骼纵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将方形模具置于骨骼下端,使骨骼下端完全进入模具中;(2)取一个合适的容器(如纸杯等),放入适量造牙树脂,再倒入义齿基脱树脂自凝牙托水,以 1:2-1:3 的比例进行混合,使用玻璃棒将造牙树脂与自凝牙托水充分混合均匀,可根据混合液的粘稠度适当增减树脂或牙托水;(3)待混合液粘稠度恰当时,将其倒入模具中待其自然凝固约 1-2 小时;(4)混合液完全硬化即包埋完成,另一端同样按上述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超;王磊;李国远;姜闻博;郝永强;;3D打印在骨科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17年19期

2 陈红浩;贾亚超;康庆林;;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治疗手外伤后掌指骨缺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年12期

3 刘军;罗利芳;张寿涛;王鲁博;张琰;范文闯;王润泽;穆卫东;;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联合自体植骨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J];中华创伤杂志;2016年03期

4 康靖东;陈娟;徐伟军;;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及皮瓣移植治疗GustiloⅢA型胫腓骨骨折[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年06期

5 唐盛辉;孙永建;赵汉民;白伟坚;左睿;;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年22期

6 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邓小兵;郑竟舟;邓名山;赵建军;陈建文;;Ilizarov微创牵伸技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假性马德龙畸形[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年10期

7 董吴平;;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Gustilo Ⅲ型骨折的疗效[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9期

8 王涛;胡一博;宋昌才;曹志强;高国梁;张启福;;计算机辅助Taylor三维空间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初步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年16期

9 郑卫平;;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12期

10 陈建文;颜景涛;郭悦;;计算机辅助Taylor空间支架治疗严重屈膝畸形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朋飞;3D打印技术在骨组织工程学和儿童骨科临床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2 张伯锋;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晶;对两种不同材料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2 张立兴;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03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03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1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